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中說因.若薩菩不得富雖信樂布施無財可與.是故汝不應作難。
復次斷二法故 應行布施.何等爲二.一者慳二者貪.此二法最爲施垢。
又得二法故行布施所謂盡 智無生智.又增益三種慧一者自利慧二者本慧三者多聞慧.有人言增長二法故 應行施一善二慧。
略說菩薩應行四種施攝一切善法.一者等心施二者無對施三 者迴向菩提施四者具足善寂滅心施。
菩薩如是具檀波羅蜜故勤行財施。
分别法施品第十三 菩薩於財施應如是修學.又應修學法施.如說. 衆施法施最 智者應修行. 一切布施中第一最上最妙所謂法施.是施智者所應行。
問曰.何故但言智者應行 法施。
答曰.不智者若行法施卽說黑論.說黑論故自失利亦失他利。
問曰.何謂黑論。
******************** 答曰.佛欲滅度時告阿難.從今日後依修多羅莫依人.阿難雲何名依修多羅不依 人.有比丘來作是言我現從佛聞現從佛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是比丘語莫受莫 捨.審諦聽已應以經律檢其所說.若不入修多羅不入毗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應 報是比丘言是法或非佛所說或長老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羅不入毗尼又 復違逆諸法相義是則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卽應除卻。
復有比丘來作是 言彼住處有大衆有明經上座善說戒律我現從彼聞現從彼受是法是善是佛所 教.是比丘語莫受莫捨.審諦聽已應以經律檢其所說.若不入修多羅不入毗尼又 復違逆諸法相義.應報是比丘言長老彼比丘僧法相善相或作非法非善說或長 老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羅不入毗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是則非法非善非 佛所教.如是知已卽應除卻。
復有比丘來作是言彼住處中多諸比丘持修多羅持 毗尼持摩多羅迦我現從彼聞現從彼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是比丘語莫受莫捨. 審諦聽已應以經律檢其所說.若不入修多羅不入毗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應報 ******************** 是比丘言長老彼比丘僧法相善相或作非法非善說或長老謬受何以故是法不 入修多羅不入毗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是則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卽應 除卻。
復有比丘來作是言彼住處中有長老比丘多知多識人所尊重我現從彼聞 現從彼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是比丘語莫受莫捨.審諦聽已應以經律檢其所說. 若不入修多羅不入毗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應報是比丘言長老彼諸比丘法相 善相或作非法非善說或長老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羅不入毗尼又復違逆 諸法相義是則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卽應除卻。
是四名黑論.是故言智者 不依黑論而行清白法施。
問曰.雲何知諸施中法施第一。
答曰.經說有二施法施財 施.二施之中法施爲上。
復次. 決定王經中 讚說法功德 及說法儀式 應常修習行。
若菩薩欲以法施衆生者應如決定王大乘經中稱讚法師功德及說法儀式隨順 修學。
謂說法者應行四法.何等爲四.一者廣博多學能持一切言辭章句.二者決定 ******************** 善知世間出世間諸法生滅相.三者得禪定智慧於諸經法隨順無諍.四者不增不 損如所說行。
說法者處師子座復有四法.何等爲四.一者欲昇高座先應恭敬禮拜 大衆然後昇座.二者衆有女人應觀不淨.三者威儀視瞻有大人相敷演法音顏色 和悅人皆信受不說外道經書心無怯畏.四者於惡言問難當行忍辱。
處師子座復 有四法.何等爲四.一者於諸衆生生饒益想.二者於諸衆生不生我想.三者於諸文 字不生法想.四者願諸衆生從我聞法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轉。
處師 子座復有四法.何等爲四.一者善能安住陀羅尼門深信樂法.二者善得般舟三昧 勤行精進持戒清淨.三者不樂一切生處不貪利養不求果報.四者於三解脫心無 有疑又能善起諸深三昧具足威儀憶念堅固有念安慧不調戲不輕躁不無羞不 癡亂言無錯謬守護諸根不貪美味善攝手足所念不忘樂行頭陀分别世間出世 間法心無疑悔言辭章句不可窮盡爲諸聽者求安隱利不求他過.有如是法應處 師子座。
復有四法。
一不自輕身.二不輕聽者.三不輕所說.四不爲利養。
佛告阿難說 ******************** 法者應說何法.阿難所可說法不可示不可說無相無爲.世尊法若爾者雲何可說. 阿難是法甚深如來以四相方便而爲演說.一以音聲二以名字三以語言四以義 理.又以四因緣而爲說法.一者爲度應度衆生二者但說色受想行識名字三者以 種種文辭章句利益衆生四者雖說名字而亦不得.譬如鉢油清淨無垢於中觀者 自見面相.阿難汝若見若聞智慧男子若持戒女人若聖弟子能作是說我於鉢油 見實
復次斷二法故 應行布施.何等爲二.一者慳二者貪.此二法最爲施垢。
又得二法故行布施所謂盡 智無生智.又增益三種慧一者自利慧二者本慧三者多聞慧.有人言增長二法故 應行施一善二慧。
略說菩薩應行四種施攝一切善法.一者等心施二者無對施三 者迴向菩提施四者具足善寂滅心施。
菩薩如是具檀波羅蜜故勤行財施。
分别法施品第十三 菩薩於財施應如是修學.又應修學法施.如說. 衆施法施最 智者應修行. 一切布施中第一最上最妙所謂法施.是施智者所應行。
問曰.何故但言智者應行 法施。
答曰.不智者若行法施卽說黑論.說黑論故自失利亦失他利。
問曰.何謂黑論。
******************** 答曰.佛欲滅度時告阿難.從今日後依修多羅莫依人.阿難雲何名依修多羅不依 人.有比丘來作是言我現從佛聞現從佛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是比丘語莫受莫 捨.審諦聽已應以經律檢其所說.若不入修多羅不入毗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應 報是比丘言是法或非佛所說或長老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羅不入毗尼又 復違逆諸法相義是則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卽應除卻。
復有比丘來作是 言彼住處有大衆有明經上座善說戒律我現從彼聞現從彼受是法是善是佛所 教.是比丘語莫受莫捨.審諦聽已應以經律檢其所說.若不入修多羅不入毗尼又 復違逆諸法相義.應報是比丘言長老彼比丘僧法相善相或作非法非善說或長 老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羅不入毗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是則非法非善非 佛所教.如是知已卽應除卻。
復有比丘來作是言彼住處中多諸比丘持修多羅持 毗尼持摩多羅迦我現從彼聞現從彼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是比丘語莫受莫捨. 審諦聽已應以經律檢其所說.若不入修多羅不入毗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應報 ******************** 是比丘言長老彼比丘僧法相善相或作非法非善說或長老謬受何以故是法不 入修多羅不入毗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是則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卽應 除卻。
復有比丘來作是言彼住處中有長老比丘多知多識人所尊重我現從彼聞 現從彼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是比丘語莫受莫捨.審諦聽已應以經律檢其所說. 若不入修多羅不入毗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應報是比丘言長老彼諸比丘法相 善相或作非法非善說或長老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羅不入毗尼又復違逆 諸法相義是則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卽應除卻。
是四名黑論.是故言智者 不依黑論而行清白法施。
問曰.雲何知諸施中法施第一。
答曰.經說有二施法施財 施.二施之中法施爲上。
復次. 決定王經中 讚說法功德 及說法儀式 應常修習行。
若菩薩欲以法施衆生者應如決定王大乘經中稱讚法師功德及說法儀式隨順 修學。
謂說法者應行四法.何等爲四.一者廣博多學能持一切言辭章句.二者決定 ******************** 善知世間出世間諸法生滅相.三者得禪定智慧於諸經法隨順無諍.四者不增不 損如所說行。
說法者處師子座復有四法.何等爲四.一者欲昇高座先應恭敬禮拜 大衆然後昇座.二者衆有女人應觀不淨.三者威儀視瞻有大人相敷演法音顏色 和悅人皆信受不說外道經書心無怯畏.四者於惡言問難當行忍辱。
處師子座復 有四法.何等爲四.一者於諸衆生生饒益想.二者於諸衆生不生我想.三者於諸文 字不生法想.四者願諸衆生從我聞法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轉。
處師 子座復有四法.何等爲四.一者善能安住陀羅尼門深信樂法.二者善得般舟三昧 勤行精進持戒清淨.三者不樂一切生處不貪利養不求果報.四者於三解脫心無 有疑又能善起諸深三昧具足威儀憶念堅固有念安慧不調戲不輕躁不無羞不 癡亂言無錯謬守護諸根不貪美味善攝手足所念不忘樂行頭陀分别世間出世 間法心無疑悔言辭章句不可窮盡爲諸聽者求安隱利不求他過.有如是法應處 師子座。
復有四法。
一不自輕身.二不輕聽者.三不輕所說.四不爲利養。
佛告阿難說 ******************** 法者應說何法.阿難所可說法不可示不可說無相無爲.世尊法若爾者雲何可說. 阿難是法甚深如來以四相方便而爲演說.一以音聲二以名字三以語言四以義 理.又以四因緣而爲說法.一者爲度應度衆生二者但說色受想行識名字三者以 種種文辭章句利益衆生四者雖說名字而亦不得.譬如鉢油清淨無垢於中觀者 自見面相.阿難汝若見若聞智慧男子若持戒女人若聖弟子能作是說我於鉢油 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