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隨意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皆是取相布施.若菩薩爲般若波羅蜜所護過去未來
現在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及聲聞五品及諸凡人於中種善根
已種今種當種盡和合稱量使無遺餘最上最妙最勝無等無等等不可思議隨喜
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是念我是福德能至佛道.是福德於先取相福
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分萬億分乃至筭數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是諸菩薩取相分
别布施故.復有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衆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身行
善業口行善業意行善業復有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衆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若人於恆河沙等劫惡口罵詈皆能忍受於恆河沙等劫身心精進除諸
********************
懈怠攝心禪定無諸亂想而皆取相.不如菩薩如法性迴向其福爲勝.是故如汝先
說作如是事得何等利者得如是大福德聚。
是故若人欲得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 議福德聚者.應行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不惜身命利養名聞於晝夜中常應勤行。
問曰.汝但說勸請隨喜迴向中福德.何故不說懺悔中福德耶。
答曰.於諸福德中懺 悔福德最大.除業障罪故.得善行菩薩道行勸請隨喜迴向與空無相無願和合無 異。
復次懺悔如如意珠隨願皆得.如佛說若人欲於婆羅門大姓中生刹利大姓中 生居士大家中生應如是懺悔罪業無所覆藏後不更作.若有人欲生四天王天上 忉利天上夜摩天上兜率陀天上化樂天上他化自在天上亦應如是懺悔罪業無 所覆藏後不更作.若人欲生梵世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是人亦應如是懺悔罪業無 所覆藏後不更作.若人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亦應如是懺 悔罪業.若人欲得三明六神通聲聞道中自在力盡聲聞功德彼岸亦應如是懺悔 罪業.若人欲得辟支佛道亦應如是懺悔罪業.若人欲得一切智慧不可思議智慧 ******************** 無礙智慧無上智慧亦應如是懺悔罪業無所覆藏後不更作.是故當知懺悔有大 果報。
問曰.汝言懺悔除業障罪.餘經中說佛告阿難故作業必當受報.又阿毗曇中 說諸業因緣不空果報不失不滅.又經說衆生皆屬業皆從業有依止於業衆生隨 業各自受報若現報若生報若後報.又業報經中閻羅王爲衆生說言咄衆生汝此 罪非父母作天作沙門婆羅門作汝自作自應受報.又賢聖偈中說實法如金剛業 力將無勝今我已得道而受惡業報.又佛自說大海諸石山丘陵樹林木地水火風 等日月諸星宿若至劫燒時皆盡無有餘業於無量劫常在而不失汝遇具相者一 切智人師先所造罪業已償其果報今雖得值佛垢盡證聖果以餘因緣故木刺猶 在身.是故不應言懺悔除業罪。
答曰.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果報.我言懺悔 罪則輕薄於少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又如來智印經 中說.佛告彌勒諸菩薩深心愛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有罪應在惡道受報是 罪輕微.後世受惡形或多疾病無有威德生下賤家貧窮家邪見家邪業自活家.生 ******************** 違意處多憂愁處國土破壞聚落破壞居家破壞所愛破壞.不遇善知識常不聞法 不得利養.若得麤弊常不自供.能令下賤之所信敬於諸大人不得信敬.修集諸福 時多有障礙不得成就.諸根闇鈍習禪意亂.不得無漏覺意功德.不知經法隨宜所 趣乃至惡夢償惡道報。
又佛說人有小罪今世可受報是罪轉多便墮地獄.雲何是 人今世小罪轉多而墮地獄.有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無有大意是人小 罪便墮地獄.雲何是人有罪今世應受報罪不增長不入地獄.有人修身修戒修心 修慧有大志意心無拘礙如是人有罪不復增長今世現受.譬如人以小器盛水著 一升鹽則不可飲.若復有人以一升鹽投於大海尚不覺鹽味何況叵飲.何以故.水 多鹽少故.罪亦如是.偈說.升鹽投大海其味無有異若投小器水鹹苦不可飲.如人 大積福而有少罪惡不墮於惡道餘緣而輕受.又人薄福德而有少罪惡心志狹小 故罪令墮惡道.若人火勢弱食少難消食此人雖不死其身受大苦.若人身勢強食 少難消食此人終不死但受輕微苦.善福慧大弱而有少惡罪是罪無救者能令墮 ******************** 地獄.大慧福德者雖有罪惡事不令墮地獄現身而輕受.譬如鴦崛魔多殺於人衆 又欲害母佛得阿羅漢道。
今世輕受.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以佛及文殊師利因 緣故重罪輕受.又如人毒蛇生時雨血後漸長大意欲殺人眼看卽死若以氣噓亦 死是故時人號爲氣噓.是人命終時舍利弗往至其所心中瞋恚眼看不死噓亦不 死舍利弗身色方更光顯心卽清淨上下七觀.以是因緣命終之後七返生天上七 返生人中於後人夀四萬歲時當得辟支佛道身黃金色時人謂是金聚來欲斫取 卽命終涅槃.又如阿輸伽王以兵伏閻浮提殺萬八千宮人先世施佛土故造八萬 塔常於大阿羅漢所聽受經法後得須陀洹道卽人身輕償.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 意曠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是故汝先難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 不然。
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毗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障 罪應懺悔。
分别布施品第十二 ******************** 菩薩能行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福德力轉增 心亦益柔輭 卽信佛功德 及菩薩大行. 是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故福力轉增心調柔輭.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 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
復次. 苦惱諸衆生 無是深淨法 於此生愍傷 而發深悲心. 若菩薩信諸佛菩薩無量甚深清淨第一功德已.愍傷
是故若人欲得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 議福德聚者.應行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不惜身命利養名聞於晝夜中常應勤行。
問曰.汝但說勸請隨喜迴向中福德.何故不說懺悔中福德耶。
答曰.於諸福德中懺 悔福德最大.除業障罪故.得善行菩薩道行勸請隨喜迴向與空無相無願和合無 異。
復次懺悔如如意珠隨願皆得.如佛說若人欲於婆羅門大姓中生刹利大姓中 生居士大家中生應如是懺悔罪業無所覆藏後不更作.若有人欲生四天王天上 忉利天上夜摩天上兜率陀天上化樂天上他化自在天上亦應如是懺悔罪業無 所覆藏後不更作.若人欲生梵世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是人亦應如是懺悔罪業無 所覆藏後不更作.若人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亦應如是懺 悔罪業.若人欲得三明六神通聲聞道中自在力盡聲聞功德彼岸亦應如是懺悔 罪業.若人欲得辟支佛道亦應如是懺悔罪業.若人欲得一切智慧不可思議智慧 ******************** 無礙智慧無上智慧亦應如是懺悔罪業無所覆藏後不更作.是故當知懺悔有大 果報。
問曰.汝言懺悔除業障罪.餘經中說佛告阿難故作業必當受報.又阿毗曇中 說諸業因緣不空果報不失不滅.又經說衆生皆屬業皆從業有依止於業衆生隨 業各自受報若現報若生報若後報.又業報經中閻羅王爲衆生說言咄衆生汝此 罪非父母作天作沙門婆羅門作汝自作自應受報.又賢聖偈中說實法如金剛業 力將無勝今我已得道而受惡業報.又佛自說大海諸石山丘陵樹林木地水火風 等日月諸星宿若至劫燒時皆盡無有餘業於無量劫常在而不失汝遇具相者一 切智人師先所造罪業已償其果報今雖得值佛垢盡證聖果以餘因緣故木刺猶 在身.是故不應言懺悔除業罪。
答曰.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果報.我言懺悔 罪則輕薄於少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又如來智印經 中說.佛告彌勒諸菩薩深心愛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有罪應在惡道受報是 罪輕微.後世受惡形或多疾病無有威德生下賤家貧窮家邪見家邪業自活家.生 ******************** 違意處多憂愁處國土破壞聚落破壞居家破壞所愛破壞.不遇善知識常不聞法 不得利養.若得麤弊常不自供.能令下賤之所信敬於諸大人不得信敬.修集諸福 時多有障礙不得成就.諸根闇鈍習禪意亂.不得無漏覺意功德.不知經法隨宜所 趣乃至惡夢償惡道報。
又佛說人有小罪今世可受報是罪轉多便墮地獄.雲何是 人今世小罪轉多而墮地獄.有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無有大意是人小 罪便墮地獄.雲何是人有罪今世應受報罪不增長不入地獄.有人修身修戒修心 修慧有大志意心無拘礙如是人有罪不復增長今世現受.譬如人以小器盛水著 一升鹽則不可飲.若復有人以一升鹽投於大海尚不覺鹽味何況叵飲.何以故.水 多鹽少故.罪亦如是.偈說.升鹽投大海其味無有異若投小器水鹹苦不可飲.如人 大積福而有少罪惡不墮於惡道餘緣而輕受.又人薄福德而有少罪惡心志狹小 故罪令墮惡道.若人火勢弱食少難消食此人雖不死其身受大苦.若人身勢強食 少難消食此人終不死但受輕微苦.善福慧大弱而有少惡罪是罪無救者能令墮 ******************** 地獄.大慧福德者雖有罪惡事不令墮地獄現身而輕受.譬如鴦崛魔多殺於人衆 又欲害母佛得阿羅漢道。
今世輕受.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以佛及文殊師利因 緣故重罪輕受.又如人毒蛇生時雨血後漸長大意欲殺人眼看卽死若以氣噓亦 死是故時人號爲氣噓.是人命終時舍利弗往至其所心中瞋恚眼看不死噓亦不 死舍利弗身色方更光顯心卽清淨上下七觀.以是因緣命終之後七返生天上七 返生人中於後人夀四萬歲時當得辟支佛道身黃金色時人謂是金聚來欲斫取 卽命終涅槃.又如阿輸伽王以兵伏閻浮提殺萬八千宮人先世施佛土故造八萬 塔常於大阿羅漢所聽受經法後得須陀洹道卽人身輕償.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 意曠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是故汝先難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 不然。
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毗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障 罪應懺悔。
分别布施品第十二 ******************** 菩薩能行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福德力轉增 心亦益柔輭 卽信佛功德 及菩薩大行. 是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故福力轉增心調柔輭.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 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
復次. 苦惱諸衆生 無是深淨法 於此生愍傷 而發深悲心. 若菩薩信諸佛菩薩無量甚深清淨第一功德已.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