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念我多修福德如劫初王自然登位.我亦如是亦當復得如是事故不應有不
活畏。
復次人雖薄福有堪受力勤修方便能生衣食.如經說以三因緣得有財物.一 者現世自作方便二者他力作與三者福德因緣.我能堪受難成之事現世亦有方 便力故不應有不活畏.有智之人少設方便能得自活能求佛道.佛智慧分今已有 之.是智慧利能得自活也不應有不活畏。
復次菩薩作是念我住世間世間有利衰 毀譽稱譏苦樂如是八事何得無也.不應以不得故有不活畏。
復次是菩薩以知足 故好醜美惡隨得而安不應有不活畏.若不知足者設得滿世間財物意猶不足.如 說.若有貧窮者但求於衣食旣得衣食已復求美好者旣得美好者復求於尊貴旣 ******************** 得尊貴已求王一切地設得盡王地復求爲天王世間貪欲者不可以財滿.若知足 之人得少財物今世後世能成其利.是菩薩樂布施故具足智慧故多能發起不貪 善根.若不樂施者多作衆惡.以慳貪愚癡因緣故增益慳貪不善根.無厭足法屬於 慳貪.是故菩薩多發不貪善根故知足.知足故無不活畏。
復次無死畏者.多作福德 故念念死故不得免故無始世界習受死法故多修習空故.菩薩作是念若人不修 福德則畏於死自恐後世墮惡道故.我多集諸福德死便生於勝處是故不應畏死. 如說.待死如愛客去如至大會多集福德故捨命時無畏。
復作是念死名隨所受身 末後心滅爲死.若心滅爲死者心念念滅故皆應是死.若畏死者心念念滅皆應有 畏.非但畏末後心滅亦應當畏前心盡滅.何以故.前後心滅無有差别故.若謂畏墮 惡道故畏末後心滅者福德之人不應畏墮惡道如先說.我當受念念滅故於末後 心滅不應有死畏。
復作是念我於無始世界往來生死受無量無邊阿僧祗死法無 有處所能免死者。
佛說生死無始若人於一劫中死已積骨高於雪山.如是諸死不 ******************** 爲自利不爲利他.我今發無上道願爲欲自利亦爲利他故勤心行道有大利故雲 何驚畏.如是菩薩卽捨死畏。
復次作是念今此死法必當應受無有免者.何以故.劫 初諸大王頂生喜見照明王等有三十二大人相莊嚴其身七寶導從天人敬愛王 四天下常行十善道是諸大王皆歸於死.復有蛇提羅諸小轉輪王自以威力王閻 浮提身色端正猶如天人於色聲香味觸自恣無乏所向皆伏無有退郤善通射術 是諸王等霸王天下人民眷屬皆不免死.又諸仙聖迦葉憍瞿摩等行諸苦行得五 神通造作經書皆不免死.又諸佛辟支佛阿羅漢心得自在離垢得道皆爲死法之 所磨滅一切衆生無能過者.我發無上道心不應畏死.又爲破死畏故發心精進自 除死畏亦除於他.是故發心行道雲何於死而生驚畏.菩薩如是思惟無常卽除死 畏。
復次菩薩常修習空法故不應畏死.如說.離死者無死離死無死者因死有死者 因死者有死.死成成死者死先未成時無有決定相無死無成者.離死有死者死者 應自成而實離於死無有死者成.而世間分别是死是死者不知死去來是故終不 ******************** 免.以是等因緣觀於諸法相其心無有異終不畏於死。
無惡道畏者.菩薩常修福德 故不畏墮惡道.作是念罪人墮惡道非是福德者.我乃至一念中不令諸惡得入而 於身口意常起清淨業是故我得無量無邊功德.成就如是大功德聚雲何畏墮惡 道。
復次菩薩一發心爲利安一切衆生故大慈悲所護故住四功德處得無量功德 度一切惡道.何以故.是心勝一切聲聞辟支佛.如淨毗尼經中迦葉白佛言希有世 尊善說菩薩以是薩婆若心能勝一切聲聞辟支佛.我成就如是大功德住如是大 法雲何當畏墮惡道。
復作是念我無始已來往來生死墮諸惡道受無量苦不爲自 利亦不利他.我今發無上大願爲欲自利亦爲利他.先來墮惡道無所利益.今爲利 益衆生故設墮惡道不應有畏。
復次實行菩薩發如是心.假令我於阿鼻地獄一劫 受苦然後得出能令一人生一善心積集如是無量善心堪任受化令發三乘.如是 教恆[一]河沙等衆生聲聞乘恆河沙等衆生辟支佛乘恆河沙等衆生發大乘然後我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尚不應退沒.何況我今修集無量無邊功德遠離惡
注:
[一]此字依麗刻加.
********************
道.菩薩如是思惟何得有惡道畏。
復次如叫喚地獄經中說菩薩答魔言.我以布施 故墮在叫喚獄所受我施者皆生於天上.若爾
復次人雖薄福有堪受力勤修方便能生衣食.如經說以三因緣得有財物.一 者現世自作方便二者他力作與三者福德因緣.我能堪受難成之事現世亦有方 便力故不應有不活畏.有智之人少設方便能得自活能求佛道.佛智慧分今已有 之.是智慧利能得自活也不應有不活畏。
復次菩薩作是念我住世間世間有利衰 毀譽稱譏苦樂如是八事何得無也.不應以不得故有不活畏。
復次是菩薩以知足 故好醜美惡隨得而安不應有不活畏.若不知足者設得滿世間財物意猶不足.如 說.若有貧窮者但求於衣食旣得衣食已復求美好者旣得美好者復求於尊貴旣 ******************** 得尊貴已求王一切地設得盡王地復求爲天王世間貪欲者不可以財滿.若知足 之人得少財物今世後世能成其利.是菩薩樂布施故具足智慧故多能發起不貪 善根.若不樂施者多作衆惡.以慳貪愚癡因緣故增益慳貪不善根.無厭足法屬於 慳貪.是故菩薩多發不貪善根故知足.知足故無不活畏。
復次無死畏者.多作福德 故念念死故不得免故無始世界習受死法故多修習空故.菩薩作是念若人不修 福德則畏於死自恐後世墮惡道故.我多集諸福德死便生於勝處是故不應畏死. 如說.待死如愛客去如至大會多集福德故捨命時無畏。
復作是念死名隨所受身 末後心滅爲死.若心滅爲死者心念念滅故皆應是死.若畏死者心念念滅皆應有 畏.非但畏末後心滅亦應當畏前心盡滅.何以故.前後心滅無有差别故.若謂畏墮 惡道故畏末後心滅者福德之人不應畏墮惡道如先說.我當受念念滅故於末後 心滅不應有死畏。
復作是念我於無始世界往來生死受無量無邊阿僧祗死法無 有處所能免死者。
佛說生死無始若人於一劫中死已積骨高於雪山.如是諸死不 ******************** 爲自利不爲利他.我今發無上道願爲欲自利亦爲利他故勤心行道有大利故雲 何驚畏.如是菩薩卽捨死畏。
復次作是念今此死法必當應受無有免者.何以故.劫 初諸大王頂生喜見照明王等有三十二大人相莊嚴其身七寶導從天人敬愛王 四天下常行十善道是諸大王皆歸於死.復有蛇提羅諸小轉輪王自以威力王閻 浮提身色端正猶如天人於色聲香味觸自恣無乏所向皆伏無有退郤善通射術 是諸王等霸王天下人民眷屬皆不免死.又諸仙聖迦葉憍瞿摩等行諸苦行得五 神通造作經書皆不免死.又諸佛辟支佛阿羅漢心得自在離垢得道皆爲死法之 所磨滅一切衆生無能過者.我發無上道心不應畏死.又爲破死畏故發心精進自 除死畏亦除於他.是故發心行道雲何於死而生驚畏.菩薩如是思惟無常卽除死 畏。
復次菩薩常修習空法故不應畏死.如說.離死者無死離死無死者因死有死者 因死者有死.死成成死者死先未成時無有決定相無死無成者.離死有死者死者 應自成而實離於死無有死者成.而世間分别是死是死者不知死去來是故終不 ******************** 免.以是等因緣觀於諸法相其心無有異終不畏於死。
無惡道畏者.菩薩常修福德 故不畏墮惡道.作是念罪人墮惡道非是福德者.我乃至一念中不令諸惡得入而 於身口意常起清淨業是故我得無量無邊功德.成就如是大功德聚雲何畏墮惡 道。
復次菩薩一發心爲利安一切衆生故大慈悲所護故住四功德處得無量功德 度一切惡道.何以故.是心勝一切聲聞辟支佛.如淨毗尼經中迦葉白佛言希有世 尊善說菩薩以是薩婆若心能勝一切聲聞辟支佛.我成就如是大功德住如是大 法雲何當畏墮惡道。
復作是念我無始已來往來生死墮諸惡道受無量苦不爲自 利亦不利他.我今發無上大願爲欲自利亦爲利他.先來墮惡道無所利益.今爲利 益衆生故設墮惡道不應有畏。
復次實行菩薩發如是心.假令我於阿鼻地獄一劫 受苦然後得出能令一人生一善心積集如是無量善心堪任受化令發三乘.如是 教恆
復次如叫喚地獄經中說菩薩答魔言.我以布施 故墮在叫喚獄所受我施者皆生於天上.若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