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七〈此卷首悔衆教罪之餘〉
關燈
小
中
大
與某甲老
病無力畜杖羯磨.白如是。
大德僧伽聽.此苾芻某甲老朽無力或復身病若離杖時便不能濟.此某甲爲老病 故今從僧伽乞畜杖羯磨.僧伽今與某甲爲老病故畜杖羯磨.若諸具夀聽與某甲 爲老病故畜杖羯磨者默然.若不許者說。
僧伽已與某甲爲老病故畜杖羯磨竟. 僧伽已聽許.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
[一]畜網絡白二
注:
[一]原刻缺此目.今加.
********************
如畜杖羯磨旣爾.鉢絡亦然.或時杖絡兩事俱聽。
[一]差分房人白二等八〈十二至十六又二十至二十二〉
又如白二差分臥具苾芻.如是分房及以分飯十二種人一一皆爾。
與外道四月共住白四 具夀鄔波離請世尊曰.若外道輩始發淨心來投正法請求出家.欲何所爲。
佛言.請一 苾芻作鄔波馱耶.於四月內著鄔波馱耶衣食僧常食而爲共住。
諸苾芻衆不知雲何 欲爲共住.佛言.如有外道來求出家者其鄔波馱耶應問障法.若遍淨者應可攝受.授 與三歸及五學處成鄔波索迦護。
〈謂防身語意勿使虧失.舊雲律儀但是義譯耳.〉現在僧伽悉應 盡集.教彼外道緻禮敬已.在上座前蹲踞合掌作如是說.大德僧伽聽.我某甲外道從 鄔波馱耶某甲求出家.我某甲外道今從僧伽乞四月內著鄔波馱耶衣食僧常食而 爲共住.幸願大德僧伽與我某甲外道於四月內著鄔波馱耶衣食僧常食而爲共住. 是能愍者願哀愍故。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次令外道離聞處在見處立.令一苾芻應先 注:[一]原刻缺此目.今加.
********************
作白方爲羯磨.
大德僧伽聽.此某甲外道從鄔波馱耶某甲求出家.此某甲外道今從僧伽乞於四
月內著鄔波馱耶衣食僧常食而爲共住.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許僧伽今與某
甲外道於四月內著鄔波馱耶衣食僧常食而爲共住.白如是。
大德僧伽聽.此某甲外道從鄔波馱耶某甲求出家.此某甲外道今從僧伽乞四月 內著鄔波馱耶衣食僧常食而爲共住.僧伽今與某甲外道於四月內著鄔波馱耶 衣食僧常食而爲共住.若諸具夀聽某甲外道於四月內著鄔波馱耶衣食僧常食 而爲共住者默然.若不許者說。
〈此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僧伽已與某甲外道於 四月內著鄔波馱耶衣食僧常食而爲共住竟.僧伽已聽許.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 持。
若此外道僧伽已與於四月內著鄔波馱耶衣食僧常食而爲共住.準求寂例而作驅 使。
******************** 具夀鄔波離請世尊曰.大德若彼外道心調伏者方與出家.未知雲何名心調伏。
佛言. 應對彼外道前讚嘆佛陀達摩僧伽所有盛德.亦談彼外道所有事業.若彼外道聞讚 三寶實德之時及聞外道所有事業情有愛樂忿怒在懷形無喜色發起瞋恚此謂外 道未調伏心.若外道異此乃至不生瞋恚是謂已調伏心。
如世尊說五法成就五夏已滿得離依止遊歷人間.雲何爲五.一識犯二識非犯三識 輕四識重五於别解脫經善知通塞及能誦持.大德若五法成就五夏已滿得離依止 遊歷人間者.大德有滿四夏善閑五法此人亦得離依止不.佛言不得.以五歲爲定量 故。
大德有滿五夏未閑五法此人得離依止不.佛言不得.以五法成就爲定量故。
大德 若苾芻善明三藏證會三明已除三垢纔三夏此人亦須依止師[一]耶.佛言不由未得已
得未證已證未悟已悟得離依止.然由順所制事.由此要須滿五夏五法成就得離師
去。
若到餘住處得齊幾時不須依止.佛言不作歇心更求依止得停五夜。
如世尊說若 滿十夏如上五法成就得離依止乃至得畜求寂者.大德若有苾芻受近圓已生年八 注:[一]此字依麗刻加.
********************
十滿六十夏於别解脫經未曾讀誦不了其義此欲如何.佛言.雖滿六十夏亦須依止。
大德當依何人.佛言依止老者.如無老者小者亦得。
大德若於師禮此欲如何.佛言唯 除禮拜餘悉應作.此人名爲老小苾芻。
如世尊說若滿七歲能驅烏者得與出家.大德有滿六歲於僧伽食廚處能作驅烏彼 亦合與出家不.佛言不合.要滿[一]七歲爲定量故。
大德有滿七歲於僧伽食廚處不能驅 烏彼亦合與出家不.佛言不合.要能驅烏爲定量故。
大德若有苾芻七德成就應教授苾芻尼者若未差應差若已差不應捨.雲何爲七.一
大德僧伽聽.此苾芻某甲老朽無力或復身病若離杖時便不能濟.此某甲爲老病 故今從僧伽乞畜杖羯磨.僧伽今與某甲爲老病故畜杖羯磨.若諸具夀聽與某甲 爲老病故畜杖羯磨者默然.若不許者說。
僧伽已與某甲爲老病故畜杖羯磨竟. 僧伽已聽許.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
與外道四月共住白四 具夀鄔波離請世尊曰.若外道輩始發淨心來投正法請求出家.欲何所爲。
佛言.請一 苾芻作鄔波馱耶.於四月內著鄔波馱耶衣食僧常食而爲共住。
諸苾芻衆不知雲何 欲爲共住.佛言.如有外道來求出家者其鄔波馱耶應問障法.若遍淨者應可攝受.授 與三歸及五學處成鄔波索迦護。
〈謂防身語意勿使虧失.舊雲律儀但是義譯耳.〉現在僧伽悉應 盡集.教彼外道緻禮敬已.在上座前蹲踞合掌作如是說.大德僧伽聽.我某甲外道從 鄔波馱耶某甲求出家.我某甲外道今從僧伽乞四月內著鄔波馱耶衣食僧常食而 爲共住.幸願大德僧伽與我某甲外道於四月內著鄔波馱耶衣食僧常食而爲共住. 是能愍者願哀愍故。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次令外道離聞處在見處立.令一苾芻應先 注:
大德僧伽聽.此某甲外道從鄔波馱耶某甲求出家.此某甲外道今從僧伽乞四月 內著鄔波馱耶衣食僧常食而爲共住.僧伽今與某甲外道於四月內著鄔波馱耶 衣食僧常食而爲共住.若諸具夀聽某甲外道於四月內著鄔波馱耶衣食僧常食 而爲共住者默然.若不許者說。
〈此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僧伽已與某甲外道於 四月內著鄔波馱耶衣食僧常食而爲共住竟.僧伽已聽許.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 持。
若此外道僧伽已與於四月內著鄔波馱耶衣食僧常食而爲共住.準求寂例而作驅 使。
******************** 具夀鄔波離請世尊曰.大德若彼外道心調伏者方與出家.未知雲何名心調伏。
佛言. 應對彼外道前讚嘆佛陀達摩僧伽所有盛德.亦談彼外道所有事業.若彼外道聞讚 三寶實德之時及聞外道所有事業情有愛樂忿怒在懷形無喜色發起瞋恚此謂外 道未調伏心.若外道異此乃至不生瞋恚是謂已調伏心。
如世尊說五法成就五夏已滿得離依止遊歷人間.雲何爲五.一識犯二識非犯三識 輕四識重五於别解脫經善知通塞及能誦持.大德若五法成就五夏已滿得離依止 遊歷人間者.大德有滿四夏善閑五法此人亦得離依止不.佛言不得.以五歲爲定量 故。
大德有滿五夏未閑五法此人得離依止不.佛言不得.以五法成就爲定量故。
大德 若苾芻善明三藏證會三明已除三垢纔三夏此人亦須依止師
若到餘住處得齊幾時不須依止.佛言不作歇心更求依止得停五夜。
如世尊說若 滿十夏如上五法成就得離依止乃至得畜求寂者.大德若有苾芻受近圓已生年八 注:
大德當依何人.佛言依止老者.如無老者小者亦得。
大德若於師禮此欲如何.佛言唯 除禮拜餘悉應作.此人名爲老小苾芻。
如世尊說若滿七歲能驅烏者得與出家.大德有滿六歲於僧伽食廚處能作驅烏彼 亦合與出家不.佛言不合.要滿
大德有滿七歲於僧伽食廚處不能驅 烏彼亦合與出家不.佛言不合.要能驅烏爲定量故。
大德若有苾芻七德成就應教授苾芻尼者若未差應差若已差不應捨.雲何爲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