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五十

關燈
問文殊師利何等爲法界門. 文殊師利言天子普遍門是法界門。

    天子言何界是法界.文殊師利言一切衆生界是 法界。

    天子言文殊師利法界有邊際不.答言天子於意雲何虛空有邊際不.不也.文殊 師利言天子猶如虛空無有邊際法界亦爾無有邊際。

    天子言文殊師利汝知法界耶. 答言天子法界不知法界。

    天子言文殊師利汝知何法有如是辯.答言天子於意雲何 響知何法而出音響.天子言響無所知而出音聲以因緣故而有音聲.如是天子菩薩 緣衆生故而有所說。

    天子言汝住何處能有所說.答言天子猶如如來化人所住而有 所說我住亦爾.天子言如來化人無有住處.答言天子如來化人無所住而有所說一 切諸法亦無所住而有所說。

    天子言文殊師利若一切法無住汝住何處成無上道.文 ******************** 殊師利言天子我住無間成無上道.天子言無間爲住何處.答言無間住無根本。

    天子 言文殊師利住無間者必墮地獄.答言天子如是如是如來所說造五無間必墮地獄 天子我今亦住於五無間.天子菩薩住五無間成無上道.何等爲五.菩薩摩訶薩從初 發心求無上道中間不墮聲聞緣覺地是初無間.我應救濟一切衆生中間無懈是二 無間.捨一切物中間無慳是三無間.知諸法無生中間不與諸見共住是四無間.若知 若見若斷平等正覺以一念相應慧而覺知之中間不起必成正覺是五無間.若菩薩 住是五無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一]提。

    天子言文殊師利頗有凡夫住五無間墮於地 獄菩薩亦住此五無間成於無上正真道耶.答言有.天子言以何因緣故答言.天子一 切法空解於空故名得菩提.一切諸法無相無願非有爲無生無起因緣生覺是因緣 故名覺菩提。

    天子言文殊師利誰信此法.答言天子若佛如來尚不生信況復聲聞。

    天 子又問誰解是法.答言不行我相者。

    又問誰信是法.答言不住此彼岸者.天子言若不 住此彼誰想是法.答言於一切法無憶想者。

    又問誰持.答言不持一切結使者持。

    天子 注: [一]晉譯此下缺文.但别有心本清淨一段解釋逆不成逆順不成順之義.餘本未見. ******************** 又問此經當至何等人手.答言至與一切衆生法者之手.又問彼何形色.答言天子彼 有法色非陰界入色.又問彼有何行.答言彼有空行無相行無願行.又問彼趣何處.答 言天子彼當趣於一切至處到於一切衆生心行至無所至。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菩薩 退不.答言天子若菩薩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是處.天子言誰爲退者.答言一 切諸煩惱退一切聲聞緣覺地退.又問誰是不退.答言三昧等者是無有退失。

    天子言 文殊師利何等爲三昧.答言無二無别異.天子言文殊師利若一切法無有别異誰爲 别異.答言天子不知一切法平等者分别爲二彼行二行墮於二行.苦知平等不行别 異若知平等彼趣乎等。

    天子又問文殊師利頗有菩薩具於煩惱成菩提耶.答言有.天 子又問是誰.答言天子若菩薩斷結使是聲聞.若菩薩知一切衆生煩惱結使大悲增 盛發於無上正真道心是有菩提。

    天子問言頗有慳悋成檀波羅蜜耶.答言有.問言是 誰.答言.天子若菩薩不捨菩提之心攝護衆生如是慳悋是檀波羅蜜。

    天子又問.頗有 毀戒名屍波羅蜜耶.答言有.問言是誰.答言天子若菩薩多益一切衆生不自觀戒如 ******************** 是毀戒名屍波羅蜜。

    文殊師利頗有菩薩捨於堪忍名忍波羅蜜耶.答言有.問言是誰. 答[一]言天子若菩薩捨外道禁戒堅住佛戒是名羼提波羅蜜。

    文殊師利頗有懈怠成精 進波羅蜜耶.答言有.問言是誰.答言天子若菩薩於聲聞緣覺地生於懈怠勤加修習 無上正道是名毗梨耶波羅蜜。

    文殊師利頗有不定心名禪波羅蜜耶.答言有.問言是 誰.答言天子菩薩夢中不生聲聞緣覺地心是菩薩不定心是名禪波羅蜜。

    文殊師利 頗有無慧名菩薩般若波羅蜜耶.答言有.問言是誰.答言天子謂無慧者而是菩薩不 作一切世間蠱道諸惡呪術厭鎮顛狂[二]苦於一切衆生法慧是菩薩成就具一切智是 名般若波羅蜜。

     於時世尊讚文殊師利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善說菩薩應作不應作汝如是說.文殊師 利聽吾少說.文殊師利如人饑羸寧忍飢苦終不服於雜毒之食.菩薩如是寧慳貪毀 戒瞋諍懈怠亂心妄念愚無智慧不住聲聞緣覺地中正念施戒忍進禪慧.何以故菩 薩於中應生怖畏。

    天子問佛菩薩不怖畏結使耶.佛言應怖.天子但菩薩於聲聞地中 注: [一]原刻作曰.今依麗刻改. [二]原刻作若.今依麗刻改. ******************** 倍應生怖.天子於意雲何如人護命爲畏斬頭不畏斬手足.天子白佛彼畏斬頭不畏 斬手足.何以故世尊人斬手足能修福業以是因緣得生天上.世尊若人斬頭失於夀 命不修德行.佛言如是天子菩薩寧當毀犯禁戒終不捨於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