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密嚴經卷上

關燈
名尼夜摩遠離後 有一切過故.又此三摩地能決定除後有諸惡以如是故名尼夜摩。

    若有住此三摩地 者於諸有情心無顧戀證於實際及以涅槃猶如熱鐵投之冷水棄於有情.故諸菩薩 捨而不證.所以者何捨大精進大悲諸度斷於佛種趣聲聞乘行於外道邪見之逕.猶 如老象溺在淤泥爲三摩地泥所沈沒味定境界亦復如是退轉一切諸佛法門不得 入於究竟之慧.是故菩薩捨而不證近住而已。

    以究竟慧入佛法身覺悟如來廣大威 德當成正覺轉妙法輪智境衆色而爲資用。

    入如來定遊涅槃境一切如來令從定起. 注: [一]藏譯此處句讀微異.以如來是觀行境爲一句.名如來藏者是涅槃界如空不滅爲一句.與下頌文定者觀如來句合. ******************** 漸次加行超第八地善巧決擇乃至法雲.受用如來廣大威德入於諸佛內證之地與 無功用道三摩地相應.徧遊十方不動本處而恆依止密嚴佛刹.金剛自在具大變化 示現佛土而成自在.轉於所依智三摩地及意成身力通具足行步威德猶如鵝王.譬 如明月影徧衆水佛亦如是隨諸有情普現色相於諸衆會所益不空.復令當詣密嚴 佛刹如其性欲而漸開誘爲說一切欲界天王自在菩薩清淨摩尼寶藏宮殿諸安樂 處乃至諸地次第.從一佛刹至一佛刹示現富樂功德莊嚴盡於未來隨機應現。

    猶如 成就持明仙等及諸靈仙宮殿之神與人行止而不可見.如來變化所爲事畢住於真 身隱而不現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根藴如蛇聚  境界[一]緣所觸 無明愛業生  熏習縛難解. 心心所惡覺  纏繞如蟠龍   怒毒因之興  [火*孛]如炎盛火. 諸修觀行者  常應如是觀   捨諸藴法故  一心而不懈。

     注: [一]藏譯雲緣所起. ******************** 如於虛空中  無樹而有影   風衢及鳥迹  此見悉爲難. 於能造所造  色及非色中   欲求見如來  其難亦如是. 真如實際等  及諸佛體性   內證之所行  非諸語言境. 涅槃名爲佛  佛亦名涅槃   離能所分别  雲何而可見. 碎末於金礦  礦中不見金   智者巧融鍊  真金方可顯. 分剖於諸色  乃至爲極微   及析求諸藴  若一若異性 佛體不可見  亦非無有佛.  定者觀如來  勝相三十二 苦樂等衆事  施作皆明顯   是故不應說  如來定是無. 有三摩地佛  [一]善根善巧佛 一切世勝佛  及正等覺佛 如是五種佛  所餘皆變化.   如來藏具有  三十二勝相 是故佛非無  定者能觀見.   超越於三界  無量諸佛國 注: [一]藏譯此句雲善因佛根善巧佛.與舊譯合. ******************** 如來微妙刹  淨佛子充滿. 定慧互相資  以成堅固性 遊於密嚴刹  思惟佛威德. 密嚴中之人  一切同佛相 超越刹那壞  常遊三摩地。

     世尊定中勝  衆相以莊嚴 得於如夢觀  顯現於諸法  衆謂佛化身  從於兜率降. 佛常密嚴住  像現從其國  住真而正受  隨緣衆像生. 如月在虛空  影鑒於諸水. 如摩尼衆影  色合而明現 如來住正定  現影亦復然. 譬如形與像  非一亦非異 如是勝丈夫  成於諸事業  非極微勝性  非時非自在 亦非餘緣等  而作於世間。

     如來以因性  莊嚴其果體 隨世之所應  種種皆明現  遊戲三摩地  內外無不爲. 山川及林野  朋友諸眷屬  衆星與日月  皎鏡而垂像. ******************** 如是諸世間  身中盡包納   復置於掌內   散擲如芥子. 佛於定自在  牟尼最勝尊   無能作世間   惟佛之所化。

     愚翳無智者  惡覺惑所縛   著於有無論   見我及非我 或言壞一切  或言於少分   如是諸人等   常自害其身. 佛是徧三有  觀行之大師   觀世如乾城.   所作衆事業 亦如夢中色  渴鹿見陽燄   屈伸等作業   風繩而進退. 佛於方便智  自在而知見.  譬如工巧匠   善守於機發 亦如海船師  執拕而搖[一]動。

    [二]無邊最寂妙 具足勝丈夫 利根者能證  鈍根者遠離.  是修行定者   妙定之所依 一切定慧人  明了心中住。

      佛體最清淨   非有亦非無 遠於能所覺  及離於[三]根量.妙智相應心   殊勝之境界 注: [一]藏譯此下布施品第二.文殊問佛何法能使衆生離流轉苦.佛說以財法二施又車蓋幢衣施食床座等五施.可使衆生離苦雲雲.今譯缺文. [二]藏譯此下入密嚴品第三.又舊譯此頌雲.如來最微妙.寂靜無有邊.超諸有著根.淨根之所證.與藏譯合. [三]原刻作限.今依藏譯改. ******************** 諸相妄所現  離相是如來. 能斷諸煩惱   於定無所染 無動及所動  住於無染路. 微妙諸天俱   乾闥修羅等 衆仙及外道  讚歎常供養. 於彼不驚喜   心無所動搖 由瑜伽本淨  是故超彼岸。

     以化佛現迹   爲人天示業 佛非彼此現  猶如於日月 [一]住於圓應智 離欲現人間. 異類諸外道  隨宜悉調伏. 種種衆智法   王論四吠陀 悉是諸如來  定力持而說. 現國王朝會   及諸國法令. 山林修道處  悉皆佛示化. 十方衆寶藏   出生清淨寶 悉是天中天  自在威神故. 三界善巧慧   種種諸才智 所作方便業  因佛而成就. 持鬘爲羣品   業行者示因. 戲笑衆善巧  常說歌詠論. 或現降兜率   天女衆圍繞 注: [一]藏譯此句雲住於瑜伽境. ******************** 歌舞交歡娛  日夜常遊集. 或現如魔王  寶冠以嚴首 執世之所繩  與奪而招放. 雖於一切衆  現爲明智者 常在密嚴中  寂然無動作。

     此大牟尼境  凡愚妄分别. 如人患翳目  如鹿見陽燄  如世觀於幻  夢中諸所取. 天中天境界  佛子悉見真  由見殊勝故  如從於夢覺. 那羅伊舍梵  珊那單妙喜  童子劫比羅  首迦等示想 惑亂彼境界  不見正瑜伽. 當來苦行仙  過去及現在 習氣覆心故  悉亦不能知。

     善哉金剛藏  普行諸地中 復以佛威神  而居密嚴土. 此之金剛藏  示現入等持 正定者境界  由此相應故. 或有妄分别  勝性與微塵 如工匠製物  種種相差别. 生惟是法生  滅亦惟法滅 ******************** 妄計一切物  細塵能造作.  譬如燈顯物  因能了於果 初無所得相  後壞亦復然.  非於過去中  有體而可得 未來亦如是  離緣無有性.  一一諸緣內  徧求無有體 不見有無性  亦無無有見.  分别微細我  有情瓶衣等 邪宗壞正道  三百有六[一]十。

    往來生死中  無有涅槃法。

     [二]入密嚴微妙身生品第二〈此品談淨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