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密嚴經品目
關燈
小
中
大
大涅槃.顯是涅槃菩提是賴.故以
智如幷一處說.此密嚴經亦談無住多說慧境.然於法身未爲詳論。
問.依於何經非 權說耶。
答.依佛地經爲非權說.不繫他義.專談佛地故。
經言.有五種法攝大覺地.所 謂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法界爲一.四智爲一.若如智 ******************** 合爲是實說.則大覺地止一法身.彼奚說三始盡佛量.若如智合是爲實說.則法身 攝四.此何列數平開五種。
是故佛地爲實說也。
問.四智不屬法身.何身所屬耶。
答.俱 屬自受用身.依平等顯爲他受用.依所作顯爲變化身。
問.體爲自性.用自受用.體用 分合.可任情耶。
答.分合無礙.淆亂則非。
淆體於用.亂用於體.大法光明.趣於黑闇.豈 若雖合而條理井然。
六唯智學者.緣生心有法.對無所有境曰一切唯有識.爲唯識 學。
無相之相依決定性.對緣生無自性曰一切智之境.爲唯智學。
戲論習氣.境風所 動起諸識浪.賴耶爲依而成其果.業習增長又增餘識.一切相應遂起分别而成世 間.世間虛僞轉識變化.所謂唯識無境也。
若無賴耶諸識不轉.以諸識無自性也。
賴 耶爲依共成其轉.所謂無思無分别.無記隨緣也。
賴耶非幻.非識轉變.然隨分别無 不周徧.徧處見賴耶.謂之爲流轉也。
賴耶爲相但是緣起.而無所執.無相之相依於 實性.所謂有決定性也。
相旣依性.則一切境界皆智境界。
經言色聲香味觸意識之 ******************** 所緣.有爲無爲法.乃至於涅槃斯爲智之境。
又雲.常與無明轉本心堅不動.熏習以 相應體性而無染.則所謂唯智而非唯識也。
相從緣起.名從相生.二生分别.是三一 體.名無相亦無.何處有分别.諸法如如善觀爲智。
名爲徧計.相是依他.離名相分别 是圓成實性。
轉識有分别.賴耶無分别.轉識染依他.賴耶淨依他.本來性無我。
此五 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之境.悉趣向於無分别之無相三昧.是之謂唯智學也。
染淨 之種皆依賴耶.迷則染種勢用妄生分别.墮人天趣.悟則諸乘種姓勢用無分别.生 於密嚴國.則所謂唯智學由悟而入者也。
經言.如是生死轉.悟者心無轉。
若悟於自 心.名無漏聖人。
了賴耶妙生.如涅槃虛空.擇滅無爲法.清淨常圓滿.體性無增減.卽 便得無漏。
了內外唯識.依賴耶分别.是密嚴知見。
無轉無漏.密嚴知見.入地則然.則 所謂悟者.見道通達位也。
見道以前.雖非是智.然旣聞法已.一心求密嚴.隨順趣向 智.亦得名唯智。
有歸依.歸依密嚴寶.所謂一歸依也。
有信.信鹹得佛.所謂一切有情 ******************** 皆有佛性.佛體是信.若能信此.王諸國土紹繼佛事也。
有住.種姓一淨.佛卽授記.得 無分别.支解不動也。
如是而解行.回向無盡藏.所謂聞法而覺悟.離文字分别.入三 解脫門.得證真實理.是名爲得悟也。
密嚴是涅槃道場.以三三昧開涅槃門.三三昧 觀.觀一實相.所謂無相.空無分别。
初四尋思.相名分别空.人我法我空.覺察於三有. 本來卽無我.非由繫壞無。
如是於諸法相.俱得善巧。
色心不相應.無爲及世間.一切 無别異。
五法之體性.皆平等平等。
勝鬘四諦.非壞法故名爲苦滅.無始無作.無盡常 住.自性清淨.離一切煩惱藏故。
涅槃十二支.非因果故.常恆不變.性卽八不.名爲佛 性故。
如是觀行.爲唯智學行也。
貪觀不淨.癡觀緣起.瞋觀慈悲.慢則析根.疑復數息. 爲唯識分對治。
此無相三昧.爲唯智總對治。
經言.遠離能所取.寂然心不動.是名真 修習.無相觀行者.是也。
旣已覺悟.生於密嚴。
經言.最上瑜伽者.地地而進修.了知而 善說.其身轉清淨。
又言.修行於十地.檀等波羅蜜.淨業悉圓滿.得佛勝所依。
是則唯 ******************** 智之行.亦不離十度因果行.十地差别行也。
旣生密嚴.安樂解脫.以究竟慧入佛法 身.受用如來廣大威德.證真行化.盡於未來.化事已畢恆住真身。
如是爲唯智學果 也。
問.賴耶何爲隨緣耶。
答.宇宙大用.法爾如是也。
緣起依他性.依他攝一切染淨事. 若無依他應無雜染.卽無清淨.不由功用一切淨品由何而知。
然有二種.徧計所起 唯染依他.無執所起爲淨依他.此性旣爲徧計所依.亦爲圓成所依.就唯識學說染 依他如怨如害.就唯智學說淨依他亦無倒無礙。
問.相非幻妄耶。
答.相從緣起.非是 全無.幻妄何害.害於其執。
迷則必執.悟則無執.雖爲幻妄.其相如如.如相無相.卽爲 實相。
解深密經.於幻化事不執諦實.而有幻狀.彼於後時不須觀察。
楞伽經言.以諸 妄法聖人亦現.然不顛倒.分别妄法.而得成就佛乘種姓.心意意識.惡習轉依.卽說 此妄名爲真如。
是故中論有言.諸佛依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不分别二諦. 卽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
是故若無俗諦.一切智智不成.不能無住涅槃.如何得談 ******************** 於唯智學。
問.唯識學唯智學.當言有異.當言無異耶。
答.藏識受熏持種.轉識妄生分 别.當言無異。
阿賴耶一往詮有漏種.如來藏一往詮無漏種.當言有異。
如蛇繩麻.蛇 知而繩知.唯識學漸境界.繩知而麻知.唯智學頓境界.當言有異。
然唯識亦言淨邊 事.唯智亦言染邊事.識強智劣言唯識學.智強識劣言唯智學.則又當言無異。
七定 者.有二大定爲二轉依境界.菩提境界曰首楞嚴三昧.涅槃境界曰無相三昧。
涅槃 經言.首楞嚴三昧有五種名.一首楞嚴.二般若波羅蜜.三金剛.四師子吼.五佛性.其 義爲一切事畢竟而堅固.大般若經百三三昧.而以首楞嚴冠首.則所謂智之事也。
涅槃經言.佛於拘屍那城入大三昧深禪定窟.衆不見故名大涅槃.無相定者是大 涅槃.無色聲香味觸.生住壞男女如是十相.故名無相.則所謂寂之事也。
密嚴闡如 來藏唯智學.而道場國土寂靜光明是涅槃境.雖以無住涅槃求一切智智.而以智 顯寂.究極於自性無餘.故以無相三昧入涅槃門坐密嚴道場.住涅槃窟.而一經之 ******************** 所談胥不離於無相三昧是也。
一經之所談.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皆歸極於無 分别.如來藏緣起.於一切幻妄不執以爲諦實.故曰胥不離於無相三昧也。
經言.十 六種現觀.學人數有十.此諸修定者復漸滅於心.第四禪無心有因不能害.無心是 無習.無相離分别.定之要在是也。
經言.有尋伺喜樂.寂靜入初禪.如是漸次第.四八 至於十.是四禪四空四無量.八解脫八勝處.十一切入.得一無分别.而無量諸定皆 得入也。
經言.徧處及靜慮.無色無想定.逆順而入出.力通皆自在.得一無分别.而逆 順入出及通.無不自在也。
經言.於彼不退還.亦不恒沈沒.若住定攀緣.流轉生三界. 得一無分別.不墮味禪也。
經言.天仙姝麗女.來供如觀夢.外道持明梵.亦不見其頂. 得一無分别.染邪二覺不於定生也。
經言.無量諸聲聞.住山間樹下.寂靜修禪處.善 攝諸根
問.依於何經非 權說耶。
答.依佛地經爲非權說.不繫他義.專談佛地故。
經言.有五種法攝大覺地.所 謂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法界爲一.四智爲一.若如智 ******************** 合爲是實說.則大覺地止一法身.彼奚說三始盡佛量.若如智合是爲實說.則法身 攝四.此何列數平開五種。
是故佛地爲實說也。
問.四智不屬法身.何身所屬耶。
答.俱 屬自受用身.依平等顯爲他受用.依所作顯爲變化身。
問.體爲自性.用自受用.體用 分合.可任情耶。
答.分合無礙.淆亂則非。
淆體於用.亂用於體.大法光明.趣於黑闇.豈 若雖合而條理井然。
六唯智學者.緣生心有法.對無所有境曰一切唯有識.爲唯識 學。
無相之相依決定性.對緣生無自性曰一切智之境.爲唯智學。
戲論習氣.境風所 動起諸識浪.賴耶爲依而成其果.業習增長又增餘識.一切相應遂起分别而成世 間.世間虛僞轉識變化.所謂唯識無境也。
若無賴耶諸識不轉.以諸識無自性也。
賴 耶爲依共成其轉.所謂無思無分别.無記隨緣也。
賴耶非幻.非識轉變.然隨分别無 不周徧.徧處見賴耶.謂之爲流轉也。
賴耶爲相但是緣起.而無所執.無相之相依於 實性.所謂有決定性也。
相旣依性.則一切境界皆智境界。
經言色聲香味觸意識之 ******************** 所緣.有爲無爲法.乃至於涅槃斯爲智之境。
又雲.常與無明轉本心堅不動.熏習以 相應體性而無染.則所謂唯智而非唯識也。
相從緣起.名從相生.二生分别.是三一 體.名無相亦無.何處有分别.諸法如如善觀爲智。
名爲徧計.相是依他.離名相分别 是圓成實性。
轉識有分别.賴耶無分别.轉識染依他.賴耶淨依他.本來性無我。
此五 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之境.悉趣向於無分别之無相三昧.是之謂唯智學也。
染淨 之種皆依賴耶.迷則染種勢用妄生分别.墮人天趣.悟則諸乘種姓勢用無分别.生 於密嚴國.則所謂唯智學由悟而入者也。
經言.如是生死轉.悟者心無轉。
若悟於自 心.名無漏聖人。
了賴耶妙生.如涅槃虛空.擇滅無爲法.清淨常圓滿.體性無增減.卽 便得無漏。
了內外唯識.依賴耶分别.是密嚴知見。
無轉無漏.密嚴知見.入地則然.則 所謂悟者.見道通達位也。
見道以前.雖非是智.然旣聞法已.一心求密嚴.隨順趣向 智.亦得名唯智。
有歸依.歸依密嚴寶.所謂一歸依也。
有信.信鹹得佛.所謂一切有情 ******************** 皆有佛性.佛體是信.若能信此.王諸國土紹繼佛事也。
有住.種姓一淨.佛卽授記.得 無分别.支解不動也。
如是而解行.回向無盡藏.所謂聞法而覺悟.離文字分别.入三 解脫門.得證真實理.是名爲得悟也。
密嚴是涅槃道場.以三三昧開涅槃門.三三昧 觀.觀一實相.所謂無相.空無分别。
初四尋思.相名分别空.人我法我空.覺察於三有. 本來卽無我.非由繫壞無。
如是於諸法相.俱得善巧。
色心不相應.無爲及世間.一切 無别異。
五法之體性.皆平等平等。
勝鬘四諦.非壞法故名爲苦滅.無始無作.無盡常 住.自性清淨.離一切煩惱藏故。
涅槃十二支.非因果故.常恆不變.性卽八不.名爲佛 性故。
如是觀行.爲唯智學行也。
貪觀不淨.癡觀緣起.瞋觀慈悲.慢則析根.疑復數息. 爲唯識分對治。
此無相三昧.爲唯智總對治。
經言.遠離能所取.寂然心不動.是名真 修習.無相觀行者.是也。
旣已覺悟.生於密嚴。
經言.最上瑜伽者.地地而進修.了知而 善說.其身轉清淨。
又言.修行於十地.檀等波羅蜜.淨業悉圓滿.得佛勝所依。
是則唯 ******************** 智之行.亦不離十度因果行.十地差别行也。
旣生密嚴.安樂解脫.以究竟慧入佛法 身.受用如來廣大威德.證真行化.盡於未來.化事已畢恆住真身。
如是爲唯智學果 也。
問.賴耶何爲隨緣耶。
答.宇宙大用.法爾如是也。
緣起依他性.依他攝一切染淨事. 若無依他應無雜染.卽無清淨.不由功用一切淨品由何而知。
然有二種.徧計所起 唯染依他.無執所起爲淨依他.此性旣爲徧計所依.亦爲圓成所依.就唯識學說染 依他如怨如害.就唯智學說淨依他亦無倒無礙。
問.相非幻妄耶。
答.相從緣起.非是 全無.幻妄何害.害於其執。
迷則必執.悟則無執.雖爲幻妄.其相如如.如相無相.卽爲 實相。
解深密經.於幻化事不執諦實.而有幻狀.彼於後時不須觀察。
楞伽經言.以諸 妄法聖人亦現.然不顛倒.分别妄法.而得成就佛乘種姓.心意意識.惡習轉依.卽說 此妄名爲真如。
是故中論有言.諸佛依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不分别二諦. 卽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
是故若無俗諦.一切智智不成.不能無住涅槃.如何得談 ******************** 於唯智學。
問.唯識學唯智學.當言有異.當言無異耶。
答.藏識受熏持種.轉識妄生分 别.當言無異。
阿賴耶一往詮有漏種.如來藏一往詮無漏種.當言有異。
如蛇繩麻.蛇 知而繩知.唯識學漸境界.繩知而麻知.唯智學頓境界.當言有異。
然唯識亦言淨邊 事.唯智亦言染邊事.識強智劣言唯識學.智強識劣言唯智學.則又當言無異。
七定 者.有二大定爲二轉依境界.菩提境界曰首楞嚴三昧.涅槃境界曰無相三昧。
涅槃 經言.首楞嚴三昧有五種名.一首楞嚴.二般若波羅蜜.三金剛.四師子吼.五佛性.其 義爲一切事畢竟而堅固.大般若經百三三昧.而以首楞嚴冠首.則所謂智之事也。
涅槃經言.佛於拘屍那城入大三昧深禪定窟.衆不見故名大涅槃.無相定者是大 涅槃.無色聲香味觸.生住壞男女如是十相.故名無相.則所謂寂之事也。
密嚴闡如 來藏唯智學.而道場國土寂靜光明是涅槃境.雖以無住涅槃求一切智智.而以智 顯寂.究極於自性無餘.故以無相三昧入涅槃門坐密嚴道場.住涅槃窟.而一經之 ******************** 所談胥不離於無相三昧是也。
一經之所談.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皆歸極於無 分别.如來藏緣起.於一切幻妄不執以爲諦實.故曰胥不離於無相三昧也。
經言.十 六種現觀.學人數有十.此諸修定者復漸滅於心.第四禪無心有因不能害.無心是 無習.無相離分别.定之要在是也。
經言.有尋伺喜樂.寂靜入初禪.如是漸次第.四八 至於十.是四禪四空四無量.八解脫八勝處.十一切入.得一無分别.而無量諸定皆 得入也。
經言.徧處及靜慮.無色無想定.逆順而入出.力通皆自在.得一無分别.而逆 順入出及通.無不自在也。
經言.於彼不退還.亦不恒沈沒.若住定攀緣.流轉生三界. 得一無分別.不墮味禪也。
經言.天仙姝麗女.來供如觀夢.外道持明梵.亦不見其頂. 得一無分别.染邪二覺不於定生也。
經言.無量諸聲聞.住山間樹下.寂靜修禪處.善 攝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