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密嚴經品目

關燈
故.如以鈎制象.然金剛藏答月幢定所之問.以五喻所歸歸於賴耶.此言於 定所也。

    經言.善行清淨行.出過於十地.種種誘誨已.真實密嚴現.此言於定緣也。

    經 ******************** 言.骨鏁滿世間徧處假想觀.甜味能除熱辛味除於冷.如是破執有.牟尼由此智密 嚴而解脫.不見以兔角觸壞於大山.如是破執空.此言於邪定也。

    汝何不修定.定者 之所見.定者生密嚴.舉足下足自定中來.如是密嚴經.誠可謂宣示三昧之全經也。

     問.行在三學.密嚴說定說慧.不說戒何耶。

    答.經言.沐之淨戒流.飲以智慧液.由修淨 戒智.生死得解脫.豈非說戒耶.意在密嚴境.唯智學.於戒略談而已。

    八身土者.謂微 妙賴耶意生身.而密嚴寂靜土也。

    經言佛與諸菩薩皆是賴耶名.人法一如也.賴耶 卽密嚴.身土一如也。

    請談淨土義。

    一土差别.刹土淨穢.視身異而顯異。

    自性身依法 性土.土唯是淨.稱讚大乘功德言.是薄伽梵住法界藏.說彼經典住法性土是也。

    自 受用身依自受用土土唯是淨.密嚴所謂出帝弓電光妙莊嚴殿是也。

    他受用身依 他受用土.土唯是淨.佛地經雲.住最勝光耀十八圓滿是也。

    變化身依變化土.土通 淨穢.維摩詰住廣嚴城是也。

    此經密嚴道場.是無垢月藏殿.爲十地菩薩所顯.故其 ******************** 土唯淨也。

    二土體性.自性身土雖皆真如理.而說屬於佛亦自相性異。

    佛義相爲身 體性爲土.智相爲身法性爲土。

    受用變化鹹依自土.四智相應.亦相性殊。

    而密嚴經 言.密嚴微妙刹.體是轉依識.超於分别心.非妄情境界。

    又經言.密嚴微妙土.是最勝 寂靜.亦是大涅槃解脫淨法界.亦妙智神通觀行所依刹。

    若曰此義相智相所依之 體性法性有如此.此之謂土之體性如此也。

    三往生因.六度四攝.三十七覺.十善業 道.皆淨土因。

    而密嚴經言.如來密嚴刹無終亦無始.但由無功用妙智之所生.法相 巧莊嚴.平等而無别.十種意成身.修十地十度.入三解脫門.已焚燒藴樹.而往密嚴 國。

    又言.此土最微妙.非餘者所及.唯佛與菩薩清淨之所居.三乘以出生.最上生密 嚴。

    又言.極樂莊嚴國.人非胎藏生.光明淨圓滿.皆悉具瑜伽.若比於密嚴.百分不及 一。

    是密嚴淨土.非地上菩薩不生.所生皆勝流.故勝於極樂國也。

    四問答辨.問.淨刹 無邊.獨於極樂校短論長何耶。

    答.以皆化生故.極樂爲土最殊特故。

    問.極樂殊特.而 ******************** 不及於密嚴何耶。

    答.極樂九品生.又生邊地.而密嚴中人.皆入地菩薩故。

    問.密嚴見 道生.極樂且不必發菩提心.但十念生.難易如是.抑何故耶。

    答.淨穢途分.豆不生瓜 火不出水.不發淨心.畢竟無種.何處生果耶。

    密嚴往生是談正義.極樂十念但他時 意趣.法華一稱南無佛與彼意同.世親攝論.謂令懶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 修習.彼彼善根皆得增長.如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日.意在别時.一是千因念 是生因.非卽生也。

    九不壞世間者.辨中邊言.三界心心所是虛妄分别.虛妄分别有. 相從因緣起以如幻有故。

    經言.正智常觀察一切諸世間.從於如是因而生彼諸果. 真如非異此諸法互相生與理相應心.以是義故.世間智如不相妨礙.則不必壞。

    經 又言.壞有以成無.住有不能出.旣壞三和合.因等四種緣.惡習分别者.捨離於自宗 依止他宗法.夫依止他宗爲他所勝.律四根本罪曰波羅夷.波羅夷者.此雲他勝法 也.以是義故.破壞世間成極惡罪.則不可壞。

    染心緣世間世間是染.淨心緣世間世 ******************** 間是淨.文殊不見山河瓦礫荊棘.但見平等.成唯識言.無漏有爲勝用周徧.亦得名 圓成實.是說淨分依他.諸佛世尊.一切智智盡未來際作諸功德者此也.以是義故 則不得壞。

    問.不壞世間.焉得解脫耶。

    答.轉其有漏依.回向無漏依.亦轉而已矣。

    次第 如來藏熏習下中上漸增.次第阿賴耶熏習下中上漸減.旣轉依已.無異熟識種子 而轉.一切種永斷.說世間滅。

    問.中論觀因緣品.非破四緣耶。

    答.龍樹破執緣者.若不 執緣而亦被破.是惡取空.與龍樹反。

    是故中論說偈.大聖說空法爲離諸見故.若復 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是故智論有言.如佛說有四緣.但以少智之人著於四緣而生 邪論.爲破著故而說言.諸法實無所破。

    十闢謬者.諸佛世尊.今釋迦如來.立五法爲 教.見諸密嚴楞伽.及種種經論.如是而違反.此之謂大謬.不可以不闢。

    法旣爲五.則 真如是一.正智是一.明明二事.不可攝智於如.淆如於智.而唯言真如事一。

    真如之 謂體.正智之謂用.真如之謂性.正智之謂相.不可淆體性於相用.淆相用於體性。

    法 ******************** 爾如是有性有體.法爾如是有用有相.凡法爾有.以自爲本.立一切本.不本於他.爲 他所屬。

    真如是一法.正智是一法.此之謂法.如智一味之謂義.不可淆法於義。

    知斯 四者.則知所以謬.則知起信論之所以謬.則知凡根據於起信而立教之所以謬。

    起 信立真如生滅二門是也.立生滅門不立正智爲本.而一本於真如謬也。

    說心性不 起卽是大智慧光明義.而不知此是智如一味之義.因是而不立正智之法謬也。

    正 智是淨之本.無明是染之本.本之謂法爾如是也。

    故經說客塵.不推客塵所自.經說 無明.不窮無明所由。

    而起信說無明因於依覺.是爲因緣本非法爾本.說不達法界 忽然念起卽爲無明.念卽無明似爲一事.然又說不知真如法一不覺心起而有其 念.依於不覺而生無明與不覺應.則明明以念在無明先爲先一事.無明依念後生 爲後一事.說無明不說法爾本謬也。

    相用但依於體性.而實自有其功能.或名如來 藏.或名阿賴耶.有漏種子法爾本有.無漏種子亦法爾本有.皆依於藏。

    種生現而熏 ******************** 藏.藏持種而受熏.淨以廣其淨.染以廣其染.染勢用而淨微.淨圓滿而染滅.皆相用 中事.初無與於體性。

    而起信真如熏無明起淨法不斷.無明熏真如起染法不斷.不 立有漏無漏本有種熏繫於藏.而好轉展無明真如.真如無明.乃使一切大法無不 義亂謬也。

    隨緣是相用邊事.不動是體性邊事.起信說真如不動是也.說真如隨緣 謬也.說真如隨緣而不動謬也.經以海浪喻喻識.不以海浪喻喻如也.經但說藏隨 轉識緣也.經但言藏依於性而不動也。

    清淨功德緣起於正智.雜染世間緣起於無 明.說賴耶緣起是也.說正智緣起是也.起信說真如緣起謬也.如何謂之緣.如何謂 之起.顧名思義應亦了然也。

    總之種種紕謬.生於一因.曰好談因緣不信法爾之爲 害也。

    好談因緣.轉展窮歸歸於一本.而不覺墮於他勝.所謂數論自性生三德.三德 生二十三諦是也。

    不信法爾.過去未來虛妄分别.風生戲論海市乾城.及其至也.但 狂慧世界.無修證餘地.不獨內學之爲害.此方習尚亦滋蔓之難圖也。

    豈不悲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