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義足經卷上

關燈
悲哀聲甚痛.阿難卽如事對。

    佛因是本有生是義令我弟 子悉解檢是卷.爲後世作明令我經法久住.時佛說是義足經. 注: [一]巴本第六經Jara^sutta.十頌. ******************** 是身命甚短 減百年亦死 雖有過百年 老從何離死. 坐可意生憂 有愛從得常 愛憎悉當别 見是莫樂家. 死海無所不漂 宿所貪愛有我 慧願觀諦計是 是無我我無是. 是世樂如見夢 有識寤亦何見 有貪世悉亦爾 識轉滅亦何見. 聞是彼悉已去 善亦惡今不見 悉捨世到何所 識神去但名在. 旣悲憂轉相嫉 復不捨貪著愛 尊故斷愛棄可 遠恐怖見安處. 比丘諦莫忘念 欲可遠身且壞 欲行止意觀意 已垂諦無止處. 無止者亦尊行 愛不愛亦嫉行 在悲憂亦嫉行 無輭沾如蓮華. 已不著[一]亦不望 見聞邪吾不愛 亦不從求解脫 不汙婬亦何貪. 不相貪如蓮華 生在水水不幹 尊及世亦爾行 所聞見如未生。

     佛說是義足經竟.比丘悉歡喜。

     [二]彌勒難第七 注: [一]原刻作可.今依麗刻改. [二]巴本第七經Tissametteyyasutta.十頌.初一問頌.後九佛說. ******************** 聞如是.佛在王舍國多鳥竹園中.時衆老年比丘在講堂坐行內事轉相問法.采象子 字舍利弗亦在坐中.聞說內事律法難問問不隨律言亦無禮敬.是時賢者大句私亦 在坐中.便謂舍利弗言.無弟勿於老年比丘有所疑隨所言恭敬先學.廣爲舍利弗說 定意經.如有賢者子發道久.在家至意復念淨法.便除鬚髮已信捨世事被法衣作沙 門.精進行附正離邪已證爲行自知已度。

    時賢者彌勒到舍利弗家.舍利弗便爲彌勒 作禮便就坐.彌勒卽如法律難問舍利弗宜於是事不能對.彌勒便起去入城求食竟 已澡藏應器還到佛[一]所作禮畢就坐.以偈問佛言. 婬欲著女形 大道解癡根 願受尊所戒 得教行遠惡。

     意著婬女形 亡尊所教令 亡正緻睡臥 是行失次第. 本獨行求諦 後反著色亂 犇車亡正道 不存捨正邪. 坐值見尊敬 失行亡善名 見是諦計學 所婬遠捨離. 且思色善惡 已犯當何緻 聞慧所自戒 痛慚卻自思. 注: [一]此字依麗刻加. ******************** 常行與慧合 寧獨莫亂俱 著色生邪亂 無勢亡勇猛. 漏戒懷恐怖 受短爲彼負 已著入羅網 便欺出奸聲. 見犯因緣惡 莫取身自負 堅行獨來去 取明莫習癡. 遠可獨自處 諦見爲上行 有行莫自憍 無倚泥洹次. 遠計念長行 不欲色不色 善說得度痛 悉世婬自食。

     佛說義足經竟.比丘悉歡喜。

     [一]勇辭梵志第八 佛在舍衞國.當留三月竟.一時於祇樹給孤獨園中.是時墮沙國諸長者子共賃一梵 志名勇辭使之難佛.取勝謝金錢五百.梵志亦一時三月諷五百餘難.難中有變.自謂 無勝已者。

    佛三月竟從衆比丘欲到墮沙國.轉行郡縣.說經次到墮沙猴猨溪邊高觀 殿中。

    諸長者子卽聞佛衆比丘到國.卽相聚會合五百餘人梵志言佛已到吾國宜早 窮難.梵志卽悉從長者子往到佛所相勞問便坐一面。

    長者子中有爲佛作禮者.向佛 注: [一]巴本第八經Pasu^rasutta.十一頌. ******************** 叉手者默然者.悉就坐.梵志熟視佛威神甚大巍巍不可與言.便內恐怖懾不能復語。

     佛悉知梵志及長者子共議作.便說是義足經. 自說淨法無上 餘無法明及我 著所知在極快  因緣諦住邪學 常在衆欲願勝 愚放言轉相遶. 意念義忘本語 轉說難慧所言 於衆中難合義 欲難義當竟句. 在衆窮便瞋恚 所難解衆悉善 自所行便生疑 自計非後意悔. 語稍疑妄意想 欲邪難正不助 悲憂痛所言短 坐不樂臥喑咋. 本邪學緻辭意 語不勝轉下意 已見是向守口 急開開難從生. 意在難見對生 出善聲爲衆光 辭悅好生意喜 著歡喜彼自彼. 自大可惰漏行 彼不學從何增 已學是莫空諍 不從是善解脫. 多倚生痛行同 行求輩欲與難 勇從來去莫慚 今當誰與汝議. 抱冥柱欲難日 汝邪諦自守癡 汝行華不見果 所出語當求義. ******************** 越邪度轉求明 法義同從相傷 於善法勇何言  彼善惡受莫憂. 行意到來到聞 意所想去諦思 [一]與大將俱[二]議軍 營火上遍明照。

     佛說是義足經竟.比丘悉歡喜。

     [三]摩因提女第九 佛在句留國縣名悉作法.時有一梵志字摩因提生女端正光世少雙.前後國王亦太 子及大臣長者來求之父皆不應.得人類我女者乃與爲婦。

    佛時持應器於縣求食.食 竟盥澡藏應器出城到樹間閑靜處坐.摩因提食後出行園田道經樹間便見佛金色 身有三十二相如日月王.自念言持女比是大尊如此人比我女。

    便還家謂婦言兒母 寧知得所願不.今得壻踰於女.母聞亦喜卽莊飾女衆寶瓔珞.父母俱將女出城。

    母見 佛行跡文現分明.謂父言寧知空出終不得壻.何故.婦說偈言.婬人曳踵行恚者斂指 步癡人足蹋地是跡天人尊。

     父言癡人莫還爲女作患女必得壻.卽將女到佛所.左手持臂右手持瓶.因白佛今以 注: [一]原刻作舉.今依麗刻改. [二]原刻作義.今依麗刻改. [三]巴本第九經Ma^gandiyasutta.十三頌.凡三番問答. ******************** 女相惠可爲妻。

    女見佛形狀端正無比以三十二相瓔珞其身如明月珠便婬意繫著 佛.佛知其意如火然.佛卽時說是義足經言. 我本見邪三女 尚不欲著邪婬  今奈何抱屎尿 以足觸尚不可. 我所說婬不欲 無法行不內觀  雖聞惡不受厭 內不止不計苦. 見外好筋皮裹 尊雲何當受是  內外行覺觀是 於黠邊說癡行。

     亦見聞不爲黠 戒行具未爲淨  不見聞亦不癡 不離行可自淨. 有是想棄莫受 有莫說守口行  彼五惱聞見棄 慧戒行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