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部金光明經品目
關燈
小
中
大
。
上來十度十地但陳其槪.因果差 别名號雖知.妙用精微深法未示.故復足陳八空八不。
三空自利.五空利他.攝十八 空盡.餘可略談.如是讀空品。
智者聞不生義一切可略.否則視其利鈍.其餘七不.依 次而詳增.天女證悟.梵天霍解.如來授記.如是讀依空滿願品。
如是八品.讀正宗分 竟。
問.大涅槃經.談常在娑羅雙樹.金光明會.集衆非拘屍那城.乃雲夀短八十.而預 涅槃時事何耶。
答.涅槃是權.不涅槃是實.菩薩斯意.無不了然.將欲闡揚.時時可舉. ******************** 然佛初中都說無常.說常雖不拘時.亦應是後期勝事.如妙法蓮華亦談常義.乃在 涅槃將至最後四十九年。
問.此經時如法華.此經部屬涅槃.法華亦部屬涅槃耶。
答. 此固可然.涅槃由一切智智顯.法華佛之知見爲一切智智.涅槃一乘是佛性義.法 華以一乘爲宗.涅槃爲衆生示寂.法華化城暫息醫師亦暫往他方.此經捨身飼虎. 法華焚身供佛.是故可與此經同部涅槃。
問.經旣判涅槃部.序不標三德何耶。
答.標 言懺悔所生功德爲無有上.又言一切種智而爲根本無量功德之所莊嚴.不亦明 明談大涅槃事耶.名雖不標.義無不攝。
問.金光明經.廣說明咒勸示誦持.隋譯有十 七.唐譯則三十有五.又復咒藥洗浴儀軌昭然.財物求增稱心如意.安置道場廣修 法會.無不安隱吉祥消災獲福.豈非[礻*必]密部攝.而雲涅槃部屬何耶。
答.廣說明咒.護 經久住.護弘法人.誘勸衆生.佛說.菩薩說.納受天龍藥義種種諸說.處處經中略舉 其槪.如法華楞伽涅槃般若無不如是.乃至極簡心經.而亦言是無上咒是無等等 ******************** 咒.若但以咒而攝密部.則全藏止一[礻*必]密.更不必華嚴般若涅槃建立多部.其可然
耶。
夫散咒不可入真言.儀軌井然乃金胎事.固然無足辨.然金光明經正宗分談.一 句一義皆是涅槃.流通乃有咒及儀軌.誰主誰輔.明照朗然.藉曰[礻*必]密.亦不過用[礻*必]
密部法.輔助涅槃部法而已.豈因其輔.遂移其主。
更有陳者.經歷數譯後多前文.攙 雜任情決非真象.如金光明經.唯增財一咒三譯皆同.淨地無染.大辯才天.凡十六 咒.僅隋唐合.至夫金勝護國.如意寶珠.堅牢藥叉.及與流水.都凡六品.咒增十八.獨 唐譯有.愈後愈詳真不可解.豈非攙雜他典增廣任情耶.譬如斯經如來夀量品.唐 譯四種十法.抉取法集經文.然彼法集.闡涅槃義惟三種十.最後十法是如來行.唐 譯舉詮不般涅槃.豈非攙雜任情.何從得經真相.以彼例此.咒及軌範.豈必斯經真 實面目。
又況現存梵本.尼泊爾九法最足取證.內法華般若咒與今同.金光明經文 同涼譯.除增財一咒一切俱無。
問.佛地經清淨法界是自性身.四智實德爲自受用. ******************** 而此經法如如如如智皆屬法身何耶。
答.佛地就體用别.受用則賅自他.自他雖殊 受樂無别.故合自他名受用身.故惟自性獨名法身。
金光明經就自他判.應機顯現 惟獨爲他.自受法樂非應機事.故他受用不名受用
上來十度十地但陳其槪.因果差 别名號雖知.妙用精微深法未示.故復足陳八空八不。
三空自利.五空利他.攝十八 空盡.餘可略談.如是讀空品。
智者聞不生義一切可略.否則視其利鈍.其餘七不.依 次而詳增.天女證悟.梵天霍解.如來授記.如是讀依空滿願品。
如是八品.讀正宗分 竟。
問.大涅槃經.談常在娑羅雙樹.金光明會.集衆非拘屍那城.乃雲夀短八十.而預 涅槃時事何耶。
答.涅槃是權.不涅槃是實.菩薩斯意.無不了然.將欲闡揚.時時可舉. ******************** 然佛初中都說無常.說常雖不拘時.亦應是後期勝事.如妙法蓮華亦談常義.乃在 涅槃將至最後四十九年。
問.此經時如法華.此經部屬涅槃.法華亦部屬涅槃耶。
答. 此固可然.涅槃由一切智智顯.法華佛之知見爲一切智智.涅槃一乘是佛性義.法 華以一乘爲宗.涅槃爲衆生示寂.法華化城暫息醫師亦暫往他方.此經捨身飼虎. 法華焚身供佛.是故可與此經同部涅槃。
問.經旣判涅槃部.序不標三德何耶。
答.標 言懺悔所生功德爲無有上.又言一切種智而爲根本無量功德之所莊嚴.不亦明 明談大涅槃事耶.名雖不標.義無不攝。
問.金光明經.廣說明咒勸示誦持.隋譯有十 七.唐譯則三十有五.又復咒藥洗浴儀軌昭然.財物求增稱心如意.安置道場廣修 法會.無不安隱吉祥消災獲福.豈非
答.廣說明咒.護 經久住.護弘法人.誘勸衆生.佛說.菩薩說.納受天龍藥義種種諸說.處處經中略舉 其槪.如法華楞伽涅槃般若無不如是.乃至極簡心經.而亦言是無上咒是無等等 ******************** 咒.若但以咒而攝密部.則全藏止一
夫散咒不可入真言.儀軌井然乃金胎事.固然無足辨.然金光明經正宗分談.一 句一義皆是涅槃.流通乃有咒及儀軌.誰主誰輔.明照朗然.藉曰
更有陳者.經歷數譯後多前文.攙 雜任情決非真象.如金光明經.唯增財一咒三譯皆同.淨地無染.大辯才天.凡十六 咒.僅隋唐合.至夫金勝護國.如意寶珠.堅牢藥叉.及與流水.都凡六品.咒增十八.獨 唐譯有.愈後愈詳真不可解.豈非攙雜他典增廣任情耶.譬如斯經如來夀量品.唐 譯四種十法.抉取法集經文.然彼法集.闡涅槃義惟三種十.最後十法是如來行.唐 譯舉詮不般涅槃.豈非攙雜任情.何從得經真相.以彼例此.咒及軌範.豈必斯經真 實面目。
又況現存梵本.尼泊爾九法最足取證.內法華般若咒與今同.金光明經文 同涼譯.除增財一咒一切俱無。
問.佛地經清淨法界是自性身.四智實德爲自受用. ******************** 而此經法如如如如智皆屬法身何耶。
答.佛地就體用别.受用則賅自他.自他雖殊 受樂無别.故合自他名受用身.故惟自性獨名法身。
金光明經就自他判.應機顯現 惟獨爲他.自受法樂非應機事.故他受用不名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