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等人誹謗拒逆是大乘
經.善男子汝今應當如是憶持.若有衆生成就具足無量功德乃能信是大乘經典信
已受持.其餘衆生無樂法者若能廣爲解說此經其人聞已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所作
惡業皆悉除滅。
若有不信是經典者現身當爲無量病苦之所惱害多爲衆人所見罵 辱命終之後人所輕賤.顏貌醜陋資生艱難常不供足.雖復少得麤澀弊惡生生常處 貧窮下賤誹謗正法邪見之家.若臨終時或值荒亂刀兵競起帝王暴虐怨家讎隙之 所侵逼.雖有善友而不遭遇資生所須求不能得.雖少得利常患飢渴唯爲凡下之所 ******************** 顧識國王大臣悉不齒錄.設復聞其有所宣說正使是理終不信受.如是之人不至善 處如折翼鳥不能飛行.是人亦爾於未來世不能得至人天善處。
若復有人能信如是 大乘經典.本所受形雖復麤陋以經功德卽便端正威顏色力日更增多.常爲人天之 所樂見恭敬愛戀情無捨離.國王大臣及家親屬聞其所說悉皆敬信.若我聲聞弟子 之中欲行第一希有事者當爲世閒廣宣如是大乘經典.善男子譬如霧露勢雖欲住 不過日出日旣出已消滅無餘.善男子是諸衆生所有惡業亦復如是住世勢力不過 得見大涅槃日.是日旣出悉能除滅一切惡業.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出家剃髮雖服 袈裟故未得受沙彌十戒.或有長者來請衆僧未受戒者卽與大衆俱共受請.雖未受 具已墮僧數.善男子若有衆生發心始學是大乘典大涅槃經書持讀誦亦復如是.雖 未具足位階十住則已墮於十住數中.或有衆生是佛弟子或非弟子.若因貪怖或因 利養聽受是經乃至一偈聞已不謗.當知是人則爲已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 ******************** 子以是因緣我說四人爲世閒依。
善男子如是四人若以佛說言非佛說無有是處.是 故我說如是四人爲世閒依。
善男子汝應供養如是四人。
世尊.我當雲何識知是人而 爲供養。
佛告迦葉.若有建立護持正法.如是之人應從啓請.當捨身命而供養之.如我 於是大乘經說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應供養恭敬禮拜猶如事火婆羅門等.有知法 者若老若少故應供養恭敬禮拜亦如諸天奉事帝釋。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 說供養師長正應如是.今有所疑唯願廣說.若有長宿護持禁戒從年少邊咨受未聞 雲何是人當禮敬不.若當禮敬是則不名爲持戒也.若是年少護持禁戒從諸宿舊破 戒人邊咨受未聞復應禮不.若出家人從在家人咨受未聞復當禮不.然出家人不應 禮敬在家人也.然佛法中年少幼小應當恭敬耆舊長宿以是長宿先受具戒成就威 儀是故應當供養恭敬.如佛言曰其破戒者是佛法中所不容受猶如良田多有稊稗. 又如佛說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應供養如事帝釋如是二句其義雲何將非如來虛 ******************** 妄說耶.如佛言曰持戒比丘亦有所犯何故如來而作是說.世尊亦於餘經中說聽治 破戒.如是所說其義未了。
佛告迦葉善男子我爲未來諸菩薩等學大乘者說如是偈. 不爲聲聞弟子說也。
善男子如我先說.正法滅已毀正戒時增長破戒非法盛時一切 聖人隱不見時受畜奴婢不淨物時.是四人中當有一人出現於世剃除鬚髮出家修 道.見諸比丘各各受畜奴婢僕使不淨之物淨與不淨一切不知是律非律亦復不識. 是人爲欲調伏如是諸比丘故與共和光不同其塵自所行處及佛行處善能别知.雖 見諸人犯波羅夷默然不舉.何以故我出於世爲欲建立護持正法是故默然而不舉 處.善男子如是之人爲護法故雖有所犯不名破戒。
善男子.如有國王遇病崩亡儲君 稚小未任紹繼.有旃陀羅豐饒財寶巨富無量多有眷屬自以強力伺國虛弱篡居王 位.治化未久國人居士婆羅門等亡叛逃走遠投他國.雖有在者乃至不欲眼見是王 或有長者婆羅門等不離本土譬如諸樹隨其生處卽是中死.旃陀羅王知其國人逃 ******************** 叛者衆尋卽還遣諸旃陀羅守邏諸道.復於七日擊鼓唱令諸婆羅門有能爲我作灌 頂師者當以半國而爲爵賞.諸婆羅門聞是語已悉無來者各作是言何處當有婆羅 門種作如是事.旃陀羅王復作是言婆羅門中若無一人爲我師者我要當令諸婆羅 門與旃陀羅共住食宿同其事業.若有能來灌我頂者半國之封此言不虛呪術所緻 三十三天上妙甘露不死之藥亦當共分而服食之.爾時有一婆羅門子年在弱冠修 治淨行長髮爲相善知呪術往至王所白言大王王所敕使我悉能爲.爾時大王心生 歡喜受此童子作灌頂師諸婆羅門聞是事已皆生瞋恚責此童子汝婆羅門雲何乃 作旃陀羅師.爾時其王卽分半國與是童子因共治國經歷多時.爾時童子語其王言 我捨家法來作王師然教大王微密呪術而令大王猶不見親.時王答言我今雲何不 親汝耶.童子答言先王所有不死之藥猶未共食.王言善哉善哉大師我實不知師若 須者唯願持去.是時童子聞王語已卽取歸家請諸大臣而共食之.諸臣食已卽共白 ******************** 王快哉大師有是甘露不死之藥.王旣知已語其師言雲何大師獨與諸臣服食甘露 而不見分.爾時童子更以其餘雜毒之藥與王令服.王旣服已須臾藥發悶亂躄地無 所覺知猶如死人.爾時童子立本儲君還以爲王.作如是言師
若有不信是經典者現身當爲無量病苦之所惱害多爲衆人所見罵 辱命終之後人所輕賤.顏貌醜陋資生艱難常不供足.雖復少得麤澀弊惡生生常處 貧窮下賤誹謗正法邪見之家.若臨終時或值荒亂刀兵競起帝王暴虐怨家讎隙之 所侵逼.雖有善友而不遭遇資生所須求不能得.雖少得利常患飢渴唯爲凡下之所 ******************** 顧識國王大臣悉不齒錄.設復聞其有所宣說正使是理終不信受.如是之人不至善 處如折翼鳥不能飛行.是人亦爾於未來世不能得至人天善處。
若復有人能信如是 大乘經典.本所受形雖復麤陋以經功德卽便端正威顏色力日更增多.常爲人天之 所樂見恭敬愛戀情無捨離.國王大臣及家親屬聞其所說悉皆敬信.若我聲聞弟子 之中欲行第一希有事者當爲世閒廣宣如是大乘經典.善男子譬如霧露勢雖欲住 不過日出日旣出已消滅無餘.善男子是諸衆生所有惡業亦復如是住世勢力不過 得見大涅槃日.是日旣出悉能除滅一切惡業.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出家剃髮雖服 袈裟故未得受沙彌十戒.或有長者來請衆僧未受戒者卽與大衆俱共受請.雖未受 具已墮僧數.善男子若有衆生發心始學是大乘典大涅槃經書持讀誦亦復如是.雖 未具足位階十住則已墮於十住數中.或有衆生是佛弟子或非弟子.若因貪怖或因 利養聽受是經乃至一偈聞已不謗.當知是人則爲已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 ******************** 子以是因緣我說四人爲世閒依。
善男子如是四人若以佛說言非佛說無有是處.是 故我說如是四人爲世閒依。
善男子汝應供養如是四人。
世尊.我當雲何識知是人而 爲供養。
佛告迦葉.若有建立護持正法.如是之人應從啓請.當捨身命而供養之.如我 於是大乘經說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應供養恭敬禮拜猶如事火婆羅門等.有知法 者若老若少故應供養恭敬禮拜亦如諸天奉事帝釋。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 說供養師長正應如是.今有所疑唯願廣說.若有長宿護持禁戒從年少邊咨受未聞 雲何是人當禮敬不.若當禮敬是則不名爲持戒也.若是年少護持禁戒從諸宿舊破 戒人邊咨受未聞復應禮不.若出家人從在家人咨受未聞復當禮不.然出家人不應 禮敬在家人也.然佛法中年少幼小應當恭敬耆舊長宿以是長宿先受具戒成就威 儀是故應當供養恭敬.如佛言曰其破戒者是佛法中所不容受猶如良田多有稊稗. 又如佛說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應供養如事帝釋如是二句其義雲何將非如來虛 ******************** 妄說耶.如佛言曰持戒比丘亦有所犯何故如來而作是說.世尊亦於餘經中說聽治 破戒.如是所說其義未了。
佛告迦葉善男子我爲未來諸菩薩等學大乘者說如是偈. 不爲聲聞弟子說也。
善男子如我先說.正法滅已毀正戒時增長破戒非法盛時一切 聖人隱不見時受畜奴婢不淨物時.是四人中當有一人出現於世剃除鬚髮出家修 道.見諸比丘各各受畜奴婢僕使不淨之物淨與不淨一切不知是律非律亦復不識. 是人爲欲調伏如是諸比丘故與共和光不同其塵自所行處及佛行處善能别知.雖 見諸人犯波羅夷默然不舉.何以故我出於世爲欲建立護持正法是故默然而不舉 處.善男子如是之人爲護法故雖有所犯不名破戒。
善男子.如有國王遇病崩亡儲君 稚小未任紹繼.有旃陀羅豐饒財寶巨富無量多有眷屬自以強力伺國虛弱篡居王 位.治化未久國人居士婆羅門等亡叛逃走遠投他國.雖有在者乃至不欲眼見是王 或有長者婆羅門等不離本土譬如諸樹隨其生處卽是中死.旃陀羅王知其國人逃 ******************** 叛者衆尋卽還遣諸旃陀羅守邏諸道.復於七日擊鼓唱令諸婆羅門有能爲我作灌 頂師者當以半國而爲爵賞.諸婆羅門聞是語已悉無來者各作是言何處當有婆羅 門種作如是事.旃陀羅王復作是言婆羅門中若無一人爲我師者我要當令諸婆羅 門與旃陀羅共住食宿同其事業.若有能來灌我頂者半國之封此言不虛呪術所緻 三十三天上妙甘露不死之藥亦當共分而服食之.爾時有一婆羅門子年在弱冠修 治淨行長髮爲相善知呪術往至王所白言大王王所敕使我悉能爲.爾時大王心生 歡喜受此童子作灌頂師諸婆羅門聞是事已皆生瞋恚責此童子汝婆羅門雲何乃 作旃陀羅師.爾時其王卽分半國與是童子因共治國經歷多時.爾時童子語其王言 我捨家法來作王師然教大王微密呪術而令大王猶不見親.時王答言我今雲何不 親汝耶.童子答言先王所有不死之藥猶未共食.王言善哉善哉大師我實不知師若 須者唯願持去.是時童子聞王語已卽取歸家請諸大臣而共食之.諸臣食已卽共白 ******************** 王快哉大師有是甘露不死之藥.王旣知已語其師言雲何大師獨與諸臣服食甘露 而不見分.爾時童子更以其餘雜毒之藥與王令服.王旣服已須臾藥發悶亂躄地無 所覺知猶如死人.爾時童子立本儲君還以爲王.作如是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