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三

關燈
提此屬菩提此是薩埵此屬薩埵.然不可說此是菩提此屬菩提亦不可說此是薩 埵此屬薩埵.以能隨覺實無薩埵無薩埵性離薩埵性故名菩薩.由無薩埵除薩埵想 ******************** 故名菩薩.何以故善勇猛有情界者卽是無實有情增語.非有情中有有情性有情無 故名有情界.若有情中有有情性則不應說爲有情界有情界者卽顯無界.以有情界 無界性故.若有情界卽界性有則應實有命者卽身若有情界離界性有則應實有命 者異身.然有情界無實界性但由世俗假說爲界.非有情界中可有界性亦非界性中 有有情界.非卽界性是有情界非離界性有有情界.以一切法無界性故。

    復次善勇猛 我依此義密意說言諸有情界不可施設有減有滿.所以者何以有情界非有性故諸 有情界離有情故.如有情界不可施設有減有滿諸法亦爾不可施設有減有滿.以一 切法皆無實性故不可言有減有滿.若能如是隨覺諸法是則名爲隨覺佛法我依此 義密意說言如有情界不可施設有減有滿諸法亦爾不可施設有減有滿.若一切法 無減無滿以無真實而爲方便卽是佛法無減無滿.如是隨覺一切法故卽名佛法無 減無滿以一切法無減滿故說名佛法.佛法卽非佛法增語非諸佛法有物能令或減 ******************** 或滿.所以者何以卽隨覺一切法故.若能隨覺一切法性此中無法或減或滿.一切法 者當知卽是法界增語.非彼法界有減有滿.所以者何以彼法界無邊際故.非有情界 及彼法界差别可得非有情界及彼法界或減或滿或得或有.如是隨覺卽名菩提.由 此故言非諸佛法可得施設有減有滿.又善勇猛無減滿性若能如實無分别者當知 名爲如實見者.非於此中能有取捨.如是隨覺說名菩提.善勇猛菩提者卽是佛相.雲 何佛相謂一切相畢竟無相卽是佛相.何以故善勇猛畢竟無相與菩提相自性離故. 如是隨覺說名菩提.雖作是說而不如說.何以故善勇猛要能隨覺如是法故說名菩 薩.若有菩薩實不了知如是法性而謂我能如實隨覺自稱菩薩當知彼類遠菩薩地 遠菩薩法以菩薩名誑惑天人阿素洛等.又善勇猛若但虛言自稱菩薩成菩薩者則 一切有情皆應是菩薩.又善勇猛非但虛言入菩薩地得菩薩法非由語故能證無上 正等菩提非由語業自稱名故便得菩提亦非由語自稱名故入菩薩地得菩薩法。

    又 ******************** 善勇猛一切有情行菩提行不知不覺諸法實性不名菩薩所以者何不知有情非有 情故.若知有情非有情性行菩提行應成菩薩然諸有情由顛倒故不能覺了自行自 境自所行處.若於自行如實了知則不復行有分别行由分别行一切愚夫緣虛妄境 起顛倒行亦緣菩提而起慢執.彼緣妄境起倒慢行分别行故尚不能得諸菩薩法況 得菩提.若能了知如是法者則不復起緣虛妄行亦不復緣諸法起慢.是名菩薩行於 無行.菩薩不應由分别故起分别行.若於是處無所分别非於此處而有所行若於是 處不起分别非於此處復有所行.諸佛菩薩於一切行無所分别而修行故一切憍慢 畢竟不起.菩薩如是知一切法於一切法不復攀緣不復分别不遊不履如是名爲真 菩薩行.以無所行爲方便故.若諸菩薩能如是行是則名爲真菩薩行.何以故善勇猛 以能如是隨覺諸法通達諸法名菩薩故。

    復次善勇猛無有情者當知卽是菩薩增語. 以能遣除一切想故.所以者何以能了達一切有情非實有情一切有情皆非有情一 ******************** 切有情皆是顛倒執著有情一切有情皆是遍計所執有情一切有情皆是虛妄所緣 有情一切有情皆是敗壞自行有情一切有情皆是無明緣行有情.何以故善勇猛若 法一切有情非有諸有情類造作彼法是名無明緣行有情何法非有謂所執我所執 我所我我所執所執所恃彼法非有.若有彼法一切有情皆執爲我執爲我所我我所 執所執所恃皆應實有不名虛妄.以無彼法而諸有情妄執爲我執爲我所我我所執 所執所恃皆非實有皆是虛妄故作是說一切有情非實有情一切有情皆是無明緣 行有情.又善勇猛非有情名有少實法可執爲我或爲我所或爲二執所執所恃.以無 實法是故可說一切有情非實有情.非有情者當知卽是非實增語.言非實者當知卽 非有情增語.又如非實有情想中一切有情妄執爲實故作是說一切有情非實有情. 又善勇猛言非實者謂於此中無實無起以一切法皆無真實亦無起故.此中有情虛 妄執著而自纏繫是故可說一切有情皆是虛妄所緣有情.彼於自行不能了知是故 ******************** 可說非實有情卽是於中無遍覺義.若於諸行有遍覺者當知彼類可名菩薩。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