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未嘗至
此不爲樂因.是故樂因非不決定.如世間火.觀所煑炙分位差别爲美熟因或爲違
因非唯彼火.若此火至此所煑炙如是分位爲美熟因未嘗至此非美熟因.故美熟
因非不決定.樂因亦爾決定理成.又三靜慮中樂因豈不定.彼因無時能生苦故。
又 ******************** 彼所說要治苦時起樂覺者準前已破.謂受殊勝香味觸等所生樂時對治何苦.而 世於中起於樂覺.設許爾時治麤苦者.此能治苦已滅未生.爾時轉應生極樂覺.又 靜慮樂治何故生.如是等破準前應說。
又彼所說苦易脫中樂覺乃生如易肩者.此 身分位實能生樂.乃至身如是分位未滅前必有樂生.滅則不爾.若異此者.此位後 時樂應轉增苦漸微故.如是易脫身四威儀生樂解勞應知亦爾。
若先無苦.於最後 時何爲欻然生於苦覺。
由身變易分位别故.如酒等後時有甘醋味起.是故樂受實 有理成.由此定知諸有漏行三苦合故如應名苦。
卽苦行體亦名集諦。
此說必定違 越契經.契經唯說愛爲集故。
經就勝故說愛爲集.理實所餘亦是集諦。
如是理趣由 何證知。
餘契經中亦說餘故.如薄伽梵伽他中言.業愛及無明.爲因招後行.令諸有 相續.名補特伽羅.又契經說.五種種子.此卽别名說有取識.又彼經說.置地界中.此 卽别名說四識住.故經所說是密意言.阿毗達磨依法相說。
然經中說愛爲集者偏 ******************** 說起因.伽他中說業愛無明皆爲因者具說生起及彼因因。
雲何知爾。
業爲生因愛 爲起因.經所說故.又彼經中次第顯示後行等有因有緣有緒故。
爲别建立種子及 田說有取識及四識住.故非唯愛爲集諦體。
何法名生.何法名起。
界趣生等品類差 别自體出現說名爲生.若無差别後有相續說名爲起.業與有愛如其次第爲彼二 因.譬如種子與穀麥等别種類[一]芽爲能生因.水與一切無差别芽爲能起因.業及有
愛爲生起因應知亦爾。
愛爲起因何理爲證。
離愛後有必不起故.謂有愛離愛二俱 命終.唯見有愛者後有更起.由此理證愛爲起因.起有起無定隨愛故.又由愛故相 續趣後.現見若於是處有愛則心相續數趣於彼.由此比知以有愛故能令相續馳 趣後有.又取後身更無有法封執堅著如貪愛者.如蓽豆屑於澡浴時和水塗身.至 乾燥位著身難離餘無以加.如是無有餘爲因法執取後身如我愛者.由此理證愛 爲起因。
如是世尊說諦有四.餘經復說諦有二種.一世俗諦二勝義諦.如是二諦其 注:[一]原刻錯牙.今依麗刻改.次同.
********************
相雲何。
頌曰. 彼覺破便無. 慧析餘亦爾. 如瓶水.世俗. 異此名勝義。
論曰.若彼物覺彼破便無.彼物應知名世俗諦.如瓶被破爲碎瓦時瓶覺則無.衣等 亦爾。
又若有物以慧析餘彼覺便無亦是世俗。
如水被慧析色等時水覺則無.火等 亦爾。
卽於彼物未破析時以世想名施設爲彼.施設有故名爲世俗.依世俗理說有 瓶等是實非虛名世俗諦。
若物異此名勝義諦.謂彼物覺彼破不無.及慧析餘彼覺 仍有.應知彼物名勝義諦.如色等物碎至極微.或以勝慧析餘味等彼覺恆有.[一]受等
亦然.此真實有故名勝義.依勝義理說有色等是實非虛名勝義諦。
先軌範師作如 是說.如出世智及此後得世間正智所取諸法名勝義諦.如此餘智所取諸法名世 俗諦。
已辯諸諦應說雲何方便勤修趣見諦道.頌曰.[二]將趣見諦道. 應住戒勤修. 聞思修所成. 謂名俱義境。
注:[一]原刻錯愛.今依麗刻改.
[二]三本此頌文雲.住戒於聞思.及修中加行.由此等起慧.爲名二義境.
********************
論曰.諸有發心將趣見諦.應先安住清淨屍羅.然後勤修聞所成等.謂先攝受順見
諦聞.聞已勤求所聞法義.聞法義已無倒思惟.思已方能依定修習.行者如是住戒
勤修.依聞所成慧起思所成慧.依思所成慧起修所成慧。
此三慧相差别雲[一]何。
毗婆 沙師謂三慧相緣名俱義.如次有别.聞所成慧唯緣名境.未能捨文而觀義故.思所 成慧緣名義境.有時由文引義有時由義引文.未全捨文而觀義故.修所成慧唯緣 義境.已能捨文唯觀義故.譬若有人浮深駛水.曾未學者不捨所依.曾學未成或捨 或執.曾善學者不待所依自力浮渡.三慧亦爾。
有言若爾思慧不成.謂此旣通緣名 緣義.如次應是聞修所成.今詳三相無過别者.謂修行者依聞至教所生勝慧名聞 所成.依思正理所生勝慧名思所成.依修等持所生勝慧名修所成.說所成言.顯三 勝慧是聞思等三因所成.猶如世間於命牛等.如次說是食草所成。
諸有欲於修精 勤學者.如何淨身
又 ******************** 彼所說要治苦時起樂覺者準前已破.謂受殊勝香味觸等所生樂時對治何苦.而 世於中起於樂覺.設許爾時治麤苦者.此能治苦已滅未生.爾時轉應生極樂覺.又 靜慮樂治何故生.如是等破準前應說。
又彼所說苦易脫中樂覺乃生如易肩者.此 身分位實能生樂.乃至身如是分位未滅前必有樂生.滅則不爾.若異此者.此位後 時樂應轉增苦漸微故.如是易脫身四威儀生樂解勞應知亦爾。
若先無苦.於最後 時何爲欻然生於苦覺。
由身變易分位别故.如酒等後時有甘醋味起.是故樂受實 有理成.由此定知諸有漏行三苦合故如應名苦。
卽苦行體亦名集諦。
此說必定違 越契經.契經唯說愛爲集故。
經就勝故說愛爲集.理實所餘亦是集諦。
如是理趣由 何證知。
餘契經中亦說餘故.如薄伽梵伽他中言.業愛及無明.爲因招後行.令諸有 相續.名補特伽羅.又契經說.五種種子.此卽别名說有取識.又彼經說.置地界中.此 卽别名說四識住.故經所說是密意言.阿毗達磨依法相說。
然經中說愛爲集者偏 ******************** 說起因.伽他中說業愛無明皆爲因者具說生起及彼因因。
雲何知爾。
業爲生因愛 爲起因.經所說故.又彼經中次第顯示後行等有因有緣有緒故。
爲别建立種子及 田說有取識及四識住.故非唯愛爲集諦體。
何法名生.何法名起。
界趣生等品類差 别自體出現說名爲生.若無差别後有相續說名爲起.業與有愛如其次第爲彼二 因.譬如種子與穀麥等别種類
愛爲起因何理爲證。
離愛後有必不起故.謂有愛離愛二俱 命終.唯見有愛者後有更起.由此理證愛爲起因.起有起無定隨愛故.又由愛故相 續趣後.現見若於是處有愛則心相續數趣於彼.由此比知以有愛故能令相續馳 趣後有.又取後身更無有法封執堅著如貪愛者.如蓽豆屑於澡浴時和水塗身.至 乾燥位著身難離餘無以加.如是無有餘爲因法執取後身如我愛者.由此理證愛 爲起因。
如是世尊說諦有四.餘經復說諦有二種.一世俗諦二勝義諦.如是二諦其 注:
頌曰. 彼覺破便無. 慧析餘亦爾. 如瓶水.世俗. 異此名勝義。
論曰.若彼物覺彼破便無.彼物應知名世俗諦.如瓶被破爲碎瓦時瓶覺則無.衣等 亦爾。
又若有物以慧析餘彼覺便無亦是世俗。
如水被慧析色等時水覺則無.火等 亦爾。
卽於彼物未破析時以世想名施設爲彼.施設有故名爲世俗.依世俗理說有 瓶等是實非虛名世俗諦。
若物異此名勝義諦.謂彼物覺彼破不無.及慧析餘彼覺 仍有.應知彼物名勝義諦.如色等物碎至極微.或以勝慧析餘味等彼覺恆有.
先軌範師作如 是說.如出世智及此後得世間正智所取諸法名勝義諦.如此餘智所取諸法名世 俗諦。
已辯諸諦應說雲何方便勤修趣見諦道.頌曰.
注:
此三慧相差别雲
毗婆 沙師謂三慧相緣名俱義.如次有别.聞所成慧唯緣名境.未能捨文而觀義故.思所 成慧緣名義境.有時由文引義有時由義引文.未全捨文而觀義故.修所成慧唯緣 義境.已能捨文唯觀義故.譬若有人浮深駛水.曾未學者不捨所依.曾學未成或捨 或執.曾善學者不待所依自力浮渡.三慧亦爾。
有言若爾思慧不成.謂此旣通緣名 緣義.如次應是聞修所成.今詳三相無過别者.謂修行者依聞至教所生勝慧名聞 所成.依思正理所生勝慧名思所成.依修等持所生勝慧名修所成.說所成言.顯三 勝慧是聞思等三因所成.猶如世間於命牛等.如次說是食草所成。
諸有欲於修精 勤學者.如何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