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關燈
span>陳藏二本次牒頌文餘通依六識句.梵本文略. [五]二本此句移在次頌一切捨相應下.梵本文略. [六]二本此句開爲半頌. ******************** 論曰.欲界所繫諸煩惱中貪喜樂相應.以歡行轉.徧六識[一]故.瞋憂苦相應.以慼行轉. 徧六識故.無明徧與前四相應.歡慼行轉.徧六識故.邪見通與憂喜相應.歡慼行轉. 唯意地故。

    何緣邪見歡慼行轉。

    如次先造罪福業故。

    疑憂相應.以慼行轉.唯意地故. 懷猶豫者求決定知心愁慼故.餘四見慢與喜相應.以歡行轉.唯意地故.已約别相 說受相應.就通相說受相應者一切皆與捨受相應.以諸隨眠相續斷位勢力衰歇 必住捨受。

    欲界旣爾.上地雲何。

    皆隨所應徧與自地自識俱起.諸受相應.謂若地中 具有四識.彼一一識所起煩惱各徧自識諸受相應.若諸地中唯有意識.卽彼意識 所起煩惱徧與意識[二]諸受相應.上諸地中識受多少如前已辯.故不别說。

    已辯煩惱 諸受相應.今次復應辯隨煩惱.頌曰. 諸隨煩惱中. 嫉悔忿及惱 害恨憂俱起. 慳喜受相應. 諂誑及眠覆 通憂喜俱起. 憍喜樂.皆捨. 餘四徧相應。

     注: [一]二本次分八段.牒頌瞋憂苦等句. [二]原刻錯識.今依麗刻改. ******************** 論曰.隨煩惱中.嫉等六種一切皆與憂根相應.以慼行轉.唯意地[一]故。

    慳喜相應.以歡 行轉.唯意地故.歡行轉者.慳相與貪極相似[二]故。

    諂誑眠覆憂喜相應.歡慼行轉.唯意 地故.歡慼行者.謂或有時以歡喜心而行諂等.或時有以憂慼心行。

    憍喜樂相應.歡 行唯意故.在第三靜慮與樂相應.若在下諸地與喜相[三]應。

    此上所說諸隨煩惱.一切 皆與捨受相應.相續斷時皆住捨故.有通行在唯捨地故.捨於一切相應無遮譬如 無明徧相應[四]故。

    餘無慚愧惛沉掉舉四.皆徧與五受相應.前二是大不善地法攝故. 後二是大煩惱地法攝故。

    所說煩惱隨煩惱中有依異門佛說爲蓋.今次應辯蓋相 雲何。

    頌曰. 蓋五.唯在欲. 食治用同故. 雖二立一蓋. 障藴故唯五。

     論曰.佛於經中說蓋有五.一欲貪蓋二瞋恚蓋三惛眠蓋四掉悔蓋五疑蓋。

    此中所 說惛掉及疑.爲如欲貪瞋恚眠悔唯在欲界.通三界耶。

    應知此三亦唯在欲.以契經 注: [一]陳藏二本次牒頌文慳喜受相應句. [二]次牒諂誑及眠覆二句. [三]次牒皆捨. [四]次牒餘四徧相應句. ******************** 說如是五種純是圓滿不善聚故.色無色界無有不善.然此五種純不善故唯在欲 界非色無色。

    何故惛眠掉悔二蓋各有二體合立一[一]耶。

    食治用同故合立一.食謂所 食亦名資糧.治謂能治亦名非食.用謂事用亦名功能.由此經中作如是說惛眠雖 二食非食同。

    何等名爲惛眠蓋食。

    謂五種法.一[夢-夕+登]瞢二不樂三頻申四食不平性五 心昧劣性。

    何等名爲此蓋非食。

    謂光明想。

    如是二種事用亦同.謂俱能令心性沉昧。

     掉悔雖二.食非食同。

    何等名爲掉悔蓋食。

    謂四種法.一親裡尋二國土尋三不死尋 四隨念昔種種所更戲笑歡娛承奉等事。

    何等名爲此蓋非食。

    謂奢摩他。

    如是二種 事用亦同.謂俱能令心不寂靜。

    由此說食治用同故惛眠掉悔二合爲一。

    諸煩惱等 皆有蓋義.何故如來唯說此五。

    唯此於五藴能爲勝障故.謂貪恚蓋能障戒藴.惛沉 睡眠能障慧藴.掉舉惡作能障定藴.定慧無故於四諦疑疑故能令乃至解脫解脫 知見皆不得起.故唯此五建立爲蓋。

    若作如是解釋經意.掉悔理應惛眠前說.以必 注: [一]三本次牒頌文食治同用故兩句. ******************** 依定方有慧生.定障亦應先慧障故.依如是理有餘師言.此五蓋中惛眠掉悔如次 能障定藴慧藴.由此契經作如是說修等持者怖畏惛眠.修擇法者怖畏掉悔。

    有餘 别說唯立五因。

    彼說雲何。

    謂在行位先於色等種種境中取可愛憎二種相故.後在 住位由先爲因便起欲貪瞋恚二蓋.此二能障將入定心.由此後時正入定位於止 及觀不能正習.由此便起惛眠掉悔.如其次第障奢摩他毗鉢舍那令不得起.由此 於後出定位中思擇法時疑復爲障.故建立蓋唯有此五。

    今應思擇他界徧行及見 滅道斷有漏緣諸惑.於彼斷位不知彼所緣.知彼所緣時而彼不斷.如是諸惑斷由 [一]何因。

    非要徧知所緣故斷。

    若爾斷惑總由幾因。

    由四種因。

    何等爲四。

    頌曰. 徧知所緣故. 斷彼能緣故. 斷彼所緣故. 對治起故斷。

     論曰.且見所斷惑斷由前三因.一由徧知所緣故斷.謂見苦集斷自界緣.及見滅道 斷無漏緣.二由斷彼能緣故斷.謂見苦集斷他界緣.以自界緣能緣於彼.能緣若斷 注: [一]原刻錯他.今依麗刻改. ******************** 彼隨斷故.三由斷彼所緣故斷.謂見滅道斷有漏緣.以無漏緣能爲彼境.所緣若斷 彼隨斷[一]故。

    若修所斷惑斷由後一因.謂但由第四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