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關燈
 皆從貪所生. [二]無愧眠惛沉 從無明所起. [三]嫉忿從瞋起. 悔從疑.覆諍。

     論曰.根本煩惱亦名爲纏.經說欲貪纏爲緣故.然品類足說有八纏.毗婆沙宗說纏 有十.謂於前八更加忿覆.無慚無愧.如前已釋.嫉謂於他諸興盛事令心不喜.慳謂 財法巧施相違令心悋著.悔卽惡作.如前已辯.眠謂令心昧略爲性無有功力執持 注: [一]陳藏二本次有半頌雲.彼爲隨煩惱.不說爲煩惱. [二]二本以下文覆諍屬於此句.梵本文略. [三]二本次二句互倒. ******************** 於身.悔眠二纏唯取染汙.掉舉惛沉亦如前釋.除瞋及害於情非情令心憤發說名 爲忿.隱藏自罪說名爲覆。

    於此所說十種纏[一]中.無慚慳掉舉是貪等流.無愧眠惛沉 是無明等流.嫉忿是瞋等流.悔是疑等流.有說覆是貪等流.有說是無明等流.有說 是俱等流.有知無知如其次第。

    餘煩惱垢其相雲何。

    頌曰. 煩惱垢六.[二]惱. 害.恨.諂.誑.憍. 誑憍從貪生. 害恨從瞋起. 惱從見取起. 諂從諸見生。

     論曰.[三]惱謂堅執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諫悔.害謂於他能爲逼迫.由此能行打罵 等事.恨謂於忿所緣事中數數尋思結怨不捨.諂謂心曲.由此不能如實自顯.或[四]憍 非撥.或設方便[五]令解不明.誑謂惑他.憍前已釋.如是六種從煩惱生.穢汙相麤名煩 惱垢。

    於此六種煩惱垢[六]中.誑憍是貪等流.害恨是瞋等流.惱是見取等流.諂是諸見 注: [一]陳藏二本次分五段.牒釋頌文無慚慳掉舉六句.梵本文略. [二]二本别開惱害恨三語爲一句半.屬次頌. [三]二本文初略釋煩惱垢六句.次牒頌文惱害恨諂誑憍.乃接此文. [四]原刻錯矯.今依麗刻改.次同. [五]原刻錯今.今依麗刻改. [六]二本次分三段.牒頌誑憍從貪生等句. ******************** 等流.如言阿曲.謂諸惡見.故諂定是諸見等流.此垢幷纏從煩惱起.是故皆立隨煩 惱名。

    此垢及纏爲何所斷。

    頌曰. 纏.無慚.愧.眠. 惛.掉.見修斷. 餘及煩惱垢. 自在故.唯修。

     論曰.且十纏中無慚等五通見修斷.由此通與二部煩惱相應起故.隨與見此諦所 斷相應.卽說名爲見此諦所斷[一]餘.嫉慳悔忿覆幷垢自在起故.唯修所斷.唯與修斷 他力無明共相應故.名自在起。

    此隨煩惱誰通何性。

    頌曰. 欲三.二.餘惡. 上界皆無記。

     論曰.[二]欲界所繫眠惛掉三.皆通不善無記二性.所餘一切皆唯不[三]善.上二界中隨應 所有一切唯是無記性攝。

    此隨煩惱誰何界繫。

    頌曰. 諂誑.欲初[四]定. 三.三界.餘.欲。

     注: [一]三本次分兩段.牒頌餘及煩惱垢兩句. [二]陳藏二本文初分兩段牒頌欲惡及三二.梵本文略. [三]三本次牒頌文上界皆無記句. [四]三本次有句雲梵誑故.又三三界餘欲句開爲半頌. ******************** 論曰.諂誑唯在欲界初定.寧知梵世有諂誑[一]耶.以大梵王匿己情事現相誑惑馬勝 苾芻.此二於前雖已分别.義相關故今復重[二]辯.惛掉憍三通在三界.所餘一切皆唯 在欲.謂十六中五如前辯.所餘十一唯欲界繫。

    已辯隨眠及隨煩惱.於中有幾唯在 意地.有幾通依六識地起。

    頌曰. 見所斷慢眠. [三]自在隨煩惱. 皆唯意地起. 餘通依六識。

     論曰.略說應知諸見所斷及修所斷一切慢眠隨煩惱中自在起者.如是一切皆依 意識.依五識身無容起[四]故.所餘一切通依六識.謂修所斷貪瞋無明及彼相應諸隨 煩惱.卽無慚愧惛掉.及餘大煩惱地法所攝隨煩惱.依六識身皆容起故。

    如先所辯 樂等五受根.今此所明煩惱隨煩惱.何煩惱等何根相應。

    於此先應辯諸煩惱。

    頌曰. [五]欲界諸煩惱. 貪喜樂相應. [六]瞋憂苦.癡徧. 邪見憂及喜. 疑憂.餘五喜. 一切捨相應. 上地皆隨應 徧自識諸受。

     注: [一]三本次牒頌文梵誑故.今譯缺文. [二]三本次分兩段牒頌三三界餘欲句.(原作半頌) [三]三本次二句互倒.長行分兩段牒釋.今譯改文.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