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關燈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六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七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八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三十 附錄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尊者世親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分别隨眠品第五之一 前言世别皆由業生業由隨眠方得生長.離隨眠業無感有能.所以者何.隨眠有幾。

     頌曰. 隨眠諸有本. 此差别有六. 謂貪.瞋.亦慢. 無明.見.及疑。

     論曰.由此隨眠是諸有本.故業離此無感有能。

    何故隨眠能爲有本。

    以諸煩惱現起 能爲十事故.一堅根本.二立相續.三治自田.四引等流.五發業有.六攝自具.七迷所 緣.八導識流.九越善品.十廣縛義令不能越自界地故.由此隨眠能爲有本.故業因 此有感有能。

    此略應知差别有[二]六.謂貪瞋慢無明見疑.頌說亦言.意顯慢等亦由貪 注: [一]陳本卷第十四.釋分别惑品第五.藏本品第同. [二]陳藏二本次有徵雲.何者爲六. ******************** 力於境隨增.由貪隨增義如後辯.及聲顯六體各不同。

    若諸隨眠體唯有六.何緣經 說有七隨眠。

    頌曰. 六由貪異.七. 有貪.上二界. 於內門轉故. 爲遮解脫想。

     論曰.卽前所說六隨眠中分貪爲二故經說七。

    何等爲七.一欲貪隨眠二瞋隨眠三 有貪隨眠四慢隨眠五無明隨眠六見隨眠七疑隨眠。

    欲貪隨眠依何義釋.爲欲貪 體卽是隨眠.爲是欲貪之隨眠義.於餘六義徵問亦爾。

    若爾何失。

    二俱有過.若[一]欲貪 體卽是隨眠便違契經.如契經說若有一類非於多時爲欲貪纏纏心而住.設心暫 爾起欲貪纏.尋如實知出離方便.彼由此故於欲貪纏能正遣除幷隨眠斷.若是欲 貪之隨眠義隨眠應是心不相應.便違對法.如本論說欲貪隨眠三根相應。

    毗婆沙 師作如是說.欲貪等體卽是隨眠。

    豈不違經。

    無違經失.幷隨眠者幷隨縛故.或經於 得假說隨眠.如火等中立苦等想.阿毗達磨依實相說.卽諸煩惱說名隨眠.由此隨 注: [一]原刻作復.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 眠是相應法。

    何理爲證知定相應。

    以諸隨眠染惱心故覆障心故能違善故.謂隨眠 力能染惱心.未生善不生.已生善退失.故隨眠體非不相應.若不相應能爲此事.則 諸善法應無起時.以不相應恆現前故.旣諸善法容有起時.故知隨眠是相應法。

    此 皆非證.所以者何.若許隨眠非相應者.不許上三事是隨眠所爲。

    然經部師所說最 善。

    經部於此所說如何。

    彼說欲貪之隨眠義.然隨眠體非心相應非不相應.無别物 故.煩惱睡位說名隨眠.於覺位中卽名纏故。

    何名爲睡。

    謂不現行種子隨逐。

    何名爲 覺。

    謂諸煩惱現起纏心。

    何等名爲煩惱種子。

    謂自體上差别功能.從煩惱生能生煩 惱.如念種子是證智生能生當念功能差别.又如芽等有前果生能生後果功能差 别.若執煩惱别有隨眠心不相應名煩惱種.應許念種非但功能别有不相應能引 生後念.此旣不爾彼雲何然.差别因緣不可得故。

    若爾六六契經相違.經說於樂受 有貪隨眠故。

    經但說有.不言爾時卽有隨眠.何所違害。

    於何時有。

    於彼睡時.或假於 ******************** 因立隨眠想。

    傍論且止.應辯正論.言貪分二謂欲有貪.此中有貪以何爲[一]體。

    謂色無 色二界中貪。

    此名何因唯於彼立。

    彼貪多託內門轉[二]故.謂彼二界多起定貪.一切定 貪於內門轉故唯於彼立有貪名.又由有人於上二界起解脫想.爲遮彼故.謂於上 界立有貪名.顯彼所緣非真解脫.此中自體立以有名.彼諸有情多於等至及所依 止深生味著.故說彼唯味著自體.非味著境離欲貪故.由此唯彼立有貪名.旣說有 貪在上二界.義準欲界貪名欲貪.故於頌中不别顯示。

    卽上所說六種隨眠.於本論 中復分爲十.如何成十。

    頌曰. 六由見異.十. 異謂有身見. 邊執見.邪見. 見取.戒禁取。

     論曰.六隨眠中.見行異爲五.餘非見五.積數總成十.故於十中五是見性.一有身見 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五非見性.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疑。

    又卽所 說六種隨眠於本論中說九十八依何義說九十八耶。

    頌曰. 注: [一]三本次牒頌文有貪上二界句. [二]三本次下連牒頌文爲遮解脫想句. ******************** [一]六行部界異. 故成九十八. 欲見苦等斷. 十.七.七.八.四. 謂如次具離 三.二見.見疑. 色無色除瞋. [二]餘等如欲說。

     論曰.六種隨眠由行部界有差别故成九十八.謂於六中由見行異分别爲十如前 已辯.卽此所辯十種隨眠部界不同成九十八.部謂見四諦修所斷五部.界謂欲色 無色三界。

    且於欲界五部不同乘十隨眠成三十六.謂見苦諦至修所斷如次有十. 七.七.八.四.卽上五部於十隨眠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