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聖言.
何等名爲所見等相。
頌曰. 由眼耳意識. 幷餘三所證. 如次第名爲. 所見聞知覺。
論曰.毗婆沙師作如是說.若境由眼識所證名所見.若境由耳識所證名所聞.若境 由意識所證名所知.若境由鼻識舌識及身識所證名所覺.所以然者.香味觸三無 記性故如死無覺.故能證者偏立覺名。
何證知然。
由經理證言。
由經者.謂契經說.佛 告大母汝意雲何.諸所有色非汝眼見非汝曾見非汝當見非希求見.汝爲因此起 欲起貪起親起愛起阿賴耶起尼延底起躭著不.不爾大德.諸所有聲非汝耳聞.廣 說乃至諸所有法非汝意知.廣說乃至不爾大德.復告大母汝於此中應知所見唯 有所見.應知所聞所覺所知唯有所聞所覺所知.此經旣於色聲法境說爲所見所 聞所知.準此定於香等三境總合建立一所覺名.若不許然何名所覺。
又香味觸在 ******************** 所見等外.於彼三境應不起言說.是名爲理。
此證不成。
且經非證.經義别故.非此經 中世尊爲欲決判見等四所言相.然見此經所說義者.謂佛勸彼於六境中及於見 等四所言事.應知但有所見等言.不應增益愛非愛相。
若爾何相名所見等。
有餘師 說.若是五根現所證境名爲所見.若他傳說名爲所聞.若運自心以種種理比度所 許名爲所覺.若意現證名爲所知.於五境中一一容起見聞覺知四種言說.於第六 境除見有三.由此覺名非無所目.香等三境言說非無.故彼理言亦爲無[一]理。
先軌範 師作如是說.眼所現見名爲所見.從他傳聞名爲所聞.自運己心諸所思構名爲所 覺.自內所受及自所證名爲所知。
且止傍言.應申正論。
頗有由身表異想義不由發 語成虛誑語耶。
曰有故論言頗有不動身殺生罪觸耶.曰有謂發語.頗有不發語誑 語罪觸耶.曰有謂動身.頗有不動身不發語二罪所觸耶.曰有謂仙人意憤及布灑 他時。
若不動身亦不發語.欲無無表離表而生.此二如何得成業道.於如是難應設 注:[一]正理四十二.曾無聖教言耳見聲鼻見香等.如何五境皆名所見唯非第六.又意現證名爲所知.此應名見.現所證故猶如色等.不應唯五所證名見.
********************
劬[一]勞。
已辯虛誑語.當辯餘三語.頌曰. 染心壞他語. 說名離間語. 非愛麤惡語. 諸染雜穢語. 餘說異三染. 佞歌邪論等。
論曰.若染汙心發壞他語.若他壞不壞.俱成離間語.解義.不誤.流至此[二]中。
若以染心 發非愛語毀訾於他名麤惡語.前染心語流至此故.解義不誤亦與前同.謂本期心 所欲罵者解所說義業道方成。
一切染心所發諸語名雜穢語.所以者何.染所發言 皆雜穢故.唯前語字流至此[三]中。
有餘師說.異虛誑等前三種語所有一切染心發言 名雜穢語.此謂佞歌及邪論等.佞謂諂佞.如有苾芻邪命居懷發諂佞語.歌謂歌詠. 如世有人以染汙心諷吟相調.及[四]倡妓者爲悅他情以染汙心作諸詞曲.言邪論者.
謂廣辯說諸不正見所執言詞.等.謂染心所發悲歎及諸世俗戲論言詞.但異前三
染心所發一切皆是雜穢語收。
輪王現時亦有歌詠.如何不是雜穢語收。
由彼語從 注:[一]正理四十二.於說戒時犯者默然表淨.是不動身成妄語業道.正理欲界必依表生.或於加行表業生.非必要根本表業生.光記我難爾餘師欲有無表離表而生如得果時五比丘等故說欲無無表離表生言.隨於根本加行兩位表生.正理不能爲彼通難.反順難詞.
[二]三本次牒頌文非愛粗惡語句.
[三]陳本藏本次牒頌文餘說異三染句.
[四]原刻誤相枝.今依麗刻改.
********************
出離心發.能引出離.非預染心。
有餘師言.爾時亦有成嫁娶等所發染言.由過輕故 不成業道。
已辯三語.當辯意三.頌曰. 惡欲他財貪. 憎有情瞋恚. 撥善惡等見. 名邪見業道。
論曰.於他財物惡欲名貪.謂於他財非理起欲如何令彼屬我非他.起力竊心躭求 他物.如是惡欲名貪業道。
有餘師言諸欲界愛皆貪業道.所以者何.五蓋經中依貪 欲蓋佛說應斷.此世間貪.故知貪名總說欲愛。
有說欲愛雖盡名貪而不可說皆成 業道.此惡行中攝麤品故.勿輪王世及北俱盧所起欲貪成貪業道。
於有情類憎恚 名瞋.謂於他有情Q欲Y爲傷害事.如是憎恚名瞋業[一]道.於善惡等惡見撥無.此見名爲
邪見業道。
如經說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無妙行無惡行.無妙惡行業果異熟.無此 世間無彼世間.無母無父.無化生有情世間.無沙門或婆羅門是阿羅漢.彼經具顯 注:[一]三本次牒頌文撥善惡等見名邪見業道二句.
謗業謗果謗聖邪見.此頌舉初等言攝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六 ********************
頌曰. 由眼耳意識. 幷餘三所證. 如次第名爲. 所見聞知覺。
論曰.毗婆沙師作如是說.若境由眼識所證名所見.若境由耳識所證名所聞.若境 由意識所證名所知.若境由鼻識舌識及身識所證名所覺.所以然者.香味觸三無 記性故如死無覺.故能證者偏立覺名。
何證知然。
由經理證言。
由經者.謂契經說.佛 告大母汝意雲何.諸所有色非汝眼見非汝曾見非汝當見非希求見.汝爲因此起 欲起貪起親起愛起阿賴耶起尼延底起躭著不.不爾大德.諸所有聲非汝耳聞.廣 說乃至諸所有法非汝意知.廣說乃至不爾大德.復告大母汝於此中應知所見唯 有所見.應知所聞所覺所知唯有所聞所覺所知.此經旣於色聲法境說爲所見所 聞所知.準此定於香等三境總合建立一所覺名.若不許然何名所覺。
又香味觸在 ******************** 所見等外.於彼三境應不起言說.是名爲理。
此證不成。
且經非證.經義别故.非此經 中世尊爲欲決判見等四所言相.然見此經所說義者.謂佛勸彼於六境中及於見 等四所言事.應知但有所見等言.不應增益愛非愛相。
若爾何相名所見等。
有餘師 說.若是五根現所證境名爲所見.若他傳說名爲所聞.若運自心以種種理比度所 許名爲所覺.若意現證名爲所知.於五境中一一容起見聞覺知四種言說.於第六 境除見有三.由此覺名非無所目.香等三境言說非無.故彼理言亦爲無
先軌範 師作如是說.眼所現見名爲所見.從他傳聞名爲所聞.自運己心諸所思構名爲所 覺.自內所受及自所證名爲所知。
且止傍言.應申正論。
頗有由身表異想義不由發 語成虛誑語耶。
曰有故論言頗有不動身殺生罪觸耶.曰有謂發語.頗有不發語誑 語罪觸耶.曰有謂動身.頗有不動身不發語二罪所觸耶.曰有謂仙人意憤及布灑 他時。
若不動身亦不發語.欲無無表離表而生.此二如何得成業道.於如是難應設 注:
已辯虛誑語.當辯餘三語.頌曰. 染心壞他語. 說名離間語. 非愛麤惡語. 諸染雜穢語. 餘說異三染. 佞歌邪論等。
論曰.若染汙心發壞他語.若他壞不壞.俱成離間語.解義.不誤.流至此
若以染心 發非愛語毀訾於他名麤惡語.前染心語流至此故.解義不誤亦與前同.謂本期心 所欲罵者解所說義業道方成。
一切染心所發諸語名雜穢語.所以者何.染所發言 皆雜穢故.唯前語字流至此
有餘師說.異虛誑等前三種語所有一切染心發言 名雜穢語.此謂佞歌及邪論等.佞謂諂佞.如有苾芻邪命居懷發諂佞語.歌謂歌詠. 如世有人以染汙心諷吟相調.及
輪王現時亦有歌詠.如何不是雜穢語收。
由彼語從 注:
有餘師言.爾時亦有成嫁娶等所發染言.由過輕故 不成業道。
已辯三語.當辯意三.頌曰. 惡欲他財貪. 憎有情瞋恚. 撥善惡等見. 名邪見業道。
論曰.於他財物惡欲名貪.謂於他財非理起欲如何令彼屬我非他.起力竊心躭求 他物.如是惡欲名貪業道。
有餘師言諸欲界愛皆貪業道.所以者何.五蓋經中依貪 欲蓋佛說應斷.此世間貪.故知貪名總說欲愛。
有說欲愛雖盡名貪而不可說皆成 業道.此惡行中攝麤品故.勿輪王世及北俱盧所起欲貪成貪業道。
於有情類憎恚 名瞋.謂於他有情Q欲Y爲傷害事.如是憎恚名瞋業
如經說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無妙行無惡行.無妙惡行業果異熟.無此 世間無彼世間.無母無父.無化生有情世間.無沙門或婆羅門是阿羅漢.彼經具顯 注: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