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ss="h">[一]然。
以作者心本欲起業非四大種.故不成例。
若爾定心 隨轉無表.非正在定作意引生.亦非散心加行引發.不同類故.如何成善.或天眼耳 應成善性.於如是義應設劬[二]勞。
如上所言見所斷惑內門轉故不能發表.若爾.何緣 契經中說由邪見故起邪思惟邪語邪業及邪命等。
此不相違。
何以故。
頌曰. 等起有二種. 因及彼刹那. 如次第應知. 名轉名隨轉。
見斷識唯轉.[三]唯隨轉五識. 修斷意通二. [四]無漏異熟非。
注:[一]正理三十六.大種離心生.眼等不待心生.得四相依法立.非如大種無待自成.
[二]正理三十六.二通解脫道心是無記故.彼二與道俱時生故.光記四十七.無記旣由道力應名等起.
[三]陳本藏本次二句互倒.長行釋文亦同.
[四]二本此句移在第十二頌末.
********************
於轉善等性 隨轉各容三. 牟尼善必同 [一]無記隨惑善。
論曰.表無表業等起有二.謂因等起.刹那等起.在先爲因故.彼刹那有故.如次初名 轉.第二名隨轉.謂因等起將作業時能引發故說名爲轉.刹那等起正作業時不相 離故名爲隨轉。
隨轉於業有何功能。
雖有先因爲能引發.若無隨轉者如死業應無。
若爾.無心如何發戒。
諸有心者業起分明.故隨轉心於業有[二]用。
見所斷識於發表中 唯能爲轉.於能起表尋伺生中爲資糧故不爲隨轉.於外門心正起業時此無有故. 又見所斷若發表色.此色則應是見所[三]斷。
若許見斷斯有何失。
是則違越阿毗達磨. 又明無明不相違故.有漏業色非見所斷。
如是道理應更成[四]立。
若爾大種亦應見斷. 俱見斷心力所起故。
無如是過失.如非善不善.或復許爾.理亦無違。
不應許然.以諸 大種定非見斷及非所斷.以一切種不染汙法與明無明不相違故。
彼經但據前因 等起而作是說.故不相[五]違。
若五識身唯作隨轉.無分别故.外門起故。
修斷意識通爲 注:[一]陳本藏本缺此句.勘文係從隨轉各三句演繹.足成一頌也.
[二]三本次牒頌文見斷識唯轉句.
[三]正理三十六.色非見斷已廣成立.
[四]光記.四十八.經部責.爲如命不違非見斷.爲如得四相不違是見斷.
[五]陳本藏本次牒頌文修斷意通二句.卽接次文修斷意識通爲二種雲雲.
********************
二種.有分别故.外門起[一]故。
一切無漏異熟生心非轉隨轉.唯在定故.不由加行任運 轉[二]故。
如是卽成四句差别.有轉非隨轉謂見所斷心.有隨轉非轉謂眼等五識.有轉 亦隨轉謂修所斷三性意識.有非轉隨轉謂諸無漏異熟生心。
轉隨轉心定同性不。
此不決定。
其事雲[三]何。
謂前轉心若是善性.後隨轉識通善等三.不善無記隨轉亦[四]爾.
唯牟尼尊轉隨轉識多分同性少有不同.謂轉若善心隨轉亦善.轉心若無記隨轉
亦然.而或有時善隨無記轉曾無無記爲善隨轉時.以佛世尊於說法等心或增長
無萎歇故。
有餘部說諸佛世尊常在定.故心唯是善無無記心.故契經說那伽行在 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臥在定。
毗婆沙師作如是釋.此顯佛意若不樂散 心則於四威儀能常在定.然於餘位非無威儀及異熟生通果心[五]起。
諸有表業成善 等性.爲如轉心爲如隨轉。
設爾何失。
若如轉者.則欲界中應有有覆無記表業.身見 邊見能爲轉[六]故.或應簡别.非一切種見所斷心皆能爲轉.若如隨轉.惡者記心俱得
注:
[一]陳本藏本次牒頌唯隨轉五識句.卽接前文若五識身雲雲.
[二]正理三十六.有漏定亦俱非有太減失.異熟但非轉有太過失.生得善亦非加行而能發表業.豈異熟生心但勢微劣非因等起.不能發轉而卽不能爲隨轉耶.
[三]二本次牒頌文於轉善等性隨轉各容三二句.
[四]二本次牒頌文牟尼善必同句.
[五]二本次牒頌文無漏異熟非句.卽接前文一切無漏雲雲.
[六]光記身邊見是無記性.
********************
别解脫.表應非善性.於此徵難應設劬勞。
應言如轉心表成善等性.然非如彼見斷 轉心.修斷轉心爲間隔故.若表不由隨轉心力成善等者.則不應言彼經但據前因 等起非據刹那.故欲界中定無有覆無記表業.但應記言彼經唯據餘心所間因等 起說.故見斷心雖能爲轉.而於欲界定無有覆無記表[一]業。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三 注:[一]正理三十六.經主不達我言.我意謂若見斷刹那起不應隔修斷因等起.欲界何緣無無記業.然見斷尚不能引業俱識.何能自作刹那起.故身邊雖遠因引表.而由修斷近勢成.以是說經但據前因等起非據刹那.
********************
以作者心本欲起業非四大種.故不成例。
若爾定心 隨轉無表.非正在定作意引生.亦非散心加行引發.不同類故.如何成善.或天眼耳 應成善性.於如是義應設劬
如上所言見所斷惑內門轉故不能發表.若爾.何緣 契經中說由邪見故起邪思惟邪語邪業及邪命等。
此不相違。
何以故。
頌曰. 等起有二種. 因及彼刹那. 如次第應知. 名轉名隨轉。
見斷識唯轉.
注:
論曰.表無表業等起有二.謂因等起.刹那等起.在先爲因故.彼刹那有故.如次初名 轉.第二名隨轉.謂因等起將作業時能引發故說名爲轉.刹那等起正作業時不相 離故名爲隨轉。
隨轉於業有何功能。
雖有先因爲能引發.若無隨轉者如死業應無。
若爾.無心如何發戒。
諸有心者業起分明.故隨轉心於業有
見所斷識於發表中 唯能爲轉.於能起表尋伺生中爲資糧故不爲隨轉.於外門心正起業時此無有故. 又見所斷若發表色.此色則應是見所
若許見斷斯有何失。
是則違越阿毗達磨. 又明無明不相違故.有漏業色非見所斷。
如是道理應更成
若爾大種亦應見斷. 俱見斷心力所起故。
無如是過失.如非善不善.或復許爾.理亦無違。
不應許然.以諸 大種定非見斷及非所斷.以一切種不染汙法與明無明不相違故。
彼經但據前因 等起而作是說.故不相
若五識身唯作隨轉.無分别故.外門起故。
修斷意識通爲 注:
一切無漏異熟生心非轉隨轉.唯在定故.不由加行任運 轉
如是卽成四句差别.有轉非隨轉謂見所斷心.有隨轉非轉謂眼等五識.有轉 亦隨轉謂修所斷三性意識.有非轉隨轉謂諸無漏異熟生心。
轉隨轉心定同性不。
此不決定。
其事雲
謂前轉心若是善性.後隨轉識通善等三.不善無記隨轉亦
有餘部說諸佛世尊常在定.故心唯是善無無記心.故契經說那伽行在 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臥在定。
毗婆沙師作如是釋.此顯佛意若不樂散 心則於四威儀能常在定.然於餘位非無威儀及異熟生通果心
諸有表業成善 等性.爲如轉心爲如隨轉。
設爾何失。
若如轉者.則欲界中應有有覆無記表業.身見 邊見能爲轉
應言如轉心表成善等性.然非如彼見斷 轉心.修斷轉心爲間隔故.若表不由隨轉心力成善等者.則不應言彼經但據前因 等起非據刹那.故欲界中定無有覆無記表業.但應記言彼經唯據餘心所間因等 起說.故見斷心雖能爲轉.而於欲界定無有覆無記表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三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