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便深敬重.又令速行故.謂令如是知一切智尊甚爲難遇.彼所
立教應速修行.勿般涅槃或往餘處.便令我等無救無依.故一界中無二佛現。
如是 所說四種輪王.威定諸方亦有差[一]别.謂金輪者.諸小國王各自來迎作如是請.我等
國土寬廣豐饒安隱富樂多諸人衆.唯願天尊親垂教勑.我等皆是天尊翼從.若銀
輪王.自往彼土.威嚴近至.彼方臣伏.若銅輪王.至彼國已.宣威競德.彼方推勝.若鐵
輪王.亦至彼國.現威列陣.剋勝便止.一切輪王皆無傷害.令伏得勝已.各安其所居.
勸化令修十善業道.故輪王死定得生天.經說輪王出現於世.便有七寶出現世間.
其七者何.一者輪寶.二者象寶.三者馬寶.四者珠寶.五者女寶.六者主藏臣寶.七者
主兵臣寶。
象等五寶有情數攝.如何他業生他有情。
非他有情從他業起.然由先造 互相屬業.於中若一稟自業生.餘亦俱時乘自業起.如是所說諸轉輪王非唯有七 寶與餘王别.亦有三十二大士相殊。
若爾.輪王與佛何異。
佛大士相處正圓明.王相 注:[一]陳本藏本次牒頌文他迎自往伏諍陳勝一句半.
********************
不然.故有差[一]别。
劫初人衆爲有王無。
頌曰. 劫初如色天. 後漸增貪味. 由惰貯賊起. 爲防[二]雇守田。
論曰.劫初時人皆如色界.故契經說劫初時人有色意成.肢體圓滿諸根無缺形色 端嚴.身帶光明騰空自在.飲食喜樂長夀久[三]住。
有如是類地味漸生.其味甘美其香 鬱馥.時有一人稟性躭味.齅香起愛取嘗便食.餘人隨學競取食之.爾時方名初受 段食.資段食故身漸堅重.光明隱沒黑闇便生.日月衆星從茲出現.由漸躭味地味 便隱.從斯復有地皮餅生.競躭食之地餅復隱.爾時復有林藤出現.競躭食故林藤 復隱.有非耕種香稻自生.衆共取之以充所食.此食麤故殘穢在身.爲欲蠲除便生 二道.因斯遂有男女根生.由二根殊形相亦異.宿習力故便相瞻視.因此遂生非理 作意.欲貪鬼魅惑亂身心.失意猖狂行非梵行.人中欲鬼初發此時.爾時諸人隨食 注:[一]陳本藏本次有釋文一段
[二]原刻作固今依麗刻改.
[三]陳本藏本次牒頌文後漸增貪味等三句.
********************
早晚.隨取香稻無所貯積。
後時有人稟性懶惰.長取香稻貯擬後食.餘人隨學漸多 停貯.由此於稻生我所心.各縱貪情多收無厭.故隨收處無復再生.遂共分田慮防 遠盡.於己田分生悋護心.於他分田有懷侵奪.劫盜過起始於此時。
爲欲遮防共聚 詳議.銓量衆內一有德人.各以所收六分之一雇令防護封爲田主.因斯故立剎帝 利名.大衆欽承恩流率土.故復名大三末多王.自後諸王此王爲首.時人或有情厭 居家.樂在空閑精修戒行.因斯故得婆羅門名.後時有王貪悋財物.不能均給國土 人民.故貧匱人多行賊事.王爲禁止行輕重罰.爲殺害業始於此時.時有罪人心怖 刑罰.覆藏其過.異想發言.虛誑語生此時爲首。
於劫減位有小三災.其相雲何。
頌曰. 業道增.夀減.[一]至十.三災現. 刀疾飢.[二]如次 七日月年止。
論曰.從諸有情起虛誑語.諸惡業道後後轉增.故此洲人夀量漸減.乃至極十小三 注:[一]陳本藏本至十開爲一句.屬於前頌.
[二]二本此一句半廣爲半頌雲.七日及七月.七年如次盡.
********************
災現.故諸災患二法爲本.一耽美食.二性懶惰.此小三災中劫末[一]起.三災者.一刀兵.
二疾疫.三饑饉.謂中劫末十歲時人.爲非法貪染汙相續.不平等愛映蔽其心.邪法
縈纏瞋毒增上.相見便起猛利害心.如今獵師見野禽獸.隨手所執皆成利刀.各騁
兇狂互相殘害.又中劫末十歲時人.由具如前諸過失故.非人吐毒疾疫流行.遇輒
命終難可救療.又中劫末十歲時人.亦具如前諸過失故.天龍忿責不降甘雨.由是
世間久遭饑饉.旣無支濟多分命終.是故說言由饑饉故便有聚集白骨運籌.由二
種因名有聚集.一人聚集.謂彼時人由極飢羸聚集而死.二種聚集.謂彼時人爲益
後人輟其所食置於小篋擬爲種子.故饑饉時名有聚集.言有白骨亦由二因.一彼
時人身形枯燥.命終未久白骨便現.二彼時人饑饉所逼聚集白骨煎汁飲之.有運
籌言亦二因故.一由糧少行籌食之.謂一家中從長至幼隨籌至日得少麤飡.二謂
以籌挑故場藴得少穀粒.多用水煎分共飲之以濟餘命.然有至教說治彼方.謂若
注:
[一]陳本藏本次牒頌文三災現刀疾飢二句.
********************
有能一晝一夜持不殺戒於未來生決定不逢刀兵災起.若能以一訶梨怛雞起殷
淨心奉施僧衆.於當來世決定不逢疾疫災起.若有能以一搏之食起殷淨心奉施
僧衆.於當來世決定不逢饑饉災起。
此三災起各經幾[一]時.刀兵災起極唯七日.疾疫
災起七月七日.饑饉七年七月七日.度此便止人夀漸增.東西二洲有似災起.謂瞋
增盛身力羸劣.數加飢渴.北洲總無。
前說火災焚燒世界.餘災亦爾.如應當知.何者 爲餘今當具辯。
頌曰.[二]三災火水風. 上三定爲頂
如是 所說四種輪王.威定諸方亦有差
象等五寶有情數攝.如何他業生他有情。
非他有情從他業起.然由先造 互相屬業.於中若一稟自業生.餘亦俱時乘自業起.如是所說諸轉輪王非唯有七 寶與餘王别.亦有三十二大士相殊。
若爾.輪王與佛何異。
佛大士相處正圓明.王相 注:
劫初人衆爲有王無。
頌曰. 劫初如色天. 後漸增貪味. 由惰貯賊起. 爲防
論曰.劫初時人皆如色界.故契經說劫初時人有色意成.肢體圓滿諸根無缺形色 端嚴.身帶光明騰空自在.飲食喜樂長夀久
有如是類地味漸生.其味甘美其香 鬱馥.時有一人稟性躭味.齅香起愛取嘗便食.餘人隨學競取食之.爾時方名初受 段食.資段食故身漸堅重.光明隱沒黑闇便生.日月衆星從茲出現.由漸躭味地味 便隱.從斯復有地皮餅生.競躭食之地餅復隱.爾時復有林藤出現.競躭食故林藤 復隱.有非耕種香稻自生.衆共取之以充所食.此食麤故殘穢在身.爲欲蠲除便生 二道.因斯遂有男女根生.由二根殊形相亦異.宿習力故便相瞻視.因此遂生非理 作意.欲貪鬼魅惑亂身心.失意猖狂行非梵行.人中欲鬼初發此時.爾時諸人隨食 注:
後時有人稟性懶惰.長取香稻貯擬後食.餘人隨學漸多 停貯.由此於稻生我所心.各縱貪情多收無厭.故隨收處無復再生.遂共分田慮防 遠盡.於己田分生悋護心.於他分田有懷侵奪.劫盜過起始於此時。
爲欲遮防共聚 詳議.銓量衆內一有德人.各以所收六分之一雇令防護封爲田主.因斯故立剎帝 利名.大衆欽承恩流率土.故復名大三末多王.自後諸王此王爲首.時人或有情厭 居家.樂在空閑精修戒行.因斯故得婆羅門名.後時有王貪悋財物.不能均給國土 人民.故貧匱人多行賊事.王爲禁止行輕重罰.爲殺害業始於此時.時有罪人心怖 刑罰.覆藏其過.異想發言.虛誑語生此時爲首。
於劫減位有小三災.其相雲何。
頌曰. 業道增.夀減.
論曰.從諸有情起虛誑語.諸惡業道後後轉增.故此洲人夀量漸減.乃至極十小三 注:
此三災起各經幾
前說火災焚燒世界.餘災亦爾.如應當知.何者 爲餘今當具辯。
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