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悉.如是菩薩數習力故.捨自我愛增
戀他心.由此爲因甘負衆苦.如何不信.又由種姓異.有此志願起.以他苦爲己苦.用
他樂爲己樂.不以自苦樂爲己苦樂事.不見異益他而别有自益.依如是義故有頌
言.下士勤方便.恆求自身樂.中士求滅苦.非樂苦依故.上士恆勤求.自苦他安樂.及
他苦永滅.以他爲己故。
如是已辯劫量差别.諸佛獨覺出現世間爲劫增時爲劫減 位。
頌曰. 減八萬至百. 諸佛現世間. 獨覺增減時. 麟角喻百劫。
論曰.從此洲人夀八萬歲.漸減乃至夀極百年.於此中間諸佛出現。
何緣增位無佛 出耶。
有情樂增.難教厭故。
何緣減百無佛出耶。
五濁極增難可化故.言五濁者.一夀 濁.二劫濁.三煩惱濁.四見濁.五有情濁.劫減將末夀等鄙下如滓穢故.說名爲濁.由 ******************** 前二濁如其次第夀命資具極被衰損.由次二濁善品衰損.以躭欲樂自苦行故.或 損在家出家善故.由後一濁衰損自身.謂壞自身身量色力念智勤勇及無病[一]故。
獨 覺出現通劫增減.然諸獨覺有二種殊.一者部行.二麟角喻.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得 勝果時轉名獨勝。
有餘說彼.先是異生.曾修聲聞順決擇分.[二]今自證道得獨勝名.由
本事中說一山處總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獼猴曾與獨覺相近而住見彼威儀.展
轉遊行至外仙所現先所見獨覺威儀.諸仙覩之鹹生敬慕.須臾皆證獨覺菩提.若
先是聖人不應修苦行。
麟角喻者.謂必獨居.二獨覺[三]中.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
資糧.然後方成麟角喻獨覺.言獨覺者.謂現身中離稟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調不
調他故。
何緣獨覺言不調他.非彼無能演說正法.以彼亦得無礙解故.又能憶念過 去所聞諸佛所宣聖教理故.又不可說彼無慈悲.爲攝有情現神通故.又不可說無 受法機.爾時有情亦有能起世間離欲對治道故。
雖有此理.由彼宿習少欣樂勝解. 注:[一]陳本藏本次牒頌文獨覺增減時句.
[二]原刻作令.今依麗刻改.
[三]三本次牒頌文麟角喻百劫句.
********************
無說希望故.又知有情難受深法.以順流旣久.難令逆流故.又避攝衆.故不爲他宣
說正法.怖諠雜故。
輪王出世爲在何時.幾種幾俱.何威何相。
頌曰.[一]輪王八萬上. 金銀銅鐵[二]輪.
一二三四洲 逆次.獨如佛. 他迎自往伏. 諍陣勝.無害.
相不正圓明. 故與佛非等。
論曰.從此洲人夀無量歲.乃至八萬歲.有轉輪王生.減八萬時.有情富樂夀量損減. 衆惡漸盛非大人器.故無輪王.此王由輪旋轉應導.威伏一切.名轉輪王。
施設足中 說有四種.金銀銅鐵輪應别故.如其次第勝上中下.逆次能王領一二三四洲.謂鐵 輪王王一洲界.銅輪王二.銀輪王三.若金輪王王四洲界.契經就勝.但說金輪.故契 經言.若王生在剎帝利種紹灑頂位.於十五日受齋戒時.沐浴首身受勝齋戒.升高 臺殿.臣僚輔翼.東方忽有金輪寶現.其輪千輻具足轂輞.衆相圓淨如巧匠成.舒妙 注:[一]陳本藏本此句廣爲半頌雲.轉輪王者出未減八萬歲.
[二]陳本次有句雲.四隨下次等.藏本以此等一二洲爲此頌末句.
********************
光明來應王所.此王定是金轉輪王.餘轉輪王應知亦爾。
輪王如佛無二俱生.故契 經言無處無位非前非後有二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有處有位唯一如來.如說 如來輪王亦爾。
應審思擇此唯一言.爲據一三千.爲約一切界。
有說餘界定無佛生. 所以者何.勿薄伽梵功能有礙.唯一世尊普於十方能教化故.若有一處一佛.於中 無教化能.餘亦應爾.又世尊告舍利子言.設復有人來至汝所問言.頗有梵志沙門 正於今時與喬答摩氏平等平等得無上覺耶.汝得彼問當雲何答.時舍利子白世 尊言.我得彼問當如是答.今時無有梵志沙門得無上菩提與我世尊等.所以然者. 我從世尊親聞親持無處無位非前非後有二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有處有位 唯一如來。
若爾.何緣梵王經說我今於此三千大千諸世界中得自在轉。
彼有密意。
密意者何。
謂若世尊不起加行.唯能觀此三千大千.若時世尊發起加行.無邊世界 皆佛眼境.天耳通等例此應知。
有餘部師說.餘世界亦别有佛出現世間.所以者何. ******************** 有多菩薩現俱修習菩提資糧.一界一時可無多佛.多界多佛何理能遮.故無邊界 中有無邊佛現.若唯一佛.設住一劫時尚不遍爲一世界佛事.況同人夀能益無邊. 然諸有情居無邊界時處根性差别無邊.佛應遍觀此有情類如是時處應見世尊. 佛便應機現通說法.令其過失未生不生諸有已生能令斷滅.令其功德未生得生 諸有已生能令圓滿.如何一佛此事頓成.是故同時定有多佛。
然彼所引無處無位 非前非後有二如來出於世等.應共思擇.此言爲說一界多界.若說多界.則轉輪王 餘世界中亦應非有.以說如佛遮俱生故.若許輪王餘界别有.如何不許别界佛耶. 佛出世間具吉祥福.多界多佛何過而遮.謂多界中諸佛俱現.便能饒益無量有情. 令得增上生及決定勝道。
若爾何故一世界中無二如來俱時出現。
以無用故.謂一 界中一佛足能饒益一切.又願力故.謂諸如來爲菩薩時先發誓願.願我當在無救 無依盲闇界中成等正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爲救爲依爲眼爲導.又令敬重故.謂 ******************** 一界中唯有一如來
如是已辯劫量差别.諸佛獨覺出現世間爲劫增時爲劫減 位。
頌曰. 減八萬至百. 諸佛現世間. 獨覺增減時. 麟角喻百劫。
論曰.從此洲人夀八萬歲.漸減乃至夀極百年.於此中間諸佛出現。
何緣增位無佛 出耶。
有情樂增.難教厭故。
何緣減百無佛出耶。
五濁極增難可化故.言五濁者.一夀 濁.二劫濁.三煩惱濁.四見濁.五有情濁.劫減將末夀等鄙下如滓穢故.說名爲濁.由 ******************** 前二濁如其次第夀命資具極被衰損.由次二濁善品衰損.以躭欲樂自苦行故.或 損在家出家善故.由後一濁衰損自身.謂壞自身身量色力念智勤勇及無病
獨 覺出現通劫增減.然諸獨覺有二種殊.一者部行.二麟角喻.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得 勝果時轉名獨勝。
有餘說彼.先是異生.曾修聲聞順決擇分.
麟角喻者.謂必獨居.二獨覺
何緣獨覺言不調他.非彼無能演說正法.以彼亦得無礙解故.又能憶念過 去所聞諸佛所宣聖教理故.又不可說彼無慈悲.爲攝有情現神通故.又不可說無 受法機.爾時有情亦有能起世間離欲對治道故。
雖有此理.由彼宿習少欣樂勝解. 注:
輪王出世爲在何時.幾種幾俱.何威何相。
頌曰.
論曰.從此洲人夀無量歲.乃至八萬歲.有轉輪王生.減八萬時.有情富樂夀量損減. 衆惡漸盛非大人器.故無輪王.此王由輪旋轉應導.威伏一切.名轉輪王。
施設足中 說有四種.金銀銅鐵輪應别故.如其次第勝上中下.逆次能王領一二三四洲.謂鐵 輪王王一洲界.銅輪王二.銀輪王三.若金輪王王四洲界.契經就勝.但說金輪.故契 經言.若王生在剎帝利種紹灑頂位.於十五日受齋戒時.沐浴首身受勝齋戒.升高 臺殿.臣僚輔翼.東方忽有金輪寶現.其輪千輻具足轂輞.衆相圓淨如巧匠成.舒妙 注:
輪王如佛無二俱生.故契 經言無處無位非前非後有二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有處有位唯一如來.如說 如來輪王亦爾。
應審思擇此唯一言.爲據一三千.爲約一切界。
有說餘界定無佛生. 所以者何.勿薄伽梵功能有礙.唯一世尊普於十方能教化故.若有一處一佛.於中 無教化能.餘亦應爾.又世尊告舍利子言.設復有人來至汝所問言.頗有梵志沙門 正於今時與喬答摩氏平等平等得無上覺耶.汝得彼問當雲何答.時舍利子白世 尊言.我得彼問當如是答.今時無有梵志沙門得無上菩提與我世尊等.所以然者. 我從世尊親聞親持無處無位非前非後有二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有處有位 唯一如來。
若爾.何緣梵王經說我今於此三千大千諸世界中得自在轉。
彼有密意。
密意者何。
謂若世尊不起加行.唯能觀此三千大千.若時世尊發起加行.無邊世界 皆佛眼境.天耳通等例此應知。
有餘部師說.餘世界亦别有佛出現世間.所以者何. ******************** 有多菩薩現俱修習菩提資糧.一界一時可無多佛.多界多佛何理能遮.故無邊界 中有無邊佛現.若唯一佛.設住一劫時尚不遍爲一世界佛事.況同人夀能益無邊. 然諸有情居無邊界時處根性差别無邊.佛應遍觀此有情類如是時處應見世尊. 佛便應機現通說法.令其過失未生不生諸有已生能令斷滅.令其功德未生得生 諸有已生能令圓滿.如何一佛此事頓成.是故同時定有多佛。
然彼所引無處無位 非前非後有二如來出於世等.應共思擇.此言爲說一界多界.若說多界.則轉輪王 餘世界中亦應非有.以說如佛遮俱生故.若許輪王餘界别有.如何不許别界佛耶. 佛出世間具吉祥福.多界多佛何過而遮.謂多界中諸佛俱現.便能饒益無量有情. 令得增上生及決定勝道。
若爾何故一世界中無二如來俱時出現。
以無用故.謂一 界中一佛足能饒益一切.又願力故.謂諸如來爲菩薩時先發誓願.願我當在無救 無依盲闇界中成等正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爲救爲依爲眼爲導.又令敬重故.謂 ******************** 一界中唯有一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