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行經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又二.今丙初明世間迴向.初三頌總標.意謂我已述入菩提行.願以此善使諸趣皆得入.十方一切身心有苦痛者.以我此福使入安樂海.以下分就三惡道人天以明迴向.
********************
以如是供養 善逝宮皆滿.
炭火熱劍雨 今後灑華雨 彼劍互相殺 今後華互散.
爛搗諸身肉 喻君那華色 肉骨與火同 棄墮柰河水
以我善力故 令得天宮殿.
彼光如千日 彼滿那枳你 焰魔之獄卒 見者不驚怖
烏鷲等飛類 悉離惡食苦 愛彼普快樂 此得何善生
福喻於虛空 觀此上下等 如見金剛手 速滅除災患.
降彼華香雨 破滅地獄火 雲何名快樂 雲何名歡喜
處彼地獄者 得見觀自在.
同一切威德 俱胝髻童子 大悲菩提心 救度於一切.
以彼天供養 天冠及天華 乃至悲心華 適悅寶樓閣
天女之言說 百千種歌詠 讚大聖文殊 及普賢菩薩.
********************
以此善功德 同於地獄者.
[一]大聖觀自在 觀察地獄苦 無量苦可怖 手出甘露乳.
濟彼諸餓鬼 與食與洗浴 令飽滿清涼 離苦得快樂.
如彼北洲人 色力幷夀命.
聾者得聞聲 盲者得見色 妊娠及產生 喻摩耶無苦.
雖衣雖飲食 莊嚴而清淨 一切隨求意 得利復得益.
怖者不受怖 不樂而得樂 煩惱得無惱 見者皆歡喜.
病者獲安樂 解脫一切縛.
無力而得力 愛心互相施.
安樂於十方 行道一切至 惡事皆滅盡 當成就好事.
乘船商賈人 得滿所求意 安樂到彼岸 親等同嬉戲.
旣饉時路行 得伴無所畏 不怖賊與[二]虎.
注:
[一]二本此下三頌文義不次.略謂使地獄苦滅.使惡趣難除.使離獸噬怖.使同北洲樂.觀自在手乳.浴鬼常清涼.
[二]據二本此下應有句雲.不疲安然過.
********************
復不怖迷醉 曠野無病難 耄幼無主宰 賢聖悉加護.
諸煩惱解脫 悲愍信智慧 具足相修行 恆得宿命通.
而得無盡藏 乃至虛空藏 無緣無方便 無少才不喜.
有情乏名聞 當得大名稱 出家若醜陋 當得具色相.
若彼有三界 使彼得丈夫 亦離高下品 當破我慢意.
今我一切福 利[一]諸有情等 常離一切罪 恆作善利事.
菩提心所行 菩提行不退 遠離我慢業 當得佛受記.
一切有情等 得無量夀命 夀命得恆長 破壞無常聲.
劫樹苑適悅 一切方皆得 妙法而適意 同佛佛圓滿.
彼諸高下石 如掌而平坦 柔輭琉璃色 一切地皆得.
諸大菩薩衆 普徧諸國土 以自住光明 莊嚴於大地.
諸樹及飛禽 光明於虛空 說法聲不住 諸有情常聞.
注:
[一]二本此句意雲.利所餘諸趣.乃就上文所未述及者言之.
********************
佛及佛子等 彼彼恆得見 無邊供養雲 供養於世尊.
天雨依時節 穀麥鹹豐實 世閒得具足 王法得依行.
藥力倍增盛 明力皆成就 羅刹拏吉儞 斯等皆悲愍.
無有苦有情 無罪復無病.[一]不輕慢下劣 煩惱無所得
讀誦而自在 隨意而行住.
衆集乃恆常 成就於僧事 苾芻住淨戒 復得一切解.
觀察於心業 捨離諸煩惱 苾芻所得利 當遠離鬬諍.
諸出家亦然 不得破禁戒 得戒而守護 恆樂盡諸罪.
若彼不破戒 得益往天趣 若彼持鉢者 爲得於善利.
得清淨種子 名聞滿諸方 永不受罪苦 恆行無苦處.
無邊諸有情 供養一切佛 當受一天身 彼成佛世閒.
不思議有情 樂佛而得樂。
[二]願爲於世閒 菩薩得成就.
注:
[一]下明使入正法.
[二]丙後明出世迴向.
********************
彼尊若思惟 彼有情令得 辟支佛安樂 及得聲聞樂
[一]天人阿修羅 意重而恆護。
[二]若彼宿命通 出家此恆得 若彼歡喜地 文殊師利住.
我若以彼位 隨力而能與 若知和合住 得生於一切.
若有欲見者 及有欲聞者 如是彼得見 文殊師利尊.
如日照十方 爲一切有情 彼文殊修行 我得如是行.
彼或住虛空 或住於世閒 今我住亦然 得壞世閒苦.
世閒若有苦 彼一切我得 世閒一切善 菩薩之樂得。
[三]一藥救世閒 一切皆富樂 一切同利養 佛教而久住。
[四]以善意清淨 歸命於文殊 我說善知識 清淨此增長。
菩提行經卷第四 注:[一]二本缺此半頌.因文段但言出世也.
[二]乙次爲自己迴向.意謂願我以文殊加被得生初地雲雲.
[三]乙三總教迴向.意謂正教爲唯一良藥.應常依彼.
[四]乙四明感恩歸依.意謂依彼恩而生善意.故禮文殊.又依彼恩而增功德.故禮拜善知識.
********************
菩提行經卷第四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