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行經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彼彼名何雜.
是事唯不定 非心非賢聖 過惡無善報 彼何得自在.
不見如虛空 不見自過去 自在不思議 此理不應說.
彼主何最上 彼亦自無定 善惡各自性 智者知無邊.
因業有苦樂 彼說何等作 先因若不有 果報誰雲得.
雲何不作恆 彼無於别見 彼作旣無别 何得見彼彼.
若見和合因 無復雲自在 此和合無主 彼法乃無主.
彼愛不自愛 此愛而無作 所得而由他 何雲自在作.
[二]彼不作過去 謂若恆不滅. [三]愛此最上數 謂世閒恆常.
有情塵暗蔽 住此惡功德 謂此說最上 此說世閒惡.
一三之自性 不合而無有 是德無所有 彼各各三種.
注:
[一]次遮由自在常法而生.
[二]次遮由極微常法而生.二本此半頌意雲.若謂極微常.是等已論破.
[三]次遮由最勝等常法生.二本此半頌意雲.又數論者說.自性常爲因.
********************
功德雖無聲 此聲有還遠 如衣等無心 由此生快樂.
色性之亦然 觀之性無有 彼等快樂因 有無若衣等.
此衣等快樂 此乃性快樂 彼等之快樂 不能得久遠.
彼得是微細 雲何彼麤細 快樂如是實 思惟何不受.
離麤得微細 微細不久遠 一切物亦然 久遠何不得.
快樂得不麤 快樂不常定 彼無有所生 此說不真實.
彼真實德生 彼得無欲住 爲食不淨食 而有於因果.
愛無價之衣 買覩羅種子 不愛世閒癡 彼住真如智.
彼智世閒有 雲何而不見 同彼世閒量 若此分明見.
世量而非量 彼無妄言說 是故觀真如 彼空而不生.
知性之不觸 是性而無執 彼性實非實 是故非實性.
是故彼夢覺 此疑彼無有 彼性若見有 乃不實生著.
********************
[一]是故知彼性 無因卽無所 一切皆無主 因緣中安住.
[二]由彼無别異 不住復不去 於實彼若迷 返爲世閒勝.
爲從因所生 爲從幻化作 何來彼何去 了知而若此.
若此而了知 乃見彼無性 雲何知假實 同於影像等.
[三]性若雲自有 是因何所立 彼若是不有 彼因故不用.
有無之性相 因俱胝百千 彼位雲何性 何得於别性.
彼性無性時 是性何時得 無性卽無生 當依彼性行.
性無過去性 而由性不生 無有性無性 喻幻化和合.
一切有無性 有如是不滅 此一切世閒 是故不生滅.
知行空不實 喻夢喻芭蕉 分别滅不滅 一切不可得。
[四]性空乃如是 何得而何受 不實恆若斯 彼彼雲何得.
何苦何快樂 何愛何不愛 彼愛何所愛 要當知自性.
注:
[一]以下總結.二本此頌意雲.依如是決定.物無無因者.然各别和合.因緣中不住.
[二]次遮緣起故常執.
[三]次遮有因故實執.
[四]辛三於昧空生苦者修悲.
********************
世閒亦可知 何名爲無上 何人何所親 何生而何得.
一切喻虛空 彼此受皆失 歡喜瞋相對 因喜或鬬諍.
瞋惱諸邪行 一切令破壞 罪惡自愛樂 是得惡趣名.
死卽墮惡趣 得苦而無悔 或往來天中 生生而得樂.
捨於多罪崖 謂真實如是 如是真無性 復互相憎愛.
說彼將來惡 溺無邊苦海 色力幷夀命 彼得而唯少.
雖獲於快樂 而由飢困者 眠睡災昏迷 如虛幻和合.
當盡彼虛幻 若此而難得 彼學何所作 何行何斷除.
彼彼諸魔事 斯爲大罪崖 於彼多正道 難勝而不行.
復於刹那中 難得生覺悟 過去未來苦 難竭煩惱海.
而於此苦海 我恨苦求離 如是此安住 若自不樂住.
如須臾須臾 入火而澡浴 見如是自利 而受於此苦.
********************
無老死自在 彼行因如是 從彼惡法來 感惡而前死.
苦火熱如是 我何時得息 自作於快樂 福雲生繚繞.
[一]以我何見知 而說知慧空 稽首具足知 稽首福德重。
[二]菩提心迴向品第八
[三]菩提行若此 思惟於行福 菩提行莊嚴 一切人皆得.
乃至一切處 身心苦惱者 彼得此妙福 歡喜快樂海.
若有不自在 而處輪迴者 使得世閒樂 及得菩提樂.
若有世界中 乃至於地獄 而令彼等人 悉受極快樂.
寒苦得溫暖 熱苦得清涼 菩薩大雲覆 復浴法水海.
鐵樹鐵山峯 劍林光閃爍 一切成劫樹 罪人喜安樂.
喻迦那摩迦囉拏 鴛鴦鵝鴈聲適悅 池沼清淨無濁穢 微妙諸香生喜樂.
地獄爐炭聚 而得摩尼聚 熱地水精嚴 復寶山和合
注:
[一]二本此頌結上.意雲.尊無所得相.以積福資糧.有得成藴者.應教以空性.
[二]二本迴向品第十.
[三]科段.大文甲後明入已.究竟迴向.又四.乙初爲他有情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