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行經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
煩惱苦纏綿 而得種種怖 於他愛障難 生罪而自感.
注:
[一]戊三總釋能治法中四兵.二本此頌意雲.成就利生故.有四種法兵.勝解及自慢.歡喜及能捨.
[二]二本此半頌意雲.因勝解等四.自在而精進.
[三]戊四别解法中四兵.初釋勝解.
[四]原刻作貪.今依麗刻改.
********************
若人於處處 能起於善願 而感彼彼福 獲得供養果.
若人於處處 作罪取快樂 而感彼彼報 獲得苦器侵.
月藏中清涼 廣博妙香潔 佛音味第一 非修而不得
而彼善逝子 得解善逝法 如蓮出最上 亦如仁覺月.
燄魔之獄卒 牽引於罪魂 火坑及洋銅 燒煑悉皆入
焰熾殺器仗 斷肉百千斤 墮落熱鐵地 斯由多不善.
是故心作善 極微細觀察. [一]依彼金剛幡 修學而作觀.
初學觀和合 不觀汝非學 而無最上名 汝要迴心作.
生中之所作 增長於罪苦 上事業不修 彼下不求勝.
三種事應知 由業煩惱力 將來之惡因 於此雲何作.
世間之煩惱 拘人不自由 我如人不能 是故我無作.
下業之所修 雲何令安住 當觀我無我 而此我所作.
注:
[一]下釋自慢.二本此半頌意雲.修金剛王幢.以思惟自慢.
********************
一滴之甘露 鳥食變金翅 我意謂微劣 能脫少苦難.
瞋作無心難 以不善罪故 無心見發起 廣大勝難及.
是故清淨心 頌作此文句 使知彼三界 我遠離戲論.
我得勝一切 無人能勝我 我今而自知 是佛師子子.
有情離我人 而彼得最上 不降懈怠寃 懈怠寃自降.
以惡趣所牽 身善速破壞 由僕從愚惡 寄食而受瘦.
彼受於一切 修行住我慢 而此得名聲 下劣雲何說.
如是若勇猛 自勝彼寃家 勇猛行此修 慢寃而不勝
彼慢心若起 此實我寃家 勝果雖欲生 是果悉皆捨.
喻精進師子 煩惱獸中見 煩惱獸千萬 雖衆不能敵.
世有大苦惱 人自悉具見 煩惱不降伏 乃得如是苦.
我寧使頭落 及刳剔心腸 煩惱諸寃家 一切我不[一]降.
注:
[一]藏本次有半頌雲.如是於諸境.一秉於正理.乃釋第三歡喜之辭.
********************
因修此精進 得彼慢業盡 獲得勝果報 自感嬉戲樂.
爲快樂修因 彼卻不獲得 所修不決定 亦得不殊勝.
輪迴欲不足 喻貪刀刃蜜 福甘露若貪 食之後轉美.
是故業寂靜 感妙果隨行 如日溫月寒 晝夜而相逐.
精進之有力 能破於懈怠 [一]獲得遠離故 深心而愛樂.
煩惱棒堅牢 鬬彼念慧劍 喻棒劍相持 同彼女人學。
[二]執劍手無力 失之而怖急 念劍失亦然 地獄而在心.
世間知善人 不肯飲毒血 心過亦復然 心過而不作.
出家精進心 喻執持油鉢 鉢墜必當死 墜之故驚怖.
著睡眠懈怠 喻毒蛇在懷 不去當被傷 去之宜須急.
一一之深過 要迴心思惟 此過不可守 雲何我復作.
和合之業因 斷以正念劍 雲何名自位 此念而獲得.
注:
[一]二本此半頌意雲.愛樂後事故棄捨於前事.此釋能捨.
[二]戊五明顧念增上總結上義.
********************
正念心不發 纖毫不能滅 來業如往行 一切報皆得.
[一]如彼覩羅綿 隨風而來往 精進人亦然 增上如是得。
菩提行經卷第二 注:[一]二本此頌意雲.如風往來.綿乃成熟.精進自在.善行方成.
********************
菩提行經卷第二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