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行經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佛爲三界供 欲有情成佛 世利得不實 彼煩惱何作.
若人之骨肉 乃及諸眷屬 養育與命等 不喜瞋何生.
如彼求菩提 當用菩提心 而不愛有情 福自捨何瞋.
若人有所求 出財大捨施 所求旣不獲 不如財在舍.
清淨功德福 何障而不獲 得已自不受 如住瞋修行.
作罪與作福 不同不隨喜 亦復不依作 當自一無得。
[一]若愛於寃家 欲求其歡喜 復求諸讚說 此事無因緣.
雖欲利圓滿 返苦而無樂 菩提心不忍 於利不成就.
煩惱之惡鉤 牽人不自在 猶如地獄卒 擲人入湯火.
我本求利他 何要虛稱讚 無福無夀命 無力無安樂.
自利行不圓 智者應須覺 後後而自行 當愛樂圓滿.
修行要稱讚 若持刃自殺 如世不實事 無益無利樂.
注:
[一]以下藏本第二卷.科段戊七遮止障所欲境所生忿怒.
********************
譬如破壞舍 日照內外見 亦由稱讚非 須用心明了.
汝思惟於聲 起滅而平等 心如此利他 當行如是行.
於他何所愛 而行於利益 彼旣獲快樂 我利益非虛.
彼彼獲利樂 以一切讚我 雲何而於我 無别威德樂.
彼如是讚我 以愛彼自得 彼無緣若此 如愚如迷者.
此讚我雖獲 速破而勿著 憎惡正德者 由此而瞋作.
是讚成障礙 我令不發起 護不墮惡趣 爲彼行無我.
若解諸有情 利養尊卑縛 令有情解脫 彼意雲何瞋.
若人欲捨苦 來入解脫門 此是佛威德 雲何我瞋彼。
[一]此瞋我不作 於福障礙故 修行平等忍 彼無不獲得.
自身諸過失 忍辱故不作 過失不作故 彼福而獲得.
若人福無有 安忍而自生 常令安住忍 雲何說障礙.
注:
[一]戊八遮止障礙福德所生忿怒.
********************
世求利益人 不於施作障 障礙出家故 是不得出家.
世閒諸難得 求者而能與 我唯說善利 於過無所得.
以彼菩提行 遠離於所寃 如出舍中藏 是故雲不難.
懺悔於業因 彼初爲先導 是故於忍果 如是而得生.
彼無我所心 此心乃住忍 成就不思議 供養於妙法.
此心爲利他 乃至以夀命 或以寃不供 雲何别說忍.
於彼彼惡心 各各與忍辱 於如是得忍 因供養妙法.
佛土衆生土 大牟尼說此 於彼奉事多 能感於富貴.
如來及於法 與有情平等 尊重於佛故 尊有情亦然.
立意乃如是 於自無所作 以彼大平等 平等於有情.
大意於有情 慈心而供養 發心如佛福 如佛福可得.
是故佛法行 佛有情平等 佛無所平等 功德海無邊.
********************
佛功德精純 無功德能比 雖三界供養 見之而不能.
佛法等之師 是最上有情 供養諸有情 當如此作意.
於自之眷屬 不能起利行 於他之奉事 不作得何過.
破壞身入無閒獄 若彼作已復我作 廣大心爲彼一切 如是當行於善事.
喻世人爲自在主 由於己事不稱情 雲何而爲彼作子 我作非彼奴僕性.
喻佛入苦而無苦 如得快樂復歡喜 要歡喜彼一切佛 佛喜爲彼能作此.
如身煩惱而普有 欲一切乏悉充足 於有情苦亦復然 我無方便空悲慜.
是故此苦我遠離 救一切苦興大悲 先嬈惱於忍辱人 彼罪我今而懺悔.
我今奉事於如來 同於世閒諸僕從 衆人足蹈我頂上 受之歡喜而同佛.
世閒一切賤能作 以悲愍故無有礙 見此一切無比色 彼如是尊誰不敬.
如是奉事於如來 如是爲自利成就 如是爲除世苦惱 如是我今乃出家.
譬如一王人 能調伏大衆 衆非一能調 以長親王故.
********************
彼一而非獨 蓋有王之力 制斷不怯劣 亦無有過失.
悲愍心住忍 力若地獄卒 將護於有情 如事以惡王.
瞋非王所令 如彼地獄苦 煩惱於有情 彼苦而自受.
喜非王所與 如得於佛等 善心於有情 此心何不受.
[一]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