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行經卷第二

關燈
聖龍樹菩薩集頌 宋西天中印度惹爛馱囉國三藏明教大師天息災奉詔譯 [一]菩提心忍辱波羅蜜多品第四 [二]奉行諸善業 施戒而先導 供養於如來 百千劫無盡. 修行於羼提 瞋罪而不立 觀種種體空 是故一心忍. 不得貪快樂 守意令平等 心有瞋惱病 無睡恆不足. 彼此有施主 供給於利養 隨彼愛重心 無得生瞋惱. 凡諸親近事 不起於憎嫌 於彼無所瞋 乃得其安樂. 忍如是等事 若對於寃家 於瞋若能除 世世獲安樂。

     [三]寃若生於心 於愛亦無喜 若餐瞋惱食 無忍善不壞. 彼食我大寃 於我無善利 知彼寃不食 是故忍堅牢. 注: [一]二本顯示辱忍品第六. [二]科段.丙次明對治不耐修忍度.又三.今丁初正教修.二本此頌意雲.千劫所累積.布施供佛善.但一起瞋念.滅盡無有餘. [三]丁次明修法.又八.今戊初略標舉. ******************** 凡見寃來去 歡喜而不瞋 於寃若起瞋 善利終滅盡. [一]忍心常若此 令瞋不得起 住忍無時節 瞋寃自不生。

     [二]若人自保愛 不作惡口業 口業若不離 後感寃家苦。

     [三]畏苦[四]不出離 不行衆苦因 是故堅忍心 獲得諸快樂. 彼訥陵誐子 邪見求解脫 刀割火燒身 無利由能忍. 愚癡無正見 虛受大苦惱 我以菩提心 雲何苦不忍. 蚊蚤壁虱等 常飢渴苦惱 大癢煩苦人 住忍[五]而不見. 寒熱幷雨風 病枷鎖捶打 被諸苦惱事 忍不求快樂. [六]殺他血流迸 堅牢心勇猛 割身自見血 怕怖而驚倒. 智者心清淨 常懼瞋惱侵. 與煩惱相持 忍心恆勇猛. [七]蛇腹行在地 喻瞋伏於心 殺之謂無勇 殺彼得最勝. 注: [一]二本此頌說忍辱之要.意雲.若其能成道.何故不歡悅.若或不能成不喜又奚益. [二]戊次出忍境.二本此頌意雲.我及我友輩.不願受苦痛.輕蔑辱詈等.怨敵則反是. [三]戊三遮止於己有損所生忿怒. [四]據二本當作乃. [五]據二本當作何. [六]二本此頌文意相反. [七]二本缺此喻. ******************** 如來大悲者 愍苦說輪迴 使識罪根本 住忍而不作. [一]父母何計心 懼子遭淪溺 持心離瞋怒 自遠大苦報. 譬如無智人 令罪而得生 修行而無智 瞋生亦復爾. 欲住不思議 當須持自心 於此生愛重 令瞋不生起. 若貪彼塵境 而生種種罪 因彼諸業力 而不得自由. 於境若不貪 彼集無因立 和合心無故 是故無有生. [二]不貪而不生 無得而自說 我得如是故 是生不思議. 彼無生不生 是得雲何有 瞻察於彼此 滅盡得無餘. 此心恆清淨 喻隨色摩尼 所變悉從因 無因相何有. 過去行行時 彼行[三]何所作 隨彼所行因 等因而感果. 一切須由因 因善惡由心 說求性寂靜 如是有何過. 若取和合因 是樂於苦惱 此心不可住 智人應自勸. 注: [一]下明於法決定而修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