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行經卷第一

關燈
ass="h">[二]畏以善來. 欲行不知道 望四方生怖 決定知方已 觀心行亦然. 智者之所行 思惟於前後 是善是惡等 如是事不失。

     [三]不住於此身 離此復何作 雲何住此身 當復觀中閒. 觀內心亦然 而用諸方便 以法爲大柱 縛之令不脫. 當以如是意 觀我之所在 諸識皆如是 攝令刹那住. 注: [一]二本此頌意雲.如是思惟.而有慚愧.喜歡畏敬.時時念佛. [二]據二本當作慰. [三]己四明憶持.又五今庚初略標身心分位觀察憶持. ******************** 若怖因業力 能趣求快樂 修彼檀戒度 乃至大捨等. 若修菩提因 彼别不思惟 一向修自心 當起如是見. 如是修諸善 不起於怖畏 而令諸煩惱 決定不增長. 種種正言說 見在而甚多 觀覽悉決了 破疑網得果. 如草被割截 念佛戒能忍 刹那行此行 獲得殊勝果。

     [一]欲於諸正說 皆悉得通達 當觀照自心 常修於精進. 喻木之無情 無言無所作 見自心亦然 決定令如是. 心起於輕慢 如彼迷醉人 惟求自讚譽 非彼修行者. 若他人於我 而生於毀謗 謂是瞋癡等 住心恆似木. 如木不分别 利養尊卑稱 亦不爲眷屬 乃至承事等. 利他不自利 但欲爲一切 是故說我心 堅住恆如木. 一心住如木 於尊親朋友 乃至於三業 不生憎愛怖. 注: [一]庚次别釋染淨心分位各各憶持. ******************** 觀察於煩惱 如空而不著 當勇猛堅牢 受持爲恆常. 無善慚可怖 當一心求他 清淨住三昧 爲他所尊重. 雖居童稚位 不使他瞋惱 自亦不瞋他 慈悲恆若此. 我受持禪那 使意恆寂靜 爲一切有情 恆居無罪處. 念念須臾閒 多時爲最勝 如是受持心 不動如須彌。

     [一]鷲貪肉不厭 人貪善亦然 身心不修行 雲何能出離. 雲何護身意 一切時自勤 汝等何所行 各各專一心. 愚迷不自制 妄貪如木身 此身不淨作 雲何返愛戀. 骨鎖肉連持 外皮而莊飾 自覺令不貪 解脫於慧刃. 割截諸身分 令見中精髓 審觀察思惟 雲何見有人. 一心如是觀 審諦不見人 雲何不淨身 貪愛而守護. 處胎食不淨 出胎飲血乳 不如是食飲 雲何作此身. 注: [一]庚三别釋身分位觀察憶持. ******************** 豺鷲等貪食 不分善與惡. [一]要同人愛身 受用成業累. 但如是護身 至死無慈忍 與豺鷲無别 汝何恆此作. 身死識不住 衣食寧可留 身謝識必往 受用雲何貪. 是故今作意 不貪如是事 如是不遠離 得彼諸不善. 如似人生身 肢體求成就 受身智不增 輪還徒自困. 於世親非親 悅顏先慰喻 如是常自制 心念恆不捨。

     [二]笑不得高聲 不戲擲坐具 輕手擊他門 諦信恆自執. 如盜如貓鷺 求事行無聲 修心亦如此 當離於麤獷. 他人之所嫌 無義利不說 恆得諸弟子 言上而尊愛. 一切所言說 聞之使稱善 觀彼作福事 稱讚令歡喜. 衷私說彼德 彼聞心必喜 欲讚說彼時 先觀彼德行. 修諸歡喜事 難得彼誠心 勤修利他德 當受快樂報. 注: [一]二本此半頌意雲.要以人身.供他使役.自下别爲一段. [二]庚四釋廣修憶持行.又三.今辛初明斷非理及無益所作故修. ******************** 憎愛苦宜捨 來生大苦故 此苦我不住 來生大快樂。

     [一]善言聲柔輭 悲根聞生喜 顯彼適意事 當信真實語. 恆悲念有情 愛護如愛眼 爲彼住真實 必當得成佛. 彼真實得成 各此利朋友 刹那修功德 離苦大安樂. 功德殷勤修 恆作而自得 不衒不覆藏 誰雲諸事等。

     [二]檀波羅蜜等 殊妙而最上 别行非最上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