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行經卷第一

關燈
********** 乃思惟療除 苦惱之有情 使苦惱盡已 獲得無邊福. 有情無邊苦 雲何而療治 使一一安樂 獲無邊功德. 何以利父母 如是及眷屬 得天及仙人 淨行婆羅門. 如是彼有情 乃過去睡夢 不願於自利 唯願生利他. 有情最勝寶 希有[一]何得生 種種意利他 不獨於自利. [二]歡喜世閒種 精進世閒藥 心寶與有福 而彼雲何[三]說. 雲何諸有情 得一切快樂 爲發菩提心 供養於如來. 迷愛樂快樂 乃喻於寃嫌 遠離與隨行 悉從於自意. 若心求快樂 苦惱種無邊 積諸善快樂 諸苦惱消除. 破壞迷惑因 善哉雲何得 親彼善知識 彼福如是得. 作利若迴向 彼必返讚歎 作善不求利 說彼是菩薩. 若有布施於少食 修善供養於世閒 所施大小如蚊蚋 亦獲快樂得半日. 注: [一]據二本當作忽. [二]戊四别釋入心展轉生福. [三]據二本當作量. ******************** [一]雲何獲得於能仁 要度無邊有情盡 有情無盡若虛空 一切智求自圓滿. 佛子靜念而思惟 若煩惱生自心作 數生煩惱復生疑 佛說此人墮地獄. 佛子若發菩提心 滅大罪力得勝果. 我今歸命摩尼心 救度有情得快樂。

     [二]菩提心施供養品第二 [三]端彼摩尼恭敬心 用奉供養於如來 及彼清淨妙法寶 [四]佛功德海量無邊. 世閒所有諸妙華 乃至妙果及湯藥 所有珍寶澄清水 悉皆奉供而適意. 山中之寶及衆寶 適悅樹林寂靜處 蔓華莊嚴樹光明 結果低垂枝[橠-多+可]橠. 人閒天上香塗香 乃至劫樹及寶樹 [五]池水清淨復莊嚴 鵝鴻好聲極適意. 穀自然生非所種 别别莊嚴而供養 等虛空界量廣大 此一切有悉受用. 我今所獻幷子等 供養最上佛牟尼 爲我不捨於大悲 受彼最上之供養. 我以無福大貧窮 更無纖毫别供養 我今思惟爲自他 願佛受斯隨力施. 注: [一]據二本當作何況. [二]二本懺罪品第二. [三]丙後明發心儀軌.又二.丁初淨心七緣.又七.今初明供養. [四]二本作佛子.意謂僧寶. [五]二本此半頌與次半頌互倒. ******************** [一]我自身施一切佛 以自身等徧一切 加被我作上有情 有情恆常佛教化. 我得如來加被已 化利有情無怖畏 過去罪樂悉遠離 未來衆罪不復作. 寶光明處甚適悅 天蓋莊嚴奉真如 水精清淨復光明 種種妙堂香浴作. 大寶瓶滿盛香水 復著適意諸妙華 洗浴如來無垢身 我當讚詠獻歌樂. 清淨香熏上妙衣 用蓋覆彼最上色 我今獻此上衣服 願佛慈悲哀納受. 種種柔輭妙天衣 彼莊嚴中而最上 供養如來幷普賢 及彼文殊觀自[二]在。

     [三]護戒品第三 [四]持戒爲護心 護之使堅牢 此心不能護 雲何能護戒. [五]喻醉象不降 不患於疼痛 放心如醉象 當招阿鼻等. 念索常執持 繫縛於心象 得離放逸怖 獲一切安樂. [六]若能繫一心 一切皆能繫 若自降一心 一切自降伏. 師子熊虎狼 夜叉羅刹等 一切地獄卒 皆悉是其寃. 注: [一]藏本缺此一頌. [二]二本此下有五十三頌.(藏本缺一頌)歷明淨心七支.次有持菩提心品第三.三十二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