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經論卷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因名爲利益.令得樂果名爲安樂.又令
離惡名爲利益.令其攝善名爲安樂.又拔其苦名爲利益.施與其樂名爲安樂.此世
他世世出世等應知亦爾。
品類衆多故名諸種.窮未來際故名無盡.如是二事諸種 無盡是淨法界及四智果.由此起故。
身語及心化.善巧方便業. ******************** 論曰.有義.此顯成所作智。
謂智能起身語心化稱順機宜故名善巧.加行不絕故名 方便.此卽名業.或復此智善巧方便能起身語心三化業.如是顯示前五法中成所 作智。
有義.此顯六中業相。
謂淨法界及四妙智能起身語心三化業及與善巧幷方 便業.成所作智起身語心三種化業.妙觀察智起善巧業觀機宜等極巧便故.其餘 二智及淨法界起方便業以能任運與一切業爲方便故。
身化三種.一自身相應謂 化自身爲輪王等種種形類及現種種諸本生事.二他身相應謂化魔王爲佛身等 變舍利子爲天女等寄他身上亦現種種變化形類.三非身相應謂現大地爲七寶 等或現無量佛化身等或放光明照無邊界.如是等類離自他身別現化作情非情 色種種形類動地放光風香等事皆爲利樂諸有情故.一切皆名佛化身業。
如是語 化亦有三種.一自身相應謂佛自身化現梵音徧告無邊諸世界等種種語業.二他 身相應謂令聲聞大弟子等以佛梵音宣說大乘甚深法等是故聲聞諸菩薩等說 非己分甚深妙法皆是如來變化所作非彼自力.三非身相應謂化山海草木等類 ******************** 乃至虛空亦出音聲說大法等.如是皆名變化語業。
心化唯二.一自身相應謂自心 上化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二他身相應謂令他心亦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 差別.此並相分似見分現。
有義.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加被有情令愚 昧者解深細法令失念者得正憶念名化他心.然心無化無形質故.如論說言心無 形故不可變化。
又說化身無心心法.此就二乘及諸異生定力而說.彼定力劣不能 化現無形質法.諸佛菩薩不思議定皆能化現.若不爾者雲何如來現貪瞋等.雲何 聲聞及傍生等知如來心。
雲何經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雲何上說諸化意業.雲何 經說有依他心。
但諸化色同實色用.化根及心但有相現不同實用.又就下類故作 是說。
若爾雲何不化非情令心相現。
非情已是心等相分雲何復令有心相現.若心 相現則名有情非非情攝.是故化心但說二種。
如前已說妙觀察智能觀自證陀羅 尼門三摩地等能觀有情根欲性等說妙法藥名善巧業.其餘二智及淨法界與諸 功德爲所依止能起種種利有情事名方便業。
******************** 定及總持門.無邊二成就。
論曰.有義.此顯四智所攝眷屬功德。
有義.此顯六種相中相應之相。
定門卽是八萬 四千三摩地門.總持門者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如是二種通生一切有爲功德.通顯 一切無爲功德.通引一切神力作用利衆生事.故名爲門。
無邊二者.福德智慧二種 莊嚴.於中差別有無量種八萬四千福德智慧.或無量劫修所成故說名無邊.前五 波羅蜜多名爲福德.後一波羅蜜多名爲智慧.或隨所應自性眷屬一一具二。
如是 二門二種莊嚴四智品中一一具足恆共相應.亦復依止清淨法界與淨法界不相 捨離故名成就。
自性法受用.變化差別轉. 論曰.有義.此顯五法所成三身差別。
有義.此顯六種相中差別之相。
雖諸如來所依 清淨法界體性無有差別而有三身種種相異轉變不同.故名差別。
自性法者卽是 如來初自性身.體常不變故名自性.力無畏等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
受用 ******************** 卽是次受用身.能令自他受用種種大法樂故。
變化卽是後變化身.爲欲利益安樂 衆生示現種種變化事故。
體義依義衆德聚義總名爲身.如是略釋三身名義。
又法 身者.究竟轉依真如爲相.一切佛法平等所依.能起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 所顯.一切如來平等自性微妙難測.滅諸分別絕諸戲論.故契經言諸佛法身不應 尋思非尋思境超過一切尋思戲論。
受用身者.一切功德圓滿爲相.一切佛法共所 集成.能起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所起.一切如來各別自體微妙難測.居純 淨土任運湛然.盡未來際自受法樂.現種種形說種種法令大菩薩亦受法樂。
變化 身者.一切神變圓滿爲相.一切化用共所集成.示現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 所引.一切如來各別化用微妙難測.居淨穢土現種種形說種種法.成熟下位菩薩 二乘及異生衆令入大地出離三界脫諸惡趣。
如是略釋三身相用。
又前五法攝三 身者.有義.前二攝自性身.中間二種攝受用身.成所作智攝變化身。
經說真如是法 身
品類衆多故名諸種.窮未來際故名無盡.如是二事諸種 無盡是淨法界及四智果.由此起故。
身語及心化.善巧方便業. ******************** 論曰.有義.此顯成所作智。
謂智能起身語心化稱順機宜故名善巧.加行不絕故名 方便.此卽名業.或復此智善巧方便能起身語心三化業.如是顯示前五法中成所 作智。
有義.此顯六中業相。
謂淨法界及四妙智能起身語心三化業及與善巧幷方 便業.成所作智起身語心三種化業.妙觀察智起善巧業觀機宜等極巧便故.其餘 二智及淨法界起方便業以能任運與一切業爲方便故。
身化三種.一自身相應謂 化自身爲輪王等種種形類及現種種諸本生事.二他身相應謂化魔王爲佛身等 變舍利子爲天女等寄他身上亦現種種變化形類.三非身相應謂現大地爲七寶 等或現無量佛化身等或放光明照無邊界.如是等類離自他身別現化作情非情 色種種形類動地放光風香等事皆爲利樂諸有情故.一切皆名佛化身業。
如是語 化亦有三種.一自身相應謂佛自身化現梵音徧告無邊諸世界等種種語業.二他 身相應謂令聲聞大弟子等以佛梵音宣說大乘甚深法等是故聲聞諸菩薩等說 非己分甚深妙法皆是如來變化所作非彼自力.三非身相應謂化山海草木等類 ******************** 乃至虛空亦出音聲說大法等.如是皆名變化語業。
心化唯二.一自身相應謂自心 上化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二他身相應謂令他心亦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 差別.此並相分似見分現。
有義.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加被有情令愚 昧者解深細法令失念者得正憶念名化他心.然心無化無形質故.如論說言心無 形故不可變化。
又說化身無心心法.此就二乘及諸異生定力而說.彼定力劣不能 化現無形質法.諸佛菩薩不思議定皆能化現.若不爾者雲何如來現貪瞋等.雲何 聲聞及傍生等知如來心。
雲何經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雲何上說諸化意業.雲何 經說有依他心。
但諸化色同實色用.化根及心但有相現不同實用.又就下類故作 是說。
若爾雲何不化非情令心相現。
非情已是心等相分雲何復令有心相現.若心 相現則名有情非非情攝.是故化心但說二種。
如前已說妙觀察智能觀自證陀羅 尼門三摩地等能觀有情根欲性等說妙法藥名善巧業.其餘二智及淨法界與諸 功德爲所依止能起種種利有情事名方便業。
******************** 定及總持門.無邊二成就。
論曰.有義.此顯四智所攝眷屬功德。
有義.此顯六種相中相應之相。
定門卽是八萬 四千三摩地門.總持門者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如是二種通生一切有爲功德.通顯 一切無爲功德.通引一切神力作用利衆生事.故名爲門。
無邊二者.福德智慧二種 莊嚴.於中差別有無量種八萬四千福德智慧.或無量劫修所成故說名無邊.前五 波羅蜜多名爲福德.後一波羅蜜多名爲智慧.或隨所應自性眷屬一一具二。
如是 二門二種莊嚴四智品中一一具足恆共相應.亦復依止清淨法界與淨法界不相 捨離故名成就。
自性法受用.變化差別轉. 論曰.有義.此顯五法所成三身差別。
有義.此顯六種相中差別之相。
雖諸如來所依 清淨法界體性無有差別而有三身種種相異轉變不同.故名差別。
自性法者卽是 如來初自性身.體常不變故名自性.力無畏等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
受用 ******************** 卽是次受用身.能令自他受用種種大法樂故。
變化卽是後變化身.爲欲利益安樂 衆生示現種種變化事故。
體義依義衆德聚義總名爲身.如是略釋三身名義。
又法 身者.究竟轉依真如爲相.一切佛法平等所依.能起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 所顯.一切如來平等自性微妙難測.滅諸分別絕諸戲論.故契經言諸佛法身不應 尋思非尋思境超過一切尋思戲論。
受用身者.一切功德圓滿爲相.一切佛法共所 集成.能起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所起.一切如來各別自體微妙難測.居純 淨土任運湛然.盡未來際自受法樂.現種種形說種種法令大菩薩亦受法樂。
變化 身者.一切神變圓滿爲相.一切化用共所集成.示現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 所引.一切如來各別化用微妙難測.居淨穢土現種種形說種種法.成熟下位菩薩 二乘及異生衆令入大地出離三界脫諸惡趣。
如是略釋三身相用。
又前五法攝三 身者.有義.前二攝自性身.中間二種攝受用身.成所作智攝變化身。
經說真如是法 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