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經論卷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名有覆.故所知障亦名無覆亦名有覆.一
體二名所望別故。
煩惱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執有法而計我故.體雖無二而 用有別.如一識體取境用多.由此熏生一種子體亦有多用.起時雖俱而漸次斷.聖 道勢力有分齊故。
若所知障就二乘說無覆無記.四無記中何無記攝。
異熟生攝.以 從異熟識生起故。
若爾何者非異熟生。
如增上緣餘所不攝皆此攝故.威儀等心不 堅執故非普徧故無二障體。
若善無覆無記心中無法執者雲何不能了達法空.亦 無我執雲何不能了達生空。
此旣由與第七識中我執俱故不達生空.亦應由與第 七識中法執俱故不達法空。
旣似相分見分而起雲何不名法執所攝.諸佛菩薩無 ******************** 漏智等亦有二分雲何非執.是故緣生相分見分依他起攝.若於此上妄計心外或 定性有方名爲執.故所知障在第七者徧與六識三性心俱非相應品。
且止廣諍.應 釋本文。
清淨相者.謂此真如本性清淨二障所覆.如淨虛空煙雲等障相似不淨.得 出世間證真如道漸除二障所有種子.猶如大風吹煙雲等.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滅 離一切障種子盡得淨法界究竟轉依名清淨相。
如是已顯前五法中清淨法界。
有 義.此顯自性一分法界淨相.卽六相中自性一分.文同前釋。
法智彼所緣.自在無盡相。
論曰.有義.此顯大圓鏡智。
法者卽是依他起性.緣法鏡智名爲法智.大圓鏡智亦緣 世俗依他起性現彼影故不迷彼故。
彼所緣者.彼謂真如.非彼法智.雖復隔句義勢 相應故無有過.法智用彼爲所緣故名彼所緣.非謂法智是彼所緣.大圓鏡智亦緣 勝義圓成實性.窮生死際內證彼故。
此說鏡智緣一切法自相共相.依他起性圓成 實性俱爲境故.徧計所執但是凡愚妄心所計非聖智境故不說緣.如論中說徧計 ******************** 所執唯凡智境圓成實性唯聖智境依他起性亦凡智境亦聖智境.徧計所執以無 體故非聖所證.若爾聖智不知一切.彼旣是無智何所知.若知爲有則成顛倒.若知 爲無則非徧計所執自性。
心所現無依他起攝.真如理無圓成實攝.是故聖智雖知 有無而不緣彼徧計所執自性爲境。
言自在者.大圓鏡智六到彼岸所修成故具十 自在妙用無礙。
無盡相者.窮生死際無間無斷相續常故.相謂所相或復能相.表自 體故。
如是總顯前五法中大圓鏡智。
有義.此義自性一分佛果四智.卽六相中自性 一分有爲功德。
法者卽是大圓鏡智.由對治力轉去一切麤重所依阿賴耶識轉得 清淨依他起性.遠離一切心慮分別.所緣能緣平等平等不可宣說.緣生法性不增 不減內證行相能現一切諸法影像.於一切境普能照了無分別故.總說名法。
智者 卽是平等性智.由對治力轉去執著衆生及法第七末那轉得清淨依他起性.緣鏡 智等及淨法界平等平等內證行相.故名爲智。
彼所緣者卽餘二智.由對治力轉去 世間分別六識轉得清淨依他起性.或出世間或世出世彼後所得緣上真如及法 ******************** 智等依他起性以爲境界.無執分別似所緣現分別自內所證能證.用彼上說真如 法智爲所緣故.名彼所緣。
如是四智妙用無礙故名自在.窮生死際常用不息故名 無盡.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常無間斷故名無盡.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雖有間斷而蹔 作意卽能現前數起無窮亦名無盡。
相謂體相.皆從緣生說名清淨依他起性.皆無 顛倒說名清淨圓成實性.皆有內證照境作用似境顯現說名爲智.如是等義能表 自體故名爲相。
普徧真如智.修習證圓滿. 論曰.有義.此顯平等性智。
謂初地中初現觀時得此平等無分別智觀真如等一切 平等.於後諸地漸次修習轉勝轉淨.乃至佛地證得圓滿究竟清淨證法界等一切 理事皆悉平等.如是顯示前五法中平等性智。
有義.此顯示六中因相。
謂初地中無 分別智觀初法界見道三心斷見道斷百一十二根本煩惱及隨煩惱幷滅見斷不 染無明分別法執最麤一分顯初法界智種增長.從此已後於一切地修道位中無 ******************** 分別智觀餘法界.如如於彼一切法門聞思修等加行智等方便等位漸次修習.如 是如是隨其所應漸伏修斷十六煩惱及隨煩惱幷隨所應漸滅修斷不染無明俱 生法執所餘諸分顯餘法界智種增長.由此爲因乃至佛地證得法界四智圓滿。
安立衆生二.諸種無盡果。
論曰.有義.此顯妙觀察智。
謂此妙智能爲衆生說妙法等安立衆生利益安樂故名 爲二.卽此二種有多品類故名諸種.如是二事窮生死際常作不絕故言無盡.此卽 名果是智果故.如是顯示前五法中妙觀察智。
有義.此顯六中果相。
謂淨法界及四 妙智皆能安立一切衆生利益安樂.令修善
煩惱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執有法而計我故.體雖無二而 用有別.如一識體取境用多.由此熏生一種子體亦有多用.起時雖俱而漸次斷.聖 道勢力有分齊故。
若所知障就二乘說無覆無記.四無記中何無記攝。
異熟生攝.以 從異熟識生起故。
若爾何者非異熟生。
如增上緣餘所不攝皆此攝故.威儀等心不 堅執故非普徧故無二障體。
若善無覆無記心中無法執者雲何不能了達法空.亦 無我執雲何不能了達生空。
此旣由與第七識中我執俱故不達生空.亦應由與第 七識中法執俱故不達法空。
旣似相分見分而起雲何不名法執所攝.諸佛菩薩無 ******************** 漏智等亦有二分雲何非執.是故緣生相分見分依他起攝.若於此上妄計心外或 定性有方名爲執.故所知障在第七者徧與六識三性心俱非相應品。
且止廣諍.應 釋本文。
清淨相者.謂此真如本性清淨二障所覆.如淨虛空煙雲等障相似不淨.得 出世間證真如道漸除二障所有種子.猶如大風吹煙雲等.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滅 離一切障種子盡得淨法界究竟轉依名清淨相。
如是已顯前五法中清淨法界。
有 義.此顯自性一分法界淨相.卽六相中自性一分.文同前釋。
法智彼所緣.自在無盡相。
論曰.有義.此顯大圓鏡智。
法者卽是依他起性.緣法鏡智名爲法智.大圓鏡智亦緣 世俗依他起性現彼影故不迷彼故。
彼所緣者.彼謂真如.非彼法智.雖復隔句義勢 相應故無有過.法智用彼爲所緣故名彼所緣.非謂法智是彼所緣.大圓鏡智亦緣 勝義圓成實性.窮生死際內證彼故。
此說鏡智緣一切法自相共相.依他起性圓成 實性俱爲境故.徧計所執但是凡愚妄心所計非聖智境故不說緣.如論中說徧計 ******************** 所執唯凡智境圓成實性唯聖智境依他起性亦凡智境亦聖智境.徧計所執以無 體故非聖所證.若爾聖智不知一切.彼旣是無智何所知.若知爲有則成顛倒.若知 爲無則非徧計所執自性。
心所現無依他起攝.真如理無圓成實攝.是故聖智雖知 有無而不緣彼徧計所執自性爲境。
言自在者.大圓鏡智六到彼岸所修成故具十 自在妙用無礙。
無盡相者.窮生死際無間無斷相續常故.相謂所相或復能相.表自 體故。
如是總顯前五法中大圓鏡智。
有義.此義自性一分佛果四智.卽六相中自性 一分有爲功德。
法者卽是大圓鏡智.由對治力轉去一切麤重所依阿賴耶識轉得 清淨依他起性.遠離一切心慮分別.所緣能緣平等平等不可宣說.緣生法性不增 不減內證行相能現一切諸法影像.於一切境普能照了無分別故.總說名法。
智者 卽是平等性智.由對治力轉去執著衆生及法第七末那轉得清淨依他起性.緣鏡 智等及淨法界平等平等內證行相.故名爲智。
彼所緣者卽餘二智.由對治力轉去 世間分別六識轉得清淨依他起性.或出世間或世出世彼後所得緣上真如及法 ******************** 智等依他起性以爲境界.無執分別似所緣現分別自內所證能證.用彼上說真如 法智爲所緣故.名彼所緣。
如是四智妙用無礙故名自在.窮生死際常用不息故名 無盡.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常無間斷故名無盡.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雖有間斷而蹔 作意卽能現前數起無窮亦名無盡。
相謂體相.皆從緣生說名清淨依他起性.皆無 顛倒說名清淨圓成實性.皆有內證照境作用似境顯現說名爲智.如是等義能表 自體故名爲相。
普徧真如智.修習證圓滿. 論曰.有義.此顯平等性智。
謂初地中初現觀時得此平等無分別智觀真如等一切 平等.於後諸地漸次修習轉勝轉淨.乃至佛地證得圓滿究竟清淨證法界等一切 理事皆悉平等.如是顯示前五法中平等性智。
有義.此顯示六中因相。
謂初地中無 分別智觀初法界見道三心斷見道斷百一十二根本煩惱及隨煩惱幷滅見斷不 染無明分別法執最麤一分顯初法界智種增長.從此已後於一切地修道位中無 ******************** 分別智觀餘法界.如如於彼一切法門聞思修等加行智等方便等位漸次修習.如 是如是隨其所應漸伏修斷十六煩惱及隨煩惱幷隨所應漸滅修斷不染無明俱 生法執所餘諸分顯餘法界智種增長.由此爲因乃至佛地證得法界四智圓滿。
安立衆生二.諸種無盡果。
論曰.有義.此顯妙觀察智。
謂此妙智能爲衆生說妙法等安立衆生利益安樂故名 爲二.卽此二種有多品類故名諸種.如是二事窮生死際常作不絕故言無盡.此卽 名果是智果故.如是顯示前五法中妙觀察智。
有義.此顯六中果相。
謂淨法界及四 妙智皆能安立一切衆生利益安樂.令修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