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經論卷第五

關燈
成故於第三處說第 五轉.一切應說由圓滿成.義類相似言詞便故作如是說。

     證得一切領受緣起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論曰.緣起有二謂內及外.內緣起者謂無明等十二有支.外緣起者謂種芽等一切 外物.內者應以雜染清淨二分行相順逆觀察.外者應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 行相觀察.謂種等有故種等生故芽等得有芽等得生.此二緣起一切皆由因有故 果有因生故果生。

    無作用義是緣起義.空無我義無補特伽羅義是緣起義.如是等 義緣起自相是所領受故名領受.或假有情能領受故名爲領受.緣起諸法是所領 受。

    如是一切領受緣起無作用故.空無我故.無補特伽羅故.遠離徧計所執自性說 名平等。

    達解如是所說一切領受緣起平等法性故名證得.由此證得如前修習圓 滿成故平等性智圓滿成就。

    如是緣起平等法性卽一切法平等法性.如說梵志一 切法性卽是緣生緣起法性悟解此故名爲菩提.如佛所見一切法性如此卽是緣 起法性。

    又契經言不見少法離緣起性.此中緣起平等法性名緣起性.依此密意說 如是言若見緣起卽見法性若見法性卽見諸佛.緣起實性卽勝義法勝義佛故.平 等法性於一切處皆無差別故作是說。

     證得遠離異相非相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論曰.色等諸法變壞等相不相似故名爲異相.遠離如是各別異相卽是共相。

    如是 ******************** 共相以何爲相.非相爲相.如契經言一切法性惟有一相所謂非相.非相卽是平等 法性。

    達解如是徧計所執一切法性畢竟永無平等法性故名證得.由此證得如前 修習圓滿成故平等性智圓滿成就。

    復有説者.遠離異相卽無有相.遠離非相卽無 無相.無有無無名平等性.餘如前說。

     弘濟大慈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論曰.慈有三種.一有情緣.二者法緣.三者無緣.初發心位諸菩薩等多分修習有情 緣慈.多是有漏.以世俗有爲境界故。

    修正行位諸菩薩等多分修習法緣之慈.亦多 有漏.大乘教法爲境界故。

    得無生忍諸菩薩等多分修習無緣之慈.雖有所緣緣法 界故.譬如眼等異熟諸法無有分別不作加行任運轉故.說名無緣平等性智相應 大慈。

    或有説者.唯緣法界所緣分別永無有故不緣有情及諸法故名無緣慈。

    復有 説者.亦緣諸法。

    如實義者.亦緣有情.但無分別平等行相.了知一切假立有情性平 等故.緣生等法性平等故.無我真如性平等故名平等智。

    此智相應就所緣境得具 ******************** 三慈.但無分別平等行故說名無緣。

    如來地中平等性智相應大慈衆相成滿恆常 現行.如來旣有無緣大慈.餘二不說自然成就。

    如來由此三種慈故平等救濟一切 有情.非但於彼少分與樂。

    普於一切有情諸法無我真如平等性轉恆常現行救度 一切故名大慈.非如聲聞及異生等暫時少分與樂行轉不能救度一切有情。

    以勝 一切聲聞等故.救度一切諸有情故.長時積集福慧資糧所成滿故.說名弘濟。

    如是 所說弘濟大慈徧一切處無差別轉故名平等.卽此平等說名法性.或卽所說弘濟 大慈平等法性爲所緣故就境說名平等法性。

    由此大慈如前修習圓滿成故.平等 性智圓滿成就。

     無待大悲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論曰.聲聞等悲不能拔濟一切有情惟緣欲界少分行相暫時而轉.如來大悲普能 拔濟一切有情通緣三界徧滿行相恆時而轉。

    言無待者.無所觀待恆救不捨.謂無 所待隨其所應拔濟三苦所苦有情恆轉不捨.猶如長者憐愛一子於諸有情平等 ******************** 而轉.以有情界無邊際故成熟有情時無暫廢成熟有情曾不過時.如來常與大悲 相應不可說言暫起暫轉.如經言善男子不應說言諸佛世尊所有大悲於諸有情 暫起暫轉何以故恆常轉故.諸佛世尊乃至大悲無根未立終不證得無上菩提.如 來證得大菩提已恆作是念我當安立一切有情諸善根本若有未悟一切法者我 當開悟.如來如是於諸有情常起大悲乃至廣說。

    如契經說如來晝夜恆於六時觀 察世間.雲何今言大悲恆轉。

    此說作用六時相續恆無間斷.故不相違。

    大慈大悲無 瞋不害無癡善根以爲自性.與樂拔苦行相有異.俱有三種有情緣等.慈是無瞋.悲 是不害.慈緣無樂欲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