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經論卷第四

關燈
恆時極淨是故說爲極善磨瑩。

    爲依止定 所攝持故者.是所依止故名依止.大圓鏡智依此生故.依止卽定名依止定.或智依 定名依止定.從此無間解脫道生極清淨故。

    所依止定卽是殊勝金剛喻定.由彼定 力障永斷故.此智爲彼所依止定力所攝持故名攝持.彼定無間此智生故.由彼定 力最極清淨離諸分別無有分別鏡智生故。

    此智旣爲所依止定所攝持故鑒淨無 垢.自體清淨故名爲鑒.離煩惱障故名爲淨.離所知障故名無垢。

    作諸衆生利樂事 故光明徧照者.此智爲定所攝持故亦能起作一切有情諸利樂事.由作此故光明 ******************** 徧照.自性清淨鑒故名光.離煩惱障及所知障如其次第名明徧照。

    此中意說如大 圓鏡極善磨瑩鑒淨無垢.爲令他見面之得失爲饒益事.是故說名光明徧照。

    大圓 鏡智自性清淨遠離二障.鑒淨無垢雖不可見.而起受用及變化身能生諸智成辦 衆生諸饒益事.是故說名光明徧照。

     又如圓鏡依緣本質種種影像相貌生起.如是如來大圓鏡智於一切時依諸緣故種 種智影相貌生起。

     論曰.若圓鏡智是諸有情一切智等影像生因.雲何影像相有差別.雲何此智體無 差別.又一切時常能爲因何不恆時頓生一切衆生及自智等影像。

    釋此難言.又如 圓鏡依緣本質種種影像相貌生起.非影異故鏡體差別.亦非恆時頓生影像.待衆 緣故.如是鏡智於一切時待衆緣故生智等影種種差別.非彼異故智成青等種種 差別.亦非恆時頓生一切衆生及自聖智等影.待時待緣乃能生故。

    此中意說大圓 鏡智相應淨識有二種用.一因緣用.謂淨識中具有一切能現能生身土境智淨法 ******************** 種子若遇外緣卽便變現身土境界種種影像及能生起平等智等相應心品行相 差別.二增上緣用.謂佛淨識善根願力所生起故.若謂衆生自因緣具爾時淨識卽 便資助令得無障生長成滿。

    是故鏡智體雖是一能現能生諸法影像.待外緣故非 頓現起。

     如圓鏡上非一衆多諸影像起.而圓鏡上無諸影像而此圓鏡無動無作.如是如來圓 鏡智上非一衆多諸智影起.圓鏡智上無諸智影而此智鏡無動無作。

     論曰.若諸智影於鏡智上先已有體雲何鏡智爲緣而生.若先無體雲何能生諸智 影像而無動作.不見窯師無有動作而能生起先無瓶等。

    釋此難言.如圓鏡上非一 衆多諸影像等。

    如大圓鏡能起諸影.同類數多故名非一.異類無數故名衆多.觀待 同類簡一種故說言非一.觀待異類顯無數故說言衆多。

    如是鏡上雖先無影而起 多影而無思慮分別動作.鏡智亦爾.雖先無有智等影像而能生起智等種種諸法 影像.觀待同類說言非一.觀待異類說言衆多.雖生如是智等影像而無思慮分別 ******************** 動作。

    此中意言如大圓鏡雖無分別而能生起種種影像.鏡智亦爾.雖無我執及我 所執所取能取作意分別而能生起種種智等諸法影像。

     又如圓鏡與衆影像非合非離.不聚集故現彼緣故.如是如來大圓鏡智與衆智影非 合非離.不聚集故不散失故。

     論曰.若圓鏡智與諸智等影像和合雲何不由彼差別故此成差別.若不和合雲何 爲因.不見種等與諸芽等果不和合而能爲因.非日光等與石灰等不共和合而相 顯照。

    釋此難言.又如圓鏡與衆影像非合離等。

    如世圓鏡雖能爲因起衆影像而不 與彼影像和合.彼未生前由未有體不聚集故.非此與彼或俱不俱可名和合.圓鏡 與影亦非別離現彼緣故.卽由此義非不和合.要由此有彼得有故.雖與影像爲現 生因而非影像有差別故鏡成差別。

    大圓鏡智亦復如是.雖能爲因生智等影而與 智等非合非離.不聚集故不散失故.言非合者彼未生前由未有體不聚集故.言非 離者要有鏡智智等影生無則不生不散失故。

    離壞無有名爲散失.與彼相違名不 ******************** 散失.攝生彼故。

    或不忘失所緣境相名不散失.由鏡智中顯現一切所知相故三世 智等及諸衆生若不徧知鏡智不生.要知一切此智乃生.是故此智不忘一切所緣 境相名不散失.不散失故所以非離。

    雖能爲因起智等影.而不由彼有差別故此成 差別.如大圓鏡無差別轉。

    此中意說如世圓鏡雖能爲因起諸影像而非合離差別 所觸.鏡智亦爾.雖能爲因起智等影而非合離差別所觸。

    種等雖能爲芽等因而亦 合離俱不可說.光明細分亦非色等共相和合.以俱有故令其識上似與色等和合 相生。

    以世現見一切因果雖非合離而能爲因.是故無有因果二相決定和合。

     佛地經論卷第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