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經論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過失故成垢染故。
雖爲客塵分別 所轉.非彼體故不可全捨可令清淨.依此密意說如是言此心本性清淨光潔.心之 法性說名爲心.非離心法性有異性淨心。
雲何有情心有貪等。
自分別力所任持故. 心之顛倒未永斷故.此由無明力所起故.此義意言譬如虛空本性雖淨而爲眩翳 損[一]肉眼故顛倒相現似不清淨.如是法界本性雖淨.由自分別所起貪等衆因緣力
無明眩翳損慧眼故顛倒相現似不清淨.若一切種清淨慧眼恆不見穢。
又淨法界 若無差別一切種淨則名一切如來法身亦名如來.真實體性於一切時常無變故。
由此法界一切有情心相續中平等有故.說如是言一切有情是如來藏.一切有情 皆有佛性。
爲引不定種姓有情令心決定趣大乘故.就有如來種姓有情說如是言 一切有情皆當作佛.如有說言一切無常一切皆苦如是皆說少分一切非全一切. 若不爾者便違所說五種種姓.諸佛功德應當有盡無所度故.則違所說如來功德 注:[一]原刻作内.今依麗刻改.
********************
常無所盡.不應無益常住世間.本期度生求佛果故。
此淨法界雖徧一切平等皆有. 而由自障力所持故如世生盲不見日月.如有頌言.衆生罪不現如月於破器徧滿 諸世間由法光如日。
由此道理如先所說亦與貪等諸煩惱垢共相應故如餘有漏 心心法品清淨法界成不淨者有不定過.虛空雖與色垢相應非不淨故.心心法品 雖與貪等煩惱相應而用清淨法界爲性非不淨故非同法喻.如說意樂不清淨者 見心不淨隨彼亦說法界不淨由清淨相不顯現故.意樂淨者見與貪等垢相應心 本性清淨無垢穢故法界常淨.彼所立因如前不成。
由是法界徧一切故.譬如虛空. 非諸有情過所染汙.此說法界徧一切者所執法空普皆有故不待成立。
又如虛空含容一切身語意業而此虛空無有起作.如是如來清淨法界含容一切智 所變化利衆生事清淨法界無有起作。
論曰.復有難言.若諸如來清淨法界真如爲體則無戲論亦無起作.雲何得容利有 情事因緣智生.若容智生則有起作.雲何如來真如爲相。
爲釋此難.故說第三太虛 ******************** 空喻。
又如虛空含容一切身語意業者.如太虛空雖無作意而能容受有情三業。
身 語二業有形礙故可須容受.意業雲何。
非無形質有對礙故須他容受.卽以此事名 爲容受.謂彼生時不爲障礙.有對礙物亦以生時無障礙故說言虛空之所容受.此 法亦爾生時無障而得生故亦得說言虛空容受。
又有對物無對礙時容受餘物得 往來故.依此法上假立虛空.意業亦爾.將欲滅時容受餘物令得生起.何爲不得依 此法上假立虛空.若異此者實有虛空徧一切處雲何容受。
若體實有不障礙故餘 法得生名容受者.一切無色實有體法皆無障礙並能容受應名虛空.餘處說言唯 色無故名虛空者就世共知麤相而說.是故虛空容受三業亦無過失.而此虛空無 有起作者.非此虛空如是分別我容受此不容受彼.雖無作意而能容受.日月燈等 所有光明亦復如是雖無作意此彼分別法爾生時能照諸色.如意寶珠亦復如是 雖無作意而能滿足衆生意願.所餘亦爾.且擧虛空類顯一切。
如是如來清淨法界 含容一切智所變化利衆生事者.謂諸如來清淨法界任性而住無有作意安立一 ******************** 切利衆生事.一切智者圓鏡智等.一切所變化者身語意化.一切利衆生事者謂能 成辦一切有情勝利樂事.清淨法界皆能含容.彼法生時爲助因故。
清淨法界無有 起作者.作意名起.能令其心捨餘境界趣餘緣故.心動名作.心慮動搖有所作故.謂 淨法界雖無作意心慮動搖而能容受諸智變化利有情事。
復次含容一切智所變 化利衆生事者謂淨法界含容一切受用變化二身所作利有情因.無窮盡故極廣 大故無對礙故.雖無分別而增上力能生彼故。
此總義言.如虛空等容色生等作用 轉時雖無有我我所作意戲論分別.[一]而法爾力廣作一切差別作用.如是如來住無
漏界雖無一切我我所等作意戲論種種分別而先所修大願力故能起一切智所
變化利衆生事。
如是如來第一難思安住法身由先願力所任持故一切相好功德 莊嚴窮生死際劫量相續.雖無分別而作一切智所變化利衆生事.如來雖無如是 分別我於如是如是事業當作不作而本願力一切能作.如先發願或入睡眠或入 滅定雖無作意隨所要期覺悟出定.如海慧經作如是說如諸苾芻要期鐘聲而入 注:[一]原刻下衍生字.今依麗刻删.
********************
滅定不聞鐘聲亦無分別由要期力應時出定如是廣說。
佛地經論卷第三 ********************
雖爲客塵分別 所轉.非彼體故不可全捨可令清淨.依此密意說如是言此心本性清淨光潔.心之 法性說名爲心.非離心法性有異性淨心。
雲何有情心有貪等。
自分別力所任持故. 心之顛倒未永斷故.此由無明力所起故.此義意言譬如虛空本性雖淨而爲眩翳 損
又淨法界 若無差別一切種淨則名一切如來法身亦名如來.真實體性於一切時常無變故。
由此法界一切有情心相續中平等有故.說如是言一切有情是如來藏.一切有情 皆有佛性。
爲引不定種姓有情令心決定趣大乘故.就有如來種姓有情說如是言 一切有情皆當作佛.如有說言一切無常一切皆苦如是皆說少分一切非全一切. 若不爾者便違所說五種種姓.諸佛功德應當有盡無所度故.則違所說如來功德 注:
此淨法界雖徧一切平等皆有. 而由自障力所持故如世生盲不見日月.如有頌言.衆生罪不現如月於破器徧滿 諸世間由法光如日。
由此道理如先所說亦與貪等諸煩惱垢共相應故如餘有漏 心心法品清淨法界成不淨者有不定過.虛空雖與色垢相應非不淨故.心心法品 雖與貪等煩惱相應而用清淨法界爲性非不淨故非同法喻.如說意樂不清淨者 見心不淨隨彼亦說法界不淨由清淨相不顯現故.意樂淨者見與貪等垢相應心 本性清淨無垢穢故法界常淨.彼所立因如前不成。
由是法界徧一切故.譬如虛空. 非諸有情過所染汙.此說法界徧一切者所執法空普皆有故不待成立。
又如虛空含容一切身語意業而此虛空無有起作.如是如來清淨法界含容一切智 所變化利衆生事清淨法界無有起作。
論曰.復有難言.若諸如來清淨法界真如爲體則無戲論亦無起作.雲何得容利有 情事因緣智生.若容智生則有起作.雲何如來真如爲相。
爲釋此難.故說第三太虛 ******************** 空喻。
又如虛空含容一切身語意業者.如太虛空雖無作意而能容受有情三業。
身 語二業有形礙故可須容受.意業雲何。
非無形質有對礙故須他容受.卽以此事名 爲容受.謂彼生時不爲障礙.有對礙物亦以生時無障礙故說言虛空之所容受.此 法亦爾生時無障而得生故亦得說言虛空容受。
又有對物無對礙時容受餘物得 往來故.依此法上假立虛空.意業亦爾.將欲滅時容受餘物令得生起.何爲不得依 此法上假立虛空.若異此者實有虛空徧一切處雲何容受。
若體實有不障礙故餘 法得生名容受者.一切無色實有體法皆無障礙並能容受應名虛空.餘處說言唯 色無故名虛空者就世共知麤相而說.是故虛空容受三業亦無過失.而此虛空無 有起作者.非此虛空如是分別我容受此不容受彼.雖無作意而能容受.日月燈等 所有光明亦復如是雖無作意此彼分別法爾生時能照諸色.如意寶珠亦復如是 雖無作意而能滿足衆生意願.所餘亦爾.且擧虛空類顯一切。
如是如來清淨法界 含容一切智所變化利衆生事者.謂諸如來清淨法界任性而住無有作意安立一 ******************** 切利衆生事.一切智者圓鏡智等.一切所變化者身語意化.一切利衆生事者謂能 成辦一切有情勝利樂事.清淨法界皆能含容.彼法生時爲助因故。
清淨法界無有 起作者.作意名起.能令其心捨餘境界趣餘緣故.心動名作.心慮動搖有所作故.謂 淨法界雖無作意心慮動搖而能容受諸智變化利有情事。
復次含容一切智所變 化利衆生事者謂淨法界含容一切受用變化二身所作利有情因.無窮盡故極廣 大故無對礙故.雖無分別而增上力能生彼故。
此總義言.如虛空等容色生等作用 轉時雖無有我我所作意戲論分別.
如是如來第一難思安住法身由先願力所任持故一切相好功德 莊嚴窮生死際劫量相續.雖無分別而作一切智所變化利衆生事.如來雖無如是 分別我於如是如是事業當作不作而本願力一切能作.如先發願或入睡眠或入 滅定雖無作意隨所要期覺悟出定.如海慧經作如是說如諸苾芻要期鐘聲而入 注:
佛地經論卷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