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經論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諸佛慈悲巧方便故.第五種姓無有出世功德因故畢竟無有得滅
度期.諸佛但可爲彼方便示現神通說離惡趣生善趣法.彼雖依教勤修善因得生
人趣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必還退下墮諸惡趣.諸佛方便復爲現通說法教化彼復
修善得生善趣.後還退墮受諸苦惱.諸佛方便復更拔濟.如是展轉窮未來際不能
注:
[一]原刻作性.今依麗刻改.次下並同.
********************
令其畢竟滅度。
雖餘經中宣說一切有情之類皆有佛性皆當作佛.然就真如法身 佛性或就少分一切有情方便而說.爲令不定種姓有情決定速趣無上正等菩提 果故.由此道理諸佛利樂有情功德無有斷盡。
此利他德依自利德乃得無斷.是故 如來有爲功德從因生故雖念念滅而無斷盡.由佛功德無盡究竟是故成就最清 淨覺.其餘諸句皆應如是一一配屬。
何故先說諸佛淨土後說世尊如是功德。
爲顯 如是諸佛功德依淨土故.爲顯世尊依淨佛土具如是德說此經故。
與無量大聲聞衆俱.一切調順.皆是佛子.心善解脫慧善解脫.戒善清淨.趣求法樂.多 聞聞持其聞積集.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捷慧速慧利慧出慧勝決擇慧大慧 廣慧及無等慧慧寶成就.具足三明.逮得第一現法樂住.大淨福田.威儀寂靜.大忍柔 和成就無減.已善奉行如來聖教。
論曰.次顯世尊眷屬圓滿.謂大聲聞及大菩薩.餘經中說調順調順而爲眷屬解脫 解脫而爲眷屬是名如來眷屬圓滿.此說無量大聲聞衆無量菩薩摩訶薩俱一切 ******************** 調順皆佛子等皆住大乘遊大乘等.如其次第聲聞菩薩眷屬圓滿。
何故此中先說 聲聞後說菩薩。
爲於大乘生疑惑者除彼疑故.爲引不定種姓菩薩生定信故.爲已 清淨諸大聲聞捨於自身尊貴慢故.謂於衆前大聲聞衆近對世尊親受化故.又諸 聲聞常隨佛故形同佛故內眷屬故.又令菩薩於聲聞衆生恭敬故.如契經言菩薩 不應於聲聞衆不生恭敬.由是讚歎聲聞功德亦令其餘於聲聞衆生淨信故。
於此 會中亦有餘衆.結集法者略說二衆以其勝故.如經後言世間天人阿素洛等一切 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前說淨土最極自在淨識爲相.雲何會中有聲 聞等而不相違。
有何相違。
諸聲聞等同菩薩見.故成相違。
若聲聞等亦如是見可作 是說.諸聲聞等雖預此會.障見淨妙業所礙故猶如生盲不見如是淨妙境界。
不可 難言旣不能見不應在衆.以雖不見如是淨妙而見穢土化身說故.雖同一會自業 力故所見各異。
如見真金謂爲火等.如於一處四種衆生各別見等。
或復如來神力 加被令暫得見聞說妙法。
此是如來不思議力.不可難以根地度等。
化亦無過.爲欲 ******************** 莊嚴說法會故.或佛化作.或諸菩薩之所化作。
無量大聲聞衆者.其數甚多難可算 計故名無量.聞佛言音而入聖道故名聲聞.並出家僧故名爲衆.一切皆是最極利 根波羅蜜多種姓聲聞故名爲大。
有義.皆住無學果位故名爲大。
如實義者.皆是不 定種姓聲聞得小果已趣大菩提故名爲大.或衆數多故名爲大.如今大衆。
一切調 順者.有義.有學離見所斷一百一十二種分別麤重煩惱不[忄*龍]悷故猶如良馬名爲
調順。
有義.無學離見修斷一百二十八種煩惱不剛強故猶如真金名爲調順。
如實 義者.皆是迴向菩提種姓一切堪能發趣大果隨佛意轉如聰慧象故名調順。
由佛 教力彼聖道生故名佛子.如說皆從世尊口生正法生故。
有義.皆是趣大聲聞能紹 佛種令不斷絕故名佛子。
心善解脫者.離三界貪故.如說離貪心得解脫。
慧善解脫 者.已離一切染汙無明故.如說離於無明慧得解脫。
戒善清淨者.如契經說具足六 支名戒善淨.謂住淨屍羅善自防守別解律儀軌則所行皆悉具足於微細罪見大 怖畏受學學處.或復皆得無漏戒故名善清淨。
如實義者.住無學位迴向大乘自分 ******************** 戒淨修菩薩戒故名善淨。
趣求法樂者.求正法時欲趣大樂.謂佛菩提不求餘事.或 求法時爲令他樂無求過意離惡威儀。
如實義者.此大聲聞專求法樂不求名聞利 養恭敬。
無量經典初中後分皆能聽受故名多聞.隨所聞義皆能憶持令不忘失故 名聞持.數習文義令其堅住是故說名其聞積集。
世間愚夫惡思所思惡說所說惡 作所作.出世聖者超過彼法與彼相違是故說名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
三 業清淨隨智慧行於佛所說法毗柰耶速入其義故名捷慧.卽於此中多入其義故 名速慧.能多行者說名速故.入微細義故名利慧.得能出離生死妙慧故名
雖餘經中宣說一切有情之類皆有佛性皆當作佛.然就真如法身 佛性或就少分一切有情方便而說.爲令不定種姓有情決定速趣無上正等菩提 果故.由此道理諸佛利樂有情功德無有斷盡。
此利他德依自利德乃得無斷.是故 如來有爲功德從因生故雖念念滅而無斷盡.由佛功德無盡究竟是故成就最清 淨覺.其餘諸句皆應如是一一配屬。
何故先說諸佛淨土後說世尊如是功德。
爲顯 如是諸佛功德依淨土故.爲顯世尊依淨佛土具如是德說此經故。
與無量大聲聞衆俱.一切調順.皆是佛子.心善解脫慧善解脫.戒善清淨.趣求法樂.多 聞聞持其聞積集.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捷慧速慧利慧出慧勝決擇慧大慧 廣慧及無等慧慧寶成就.具足三明.逮得第一現法樂住.大淨福田.威儀寂靜.大忍柔 和成就無減.已善奉行如來聖教。
論曰.次顯世尊眷屬圓滿.謂大聲聞及大菩薩.餘經中說調順調順而爲眷屬解脫 解脫而爲眷屬是名如來眷屬圓滿.此說無量大聲聞衆無量菩薩摩訶薩俱一切 ******************** 調順皆佛子等皆住大乘遊大乘等.如其次第聲聞菩薩眷屬圓滿。
何故此中先說 聲聞後說菩薩。
爲於大乘生疑惑者除彼疑故.爲引不定種姓菩薩生定信故.爲已 清淨諸大聲聞捨於自身尊貴慢故.謂於衆前大聲聞衆近對世尊親受化故.又諸 聲聞常隨佛故形同佛故內眷屬故.又令菩薩於聲聞衆生恭敬故.如契經言菩薩 不應於聲聞衆不生恭敬.由是讚歎聲聞功德亦令其餘於聲聞衆生淨信故。
於此 會中亦有餘衆.結集法者略說二衆以其勝故.如經後言世間天人阿素洛等一切 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前說淨土最極自在淨識爲相.雲何會中有聲 聞等而不相違。
有何相違。
諸聲聞等同菩薩見.故成相違。
若聲聞等亦如是見可作 是說.諸聲聞等雖預此會.障見淨妙業所礙故猶如生盲不見如是淨妙境界。
不可 難言旣不能見不應在衆.以雖不見如是淨妙而見穢土化身說故.雖同一會自業 力故所見各異。
如見真金謂爲火等.如於一處四種衆生各別見等。
或復如來神力 加被令暫得見聞說妙法。
此是如來不思議力.不可難以根地度等。
化亦無過.爲欲 ******************** 莊嚴說法會故.或佛化作.或諸菩薩之所化作。
無量大聲聞衆者.其數甚多難可算 計故名無量.聞佛言音而入聖道故名聲聞.並出家僧故名爲衆.一切皆是最極利 根波羅蜜多種姓聲聞故名爲大。
有義.皆住無學果位故名爲大。
如實義者.皆是不 定種姓聲聞得小果已趣大菩提故名爲大.或衆數多故名爲大.如今大衆。
一切調 順者.有義.有學離見所斷一百一十二種分別麤重煩惱不
有義.無學離見修斷一百二十八種煩惱不剛強故猶如真金名爲調順。
如實 義者.皆是迴向菩提種姓一切堪能發趣大果隨佛意轉如聰慧象故名調順。
由佛 教力彼聖道生故名佛子.如說皆從世尊口生正法生故。
有義.皆是趣大聲聞能紹 佛種令不斷絕故名佛子。
心善解脫者.離三界貪故.如說離貪心得解脫。
慧善解脫 者.已離一切染汙無明故.如說離於無明慧得解脫。
戒善清淨者.如契經說具足六 支名戒善淨.謂住淨屍羅善自防守別解律儀軌則所行皆悉具足於微細罪見大 怖畏受學學處.或復皆得無漏戒故名善清淨。
如實義者.住無學位迴向大乘自分 ******************** 戒淨修菩薩戒故名善淨。
趣求法樂者.求正法時欲趣大樂.謂佛菩提不求餘事.或 求法時爲令他樂無求過意離惡威儀。
如實義者.此大聲聞專求法樂不求名聞利 養恭敬。
無量經典初中後分皆能聽受故名多聞.隨所聞義皆能憶持令不忘失故 名聞持.數習文義令其堅住是故說名其聞積集。
世間愚夫惡思所思惡說所說惡 作所作.出世聖者超過彼法與彼相違是故說名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
三 業清淨隨智慧行於佛所說法毗柰耶速入其義故名捷慧.卽於此中多入其義故 名速慧.能多行者說名速故.入微細義故名利慧.得能出離生死妙慧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