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經論卷第一

關燈
子因緣力故.隨他地上菩薩所 宜變現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與他受用身作所依止處.謂隨初地菩薩所宜現 小現劣如是展轉乃至十地最大最勝.於地地中初中後等亦復如是。

    如是淨土果 相圓滿.其主雲何.宮殿定有主依持故。

    如來所都。

    謂大宮殿諸佛世尊爲主非餘.以 注: [一]原刻下衍此字.今依麗刻删. ******************** 殊勝故唯屬世尊.或唯世尊住持攝受非餘所能。

    自受用土雖徧法界一一自變各 自爲主不相障礙.他受用土雖諸佛變然一合相亦一相身攝受爲主不相障礙。

    如 是淨土主旣圓滿.應有輔翼.主必攝受輔翼者故。

    諸大菩薩衆所雲集。

    謂大宮殿常 有無量大菩薩僧共所雲集.諸來朝者名爲輔翼.旣有無數大菩薩僧常來輔翼故 無怨敵能爲違害.諸聲聞等無如是事。

    謂初地上諸菩薩衆雖不能集諸佛自利受 用淨土而能集會諸佛利他受用淨土.諸佛慈悲於自識上隨菩薩宜現麤妙土.菩 薩隨自善根願力於自識上似佛所生淨土相現.雖是自心各別變現而同一處形 相相似謂爲一土共集其中。

    如是地上菩薩淨土爲是有漏爲是無漏。

    有義.無漏.謂 自心中後得無漏淨土種子願力資故變生淨土於中受用大乘法樂.以初地上諸 菩薩證真如理得真無漏處真法流住真淨土常見諸佛.故所變土是真無漏道諦 所攝。

    有義.有漏.謂自心中加行有漏淨土種子願力資故變生淨土於中受用大乘 法樂.以彼菩薩雖證真如得真無漏而七地來煩惱現起乃至十地猶有修斷煩惱 ******************** 種子及所知障.第八識體能持彼故現受熏故猶是有漏無記性攝.有爲無漏道諦 所攝決定是善.若十地中第八識體是無漏善應[一]如佛地不能執持有漏種子不應 受熏.第八識體旣是有漏無記性攝所變淨土雲何無漏善性所攝.又一有[二]情無二 實身其身爾時旣是有漏所依淨土雲何無漏.是[三]故十地菩薩淨土是妙有漏苦諦 所攝。

    如實義者.十地菩薩自心所變淨土有二.若第八識所變淨土是有漏識相分 攝故.是有漏身所依處故.雖無漏善力所資熏其相淨妙而是有漏苦諦所攝.隨加 行等所現亦爾。

    若隨後得無漏心變淨土影像是無漏識相分攝故.從無漏善種子 生故.體是無漏道諦所攝。

    如是淨土輔翼圓滿.應有眷屬.故次說言無量天龍人非 人等常所翼從。

    謂大宮殿唯有天等眷屬圍繞無有餘類.等者等取藥義揵達縛阿 素洛揭洛茶緊捺洛莫呼洛伽等.莫呼洛伽卽攝大蟒。

    雲何淨土超過三界所行之 處而有天等以爲眷屬.天等皆是三界攝故。

    淨識如是攝受變現爲嚴淨土.故不相 違。

    或[四]爲成熟所化有情示現如是變化種類.如爲調伏劫比拏王現化無量轉輪王 注: [一]原刻作知.今依麗刻改. [二]原刻作性.今依麗刻改. [三]此字依麗刻加. [四]原刻作有.今依麗刻改. ******************** 衆眷屬圍繞.或諸菩薩化作無量天龍等身住淨土中以供養佛.或自化身爲天龍 等翼從如來.故無有過。

    如是淨土眷屬圓滿.於中止住以何[一]任持。

    廣大法味喜樂所 持。

    謂於此中大乘法味喜樂所持.食能令住是任持義。

    已說淨土超過三界所行之 處雲何有食.又無漏法不應名食.食能長養三有衆生.此斷有故應不名食。

    是任持 因故亦名食.如汝宗中生色界等入無漏定亦應名食.非過去食應名爲食過去無 故.此亦應爾.是任持因故說爲食。

    如有漏法雖障無漏然持有漏得名爲食.無漏亦 爾.雖斷有漏然持無漏雲何非食。

    此淨土中諸佛菩薩後得無漏能說能受大乘法 味生大喜樂.又正體智受真如味生大喜樂能任持身令不斷壞長養善法故名爲 食。

    如是淨土任持圓滿.作何事業。

    作諸衆生一切義利。

    謂於此中自能現作一切有 情一切義利.或令一切有情自作一切義利。

    現益名義當益名利.世間名義出世名 利.離惡名義攝善名利.福德名義智慧名利.如是等別。

    雖在寂定.由先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