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經論卷第一

關燈
生所宜而現或大或小其量無定.雖現廣大亦有邊際.然就地前菩薩智等說言無 ******************** 際其量難測。

    有義.如來受用身土三無數劫所修無邊善根所感周徧法界.地上菩 薩及諸如來亦不能測其量邊際.以無邊故.如無始時。

    如實義者.受用身土略有二 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三無數劫所修無邊善根所感周徧法界.爲自受用大法樂 故從初得佛盡未來際相續無變.如諸功德諸大菩薩亦不能見但可得聞.如是淨 土以無量故諸佛雖見亦不能測其量邊際.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爲令地上諸菩薩 衆受大法樂進修勝行隨宜而現或勝或劣或大或小改轉不定如變化土.如是淨 土以有邊故地上菩薩及諸如來皆測其量但就地前言不能測.由是二種差別故 言周圓無際其量難測。

    如是淨土分量圓滿爲三界處爲不爾耶。

    超過三界所行之 處。

    謂大宮殿處所方域超過三界所行之處.非如三界自地諸愛執爲己有所緣相 應二縛隨增是彼異熟及增上果.如是淨土非三界愛所執受故離二縛故非彼異 熟增上果故.如涅槃等超過三界異熟果地。

    若爾.淨土非三界攝便是無漏.若是無 漏有爲所攝卽是道諦便是善性.雲何得用色聲香等爲其體性.以十八界十五有 ******************** 漏八無記等餘處說故。

    有義.十八界通有漏無漏皆有善性.然據二乘境界麤相相 似說言十八界中十五有漏八無記等。

    有義.淨土定心所變雖有色等似十界相非 十界攝非諸世間五識所得.如徧處等所緣青等皆是自在所生色故法界所攝.是 故淨土雖用色等爲其體性是無漏善亦不相違。

    若爾.菩薩五識不緣受用土耶。

    雖 依彼力自識變異.然相麤妙不相似故非五境攝。

    如來五識可不緣耶。

    佛緣事心作 用相似假名五識實非五識。

    恆在定故.餘處宣說五識體是自性散亂無有定故。

    若 爾.不從五根生耶。

    如來五根及色聲等相同根境假名五根及色等境.定心變故實 是法界自在生色。

    若爾.四智應不同時.無有一時一類多識一身起故。

    許亦何失。

    如 實義者.如來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無非是有漏亦非無漏非善非惡亦非無記非 藴界等法門所攝.但隨所宜種種異說.餘處說言十八界中十五有漏八無記等但 就二乘異生等境麤相分別.不就諸佛諸大菩薩甚深境界.故餘處說如來非實藴 界處攝所有善等皆是示現乃至廣說。

    如是淨土爲與三界同一處所爲各別耶。

    有 ******************** 義.各別.有處說在淨居天上.有處說在西方等故。

    有義.同處.淨土周圓無有邊際徧 法界故。

    如實義者.實受用土周徧法界無處不有.不可說言離三界處亦不可說卽 三界處.若隨菩薩所宜現者或在色界淨居天上或西方等處所不定。

    如是淨土方 所圓滿旣超三界異熟果地如涅槃等應無有因.若有因者應三界攝.若言淨土超 過三界還有超過三界法因.此應當說其相雲何。

    勝出世間善根所起。

    謂大宮殿用 出世間無分別智後所得智善根爲因而得生起.非是無因.非大自在天等爲因。

    雲 何淨土超過三界而用出世無分別智後所得智世間淨法爲異熟因。

    不說與彼爲 異熟因.然爲餘因彼得生起.如苦法智忍品世第一法爲因。

    此用本來無分別智後 得無漏善法種子三無數劫修令增廣爲此淨土變現生因.無分別智名出世間.後 得過前說名爲勝.用勝出世無漏善根爲此生因。

    或諸聲聞獨覺聖道名出世間.如 來善根過彼名勝.此佛淨土如來識中無漏善根爲因而生。

    有義.但是增上緣生.以 外法故。

    有義.亦是因緣而生.親能生故.若不爾者應無因緣.外法相望非因緣故.一 ******************** 切外法皆用內法熏習爲因。

    若爾.外法旣是共有.雲何有情各別種子共爲因緣合 生一果。

    勿以小心測量大法.外物豈是極微合成實有體性多因共感.但是有情異 識各變同處相似不相障礙.如衆燈明如多所夢因類是同果相相似處所無別假 名爲共實各有異.諸佛淨土亦復如是各別識變皆徧法界同處相似說名爲共。

    如 是淨土因相圓滿.果相雲何。

    最極自在淨識爲相。

    謂大宮殿最極自在佛無漏心以 爲體相.惟有識故.非離識外別有寶等.卽佛淨心如是變現似衆寶等.如前已說境 界相故如入青等徧處定者識所現相。

    此卽如來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 利無漏淨土種子因緣力故.[一]於一切時徧一切處不待作意任運變現衆寶莊嚴受 用佛土與自受用身作所依止處.利他無漏淨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