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經論卷第一

關燈
親光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稽首無上良福田 三身二諦一乘衆 我今隨力造此論 爲法久住濟羣生. 覽諸師意我已淨 恐餘劣智未能通 爲令彼淨生勝德 故我略釋牟尼地。

     論曰.佛地經者.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 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爲佛地.謂所依所行所攝卽當 所說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受用和合一味事等.是佛 所依所行所攝故名佛地.能貫能攝故名爲經.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所化 生故。

    應知此中宣說佛地饒益有情.依所詮義名佛地經.如緣起經如集寶論。

    略說 此經所攝義者.謂顯世尊佛土圓滿功德圓滿眷屬圓滿安立佛地.五法總別受用 和合一味事智.依淨法界具諸功德三身差別.此則次第示現如來居如是處具如 ******************** 是德如是衆俱安立如是地義差別。

    如是處者謂佛淨土卽十八種圓滿莊嚴廣大 宮殿.如是德者謂佛世尊二十一種殊勝功德.如是衆者謂無數量諸大聲聞摩訶 薩衆成就種種微妙功德.地義別者謂大覺地五法總別受用和合一味事等後當 廣說。

    於此經中總有三分.一教起因緣分二聖教所說分三依教奉行分.總顯已聞 及教起時別顯教主及教起處教所被機卽是教起所因所緣故名教起因緣分.正 顯聖教所說法門品類差別故名聖教所說分.顯彼時衆聞佛聖教歡喜奉行故名 依教奉行分。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 論曰.如是我聞者.謂總顯已聞.傳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聞。

    如是總言依四義轉. 一依譬喻二依教誨三依問答四依許可.依譬喻者如有說言如是富貴如毗沙門. 依教誨者如有說言汝當如是讀誦經論.依問答者如有說言如是我聞如是宣說. 依許可者如有說言我當爲汝如是而思如是而作如是而說或許可言是事如是。

     ******************** 有義.此中唯依許可.謂結集時諸菩薩衆鹹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 便許彼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又如是言信可審定.謂如是法我昔曾聞此事如是 齊此當說定無有異。

    有義.此中亦依問答.謂有問言汝當所說昔定聞耶.故此答言 如是我聞。

    有義.此中通依四種.依譬喻者謂當所說如是文句如我昔聞.依教誨者 謂告時衆如是當聽我昔所聞.餘如前說。

    我謂諸藴世俗假者.聞謂耳根發識聽受. 廢別就總故說我聞。

    有義.如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 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爲佛說.由耳根力自心變現故名我聞。

    有義.聞者 善根本願增上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他善根而起名爲佛說. 聞者識心雖不取得然似彼相分明顯現故名我聞。

    應知說此如是我聞意避增減 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從佛聞非他展轉顯示.聞者有所堪能諸有所聞皆離增減 異分過失.非如愚夫無所堪能諸有所聞或不能離增減異分。

    結集法時傳佛教者 依如來教初說此言.爲令衆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從佛聞文義決定無所增減. ******************** 是故聞者應正聞已如理思惟當勤修學。

    言一時者.謂說聽時.此就刹那相續無斷 說聽究竟總名一時.若不爾者字名句等說聽時異雲何言一。

    [一]或能說者得陀羅尼 於一字中一刹那頃能持能說一切法門.或能聽者得淨耳根一刹那頃聞一字時 於餘一切皆無障礙悉能領受.故名一時。

    或相會遇時分無別故名一時.卽是說聽 共相會遇同一時義。

    時者.卽是有爲法上假立分位.或是心上分位影像.依色心等 總假立故是不相應行藴所攝。

    何不別顯如下處等.但說一時。

    晝夜時分諸方不定 不可別說.又義不定或一刹那或復相續不可定說.是故總相但說一時。

    薄伽梵者. 謂薄伽聲依六義轉.一自在義二熾盛義三端嚴義四名稱義五吉祥義六尊貴義. 如有頌言.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種義差別應知總名爲薄伽. 如是一切如來具有於一切種皆不相離是故如來名薄伽梵。

    其義雲何。

    謂諸如來 永不繫屬諸煩惱故具自在義.燄猛智火所燒練故具熾盛義.妙三十二大士相等 所莊飾故具端嚴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具名稱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 注: [一]原刻作時.今依麗刻改. ******************** 鹹稱讚故具吉祥義.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