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所緣論釋
關燈
小
中
大
改.
********************
微。
[一]由其塵相非是識義.
非是依根識之境界故曰非根。
非根之義獨是如知之所觀察.復如何理。
現見極微 塵形不覩. 如堅性等。
如堅潤等 於彼青等 縱有其事.非是眼等識之境界. 根之功能各決定故。
塵亦如是。
無違共許.豈非顯微無其堅性由別體故。
此對宗法許共十處但是大種.斯言無過. 然此已陳。
[二]汝瓨甌等覺
注:
[一]此合下文如堅性等.牒論本第三頌後半.
[二]次二句牒論本第四頌前半.
********************
者.汝如是證者.於瓨及甌便成根覺
相似而觀.
於其自境識不差故.復由根覺隨現有境而相生故。
識境不別.如何得知。
由匪於其瓨甌等處衆微有別. 而此言說然諸極微以總聚相而爲其境.固非於彼瓨等自體了別之時於衆多聚 體有片別.彼之實事相貌之外無別積聚體可得故。
緣彼根識便成相狀無有差殊. 由此方成於塵自體是所緣性。
復非於彼無別相處覆審之緣異解性故.如緣青等。
[一]若相殊故所言殊
者.相謂形狀.布置有殊。
於其瓨甌胭腹底等珠異狀故.由境有別覺乃遂殊. 誠爲應理。
[二]無如是事.
注:
[一]此牒論本第四頌第三句.
[二]此牒論本第四頌第四句.
********************
非於根識所觀境處極微有殊。
然此總聚是[一]三佛栗底.而此總聚非根識境此已斥
破.復非非境有別而令識相有殊可爲應理。
復如何知諸極微處別狀非有。
[二]極微形相無別異故.
凡諸事物有支分者必有別狀於方處轉.然諸極微體無方分至窮極處.斯卽何曾
得有形別。
於瓨甌等縱令事別.而極微性曾無有殊。
斯乃一體無增減故.[三]是故定知
於總聚處
非實物有。
凡有方隅布列形狀.皆非根識所行之境。
上來如此衆多詰責.意欲顯其有別相故. 瓨甌等覺非於別事爲所緣境.猶若[四]蘇佉毒佉情矣。
然而極微是不別境.卽是彰其 注:[一]Sam!vr!ti卽世俗.後文亦譯覆相.
[二]此牒論本第五頌初句.
[三]此合下文非實物有.牒第五頌次句.
[四]Sukhaduh!kha卽樂苦.
********************
非彼境性。
[一]若相殊故方言殊者.此言意顯向雲非以不別之事而爲境者是立已成。
彼意說言極微爲境其實無殊.然爲形相別故別也。
極微無殊我亦共許.是立已成. 由諸極微量無別故.此顯殊事是其別境.答非已成。
或可此明諸根之識於瓨甌等 無有極微相狀性故.非是所緣.猶如餘識.餘識謂意或餘根識.但緣[二]青時無黃相故。
於諸極微雖體衆多無差別故.而諸根識差別相故.斯乃共成非塵狀性.頌於極微 差別之言同前問答。
若其總聚許覆相已.形非實境理方可成.如斯
非根之義獨是如知之所觀察.復如何理。
現見極微 塵形不覩. 如堅性等。
如堅潤等 於彼青等 縱有其事.非是眼等識之境界. 根之功能各決定故。
塵亦如是。
無違共許.豈非顯微無其堅性由別體故。
此對宗法許共十處但是大種.斯言無過. 然此已陳。
識境不別.如何得知。
由匪於其瓨甌等處衆微有別. 而此言說然諸極微以總聚相而爲其境.固非於彼瓨等自體了別之時於衆多聚 體有片別.彼之實事相貌之外無別積聚體可得故。
緣彼根識便成相狀無有差殊. 由此方成於塵自體是所緣性。
復非於彼無別相處覆審之緣異解性故.如緣青等。
於其瓨甌胭腹底等珠異狀故.由境有別覺乃遂殊. 誠爲應理。
然此總聚是
復如何知諸極微處別狀非有。
於瓨甌等縱令事別.而極微性曾無有殊。
斯乃一體無增減故.
凡有方隅布列形狀.皆非根識所行之境。
上來如此衆多詰責.意欲顯其有別相故. 瓨甌等覺非於別事爲所緣境.猶若
然而極微是不別境.卽是彰其 注:
彼意說言極微爲境其實無殊.然爲形相別故別也。
極微無殊我亦共許.是立已成. 由諸極微量無別故.此顯殊事是其別境.答非已成。
或可此明諸根之識於瓨甌等 無有極微相狀性故.非是所緣.猶如餘識.餘識謂意或餘根識.但緣
於諸極微雖體衆多無差別故.而諸根識差別相故.斯乃共成非塵狀性.頌於極微 差別之言同前問答。
若其總聚許覆相已.形非實境理方可成.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