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若諸行得住餘時更有種子起者不然.刹
那刹那無餘因故.若諸行不住後種子起是義[一]可然。
第八有死者.此因成立第十三 無種起.若無刹那而有死時無種起者不然.先有種起後命終時方無種起是亦不 然.由一一刹那因無體故.是故死心刹那不可得成。
第九隨心者.此因成立第十四 像起.由心自在刹那刹那彼像得起.若無刹那而像得起無此理故。
問.如是別成立 內有爲法刹那已.復有何因能成立外法四大及六種造色是刹那耶。
偈曰.[二]由滋.及由涸. 性動.增.亦減. 二起.與四變. 薪力.及漸微.
亦說隨心起. 及以難問成. 一切諸外法 無非刹那體。
釋曰.此二偈以十四因成立外法是刹那。
水有二因.一滋二涸.若無刹那.水或時滋 長或時乾涸不可顯現。
若人作如是問旣無刹那水有何因而滋復有何因而涸.彼 則不能答。
今見水有滋涸。
故知刹那是水滋涸因。
風有三因.一性動二增盛三減息. 注:[一]原刻作不.今依麗刻改.
[二]梵藏本此上原有一頌.總標諸大以六義說刹那性.今譯缺略.
********************
若風性住則無動時.行無體故.亦無增盛亦無減息.由彼住故。
地有六因.謂二起四 變.二起者由水由風地起可得.謂劫生時彼地是水風果故知地亦是刹那.四變者 由四所作地變可得.一業力所作由眾生業力有差別故.二人功所作由掘鑿等故. 三諸大所作由火水風故.四時節所作由時改轉異相現故.若無刹那四變不可得. 因無體故。
如地有六因知是刹那.色香味觸六因亦爾.是故亦是刹那。
火有一因所 謂薪力.薪力火增故火得起已共火起薪卽不得住.火燒薪已火亦不住.若火不由 薪後時無薪火應久住.由隨同義故火聲在後說。
聲有一因所謂漸微.譬如鍾聲後 時漸微可得.若無刹那後時小聲無可得理。
法入色有一因謂隨心起.如受戒時隨 心下中上起.心因刹那故彼果亦刹那.是故外法刹那亦成。
復次總由難問故.我今 問汝何故欲得諸行無常不欲得諸行刹那滅.若汝言一一刹那滅不可知者不然. 譬如燈燄於不動位彼刹那亦不可知.汝何故不欲令彼體無刹那。
若汝言燈燄體 有刹那細故不可覺者.諸行亦爾何故不欲令有刹那。
若汝言燈燄與諸行不相似 ******************** 者不然.不相似有二種.一自性不相似二時分不相似.若此自性不相似者此譬得 成.非自體爲譬故.非如以燈喻燈以牛喻牛譬則不成。
若取時分不相似者此譬亦 成.由燈燄及諸行皆刹那相似故.若非刹那譬則不成。
今更問汝如人乘乘其乘住 時其人去不.答不.若爾者所依根住能依識去亦無道理。
若汝言何故現見燈燄念 念滅燈炷如是住.應說汝見非見.由炷相續刹那刹那有壞有起.汝不如實知故。
若 汝言諸行刹那如燈燄者世人何故不知.應說由諸行是顛倒物故相續刹那隨轉 此不可知.而實別別起.世人謂是前物生顛倒知.若不爾則無無常常倒.倒體若無 染汙亦無.復從何處而有解脫。
由是難問則諸行刹那成。
成立無[一]常義已.次成立無
我義。
問.人者爲可說有.爲可說無。
偈曰.[二]人假非實有. 言實不可得. 顛倒及染汙 染因成立故。
釋曰.人假非實有者可說人是假名有非實體有.若如此則不墮一向執.離有無故。
問.人是實有.雲何知無。
答.言實不可得.由彼人不如色等有實可得.非覺智證故。
問. 注:[一]原刻下衍常字.今依麗刻刪.
[二]梵藏本此下十二頌合爲一大段釋.今譯改式.
********************
人非覺智不證.佛又說我者現在可得.汝言不可得者不然。
答.此言可得非實可得. 由顛倒故.佛說無我計我是名顛倒。
問.雲何知是顛倒。
答.由染汙故身見是染汙.所 謂我我所執.若不顛倒則非染汙。
問.雲何知我執是染汙。
答.染汙因故.由我執爲因 貪等染汙得起.是故知是染汙。
問.如汝所許於色等五陰說人假有.此人與陰爲一 爲異。
偈曰. 假人與實陰 不可說一異. 若說一異者 則有二過生。
釋曰.假人與陰不可說一不可說異.若說一異二過則生.二過者.若說人與陰一陰 卽是人及人是實.若說人與陰異陰雖非人人亦是實.以是故.人是施設有.一異不 可說.是故如來止記論成。
偈曰. 若執人是實 一異應可說. 一異不可說 此說則無理. 釋曰.若人違大師教執有實人.是實人與陰一異則應可說.而執與陰一異不可說. 此說則無道理。
若汝言人不可說如火與薪非異非不異者不然。
偈曰. ******************** 異相及世見 聖說亦不
第八有死者.此因成立第十三 無種起.若無刹那而有死時無種起者不然.先有種起後命終時方無種起是亦不 然.由一一刹那因無體故.是故死心刹那不可得成。
第九隨心者.此因成立第十四 像起.由心自在刹那刹那彼像得起.若無刹那而像得起無此理故。
問.如是別成立 內有爲法刹那已.復有何因能成立外法四大及六種造色是刹那耶。
偈曰.
釋曰.此二偈以十四因成立外法是刹那。
水有二因.一滋二涸.若無刹那.水或時滋 長或時乾涸不可顯現。
若人作如是問旣無刹那水有何因而滋復有何因而涸.彼 則不能答。
今見水有滋涸。
故知刹那是水滋涸因。
風有三因.一性動二增盛三減息. 注:
地有六因.謂二起四 變.二起者由水由風地起可得.謂劫生時彼地是水風果故知地亦是刹那.四變者 由四所作地變可得.一業力所作由眾生業力有差別故.二人功所作由掘鑿等故. 三諸大所作由火水風故.四時節所作由時改轉異相現故.若無刹那四變不可得. 因無體故。
如地有六因知是刹那.色香味觸六因亦爾.是故亦是刹那。
火有一因所 謂薪力.薪力火增故火得起已共火起薪卽不得住.火燒薪已火亦不住.若火不由 薪後時無薪火應久住.由隨同義故火聲在後說。
聲有一因所謂漸微.譬如鍾聲後 時漸微可得.若無刹那後時小聲無可得理。
法入色有一因謂隨心起.如受戒時隨 心下中上起.心因刹那故彼果亦刹那.是故外法刹那亦成。
復次總由難問故.我今 問汝何故欲得諸行無常不欲得諸行刹那滅.若汝言一一刹那滅不可知者不然. 譬如燈燄於不動位彼刹那亦不可知.汝何故不欲令彼體無刹那。
若汝言燈燄體 有刹那細故不可覺者.諸行亦爾何故不欲令有刹那。
若汝言燈燄與諸行不相似 ******************** 者不然.不相似有二種.一自性不相似二時分不相似.若此自性不相似者此譬得 成.非自體爲譬故.非如以燈喻燈以牛喻牛譬則不成。
若取時分不相似者此譬亦 成.由燈燄及諸行皆刹那相似故.若非刹那譬則不成。
今更問汝如人乘乘其乘住 時其人去不.答不.若爾者所依根住能依識去亦無道理。
若汝言何故現見燈燄念 念滅燈炷如是住.應說汝見非見.由炷相續刹那刹那有壞有起.汝不如實知故。
若 汝言諸行刹那如燈燄者世人何故不知.應說由諸行是顛倒物故相續刹那隨轉 此不可知.而實別別起.世人謂是前物生顛倒知.若不爾則無無常常倒.倒體若無 染汙亦無.復從何處而有解脫。
由是難問則諸行刹那成。
成立無
問.人者爲可說有.爲可說無。
偈曰.
釋曰.人假非實有者可說人是假名有非實體有.若如此則不墮一向執.離有無故。
問.人是實有.雲何知無。
答.言實不可得.由彼人不如色等有實可得.非覺智證故。
問. 注:
答.此言可得非實可得. 由顛倒故.佛說無我計我是名顛倒。
問.雲何知是顛倒。
答.由染汙故身見是染汙.所 謂我我所執.若不顛倒則非染汙。
問.雲何知我執是染汙。
答.染汙因故.由我執爲因 貪等染汙得起.是故知是染汙。
問.如汝所許於色等五陰說人假有.此人與陰爲一 爲異。
偈曰. 假人與實陰 不可說一異. 若說一異者 則有二過生。
釋曰.假人與陰不可說一不可說異.若說一異二過則生.二過者.若說人與陰一陰 卽是人及人是實.若說人與陰異陰雖非人人亦是實.以是故.人是施設有.一異不 可說.是故如來止記論成。
偈曰. 若執人是實 一異應可說. 一異不可說 此說則無理. 釋曰.若人違大師教執有實人.是實人與陰一異則應可說.而執與陰一異不可說. 此說則無道理。
若汝言人不可說如火與薪非異非不異者不然。
偈曰. ******************** 異相及世見 聖說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