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四

關燈
************* 骨像及取骨 [一]觀故亦說二. 無二而說二 可得亦如是。

     釋曰.骨像及取骨觀故亦說二者.觀行人於骨像及取骨.由觀故說有能觀所觀二 事。

    無二而說二可得亦如是者.彼二雖無而二亦可得.由觀顯現故。

    問.如是觀已何 法爲所治.何法爲能治。

    偈曰. 應知所治體 謂彼法迷相. 如是體無體 有非有如幻。

     釋曰.應知所治體謂彼法迷相者.此中應知所治體卽是法迷相.法迷相者謂如是 如是體故。

    如是體無體有非有如幻者.如是體說有者由虛妄分別故.說非有者由 能取所取二體與非體無別故.如是有亦如幻無亦如幻.說此相如幻。

    偈曰. 應知能治體 念處等諸法. 如是體無相 如幻亦如是。

     釋曰.應知能治體念處等諸法者.此中應知能治體卽是諸法.諸法者謂佛所說念 處等法.如是如是體故。

    如是體無相如幻亦如是者.彼體亦如幻.何以故.如諸凡夫 所取如是如是有體故.如諸佛所說如是如是無體故.如是體無相而佛世尊示現 注: [一]梵藏本此句作迷故說有二.與上頌同. ******************** 入胎出生踰城出家成正覺.如是無相而光顯現.是故如幻。

    問若諸法同如幻.以何 義故一爲能治一爲所治。

    偈曰. 譬如強幻王 令餘幻王退. [一]如是清淨法 能令染法盡。

     釋曰.譬如強幻王令餘幻王退者.彼能[二]治淨法亦如幻王.由能對治染法得增上故 彼所治染法亦如幻王.由於境界得增上故。

    如是清淨法能令染法盡者.如彼強力 幻王能令餘幻王退.菩薩亦爾.知法如幻能以淨法對治染法.是故無慢。

    [三]問.世尊處 處說如幻如夢如燄如像如影如響如水月如化.如此八譬各何所顯。

    偈曰. [四]如幻至如化 次第譬諸行. 二六二二六 一一一有三。

     釋曰.如幻至如化次第譬諸行者.幻譬內六入.無有我等體但光顯現故。

    夢譬外六 入.所受用塵體無有故。

    燄譬心及心數二法.由起迷故。

    像復譬內六入.由是宿業像 故。

    影復譬外六入.由是內入影.內入增上起故。

    響譬所說法.法如響故。

    水月譬依定 法.定則如水.法則如月.由彼澄靜法顯現故。

    化譬菩薩故意受生.不染一切所作事 注: [一]梵藏本此二句雲.由見真佛子彼則無我慢.與下長行文合. [二]原刻作清.今依麗刻改. [三]梵藏本無此問起之文. [四]梵本此頌爲十九言一句式.具出如夢如燄等喻.今譯缺略. ******************** 故。

    二六二二六一一一有三者.初二六謂內六入外六入.彼幻夢二譬所顯.二謂心 及心數.彼焰譬所顯.復二六謂內六入外六入.彼像影二譬所顯.一一一謂說法三 昧受生彼響月化三譬所顯。

    已說真實義.次[一]求能知智.偈曰. 不真及[二]似真 真及似不真. 如是四種智 能知一切境。

     釋曰.不真及似真真及似不真者.不真謂不真分別智.由不隨順出世智分別故.似 真謂非真非不真分別智.從初極通達分由隨順出世智故.真謂出世無分別智.證 真如故.似不真謂非分別非不分別智.卽出世後得世智故。

    如是四種智能知一切 境者.由此四智具足知一切境界。

    已說求智.次說求染汙及清淨.偈曰. 自界及二光 癡共諸惑起. 如是諸分別 二實應遠離。

     釋曰.自界及二光癡共諸惑起者.自界謂自阿梨耶識種子.二光謂能取光所取光. 此等分別由共無明及諸餘惑故得生起。

    如是諸分別二實應遠離者.二實謂所取 實及能取實.如是二實染汙應求遠離。

    偈曰. 注: [一]梵藏本雲求所知. [二]梵藏本次三智爲非真非不真.無分別.非分別非無分別. ******************** 得彼三緣已 自界處應學. 如是二光滅 譬如調箭皮。

     釋曰.得彼三緣已自界處應學者.三緣謂內外俱如前說.自界謂諸分別應如是解. 處謂名處.此名處應安心.應學謂修止觀二道。

    如是二光滅譬如調箭皮者.謂分別 二種光息譬如柔皮熟鞕令輭.亦如調箭端曲令直.轉依亦爾.若止若觀一一須修 得心慧二脫則二光不起.如是清淨應求至得。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