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明信品第十一
[一]釋曰.已說無上菩提.隨順菩提者所謂信.此信相今當說。
偈曰.[二]已生.及未生. 正受.及似受. 他力.亦自力. 有迷.亦不迷.
現前.不現前. 聽法.及求義. 觀察等十三 分別於信相。
釋曰.信相差別有十三種.一者已生信謂過去現在信.二者未生信謂未來信.三者 正受信謂內信.四者似受信謂外信.五者他力信謂麤信.由善友力生故.六者自力 信謂細信.由自力生故.七者有迷信謂惡信.由顛倒故.八者不迷信謂好信由無倒 故.九者現前信謂近信.由無障故.十者不現前信謂遠信.由有障故.十一者聽法信 謂聞信.由聞生故.十二者求義信謂思信.由思生故.十三者觀察信謂修信.由修生 注:[一]梵藏本品首有一聖章體之嗢柁南.略謂最初成立與種姓.如是發心自他利.威力成熟及菩提.隨順菩薩地應知.蓋總結上文諸品也.今譯缺略.
[二]梵本次下二頌皆二十二言一行式.今譯十言一句.
********************
故。
已說信相差別.次說信種差別.偈曰. 可奪.間.無間. 有多.亦有少. 有覆.及無覆. 相應.不相應. 有聚.亦無聚. 極入.亦遠入. 復此十三義 分別於信種。
釋曰.信種差別亦有十三.一者可奪信謂下品信.二者有間信謂中品信.三者無間 信謂上品信.四者多信謂大乘信.五者少信謂小乘信.六者有覆信謂有障信.由不 能勝進故.七者無覆信謂無障信.由能勝進故.八者相應信謂熟修信.由恆行及恭 敬行故.九者不相應信謂不熟修信.由離前二行故.十者有聚信謂有果信.由能得 大菩提故.十一者無聚信謂無果信.由不能得大菩提故.十二者極入信謂功用信. 從初地至七地故.十三者遠入信謂極淨信.從八地至佛地故。
已說信種.次說信障 難.偈曰.[一]多忘.亦懈怠. 行迷.幷惡友. 善羸.及邪憶. 放逸.復少聞.
聞喜.及思喜. 因定增上慢. 應知此等過 障礙於信相。
注:[一]梵本二頌分兩段釋.
********************
釋曰.障者相違義.多忘者於已生信爲障.懈怠者於未生信爲障.行迷者於正受似
受信爲障.如先所受能受執[一]著故.惡友者於他力信爲障.以倒法令受故.善羸者於
自力信爲障.邪憶者於不迷信爲障.放逸者於現前信爲障.少聞者於聽法信爲障.
不聽了義故.聞喜者於求義信爲障.少思惟故.思喜及定慢者於觀察信爲障.少修
及不細觀察故。
問.何障障信種。
偈曰. 不厭.及不習. 有厭.亦有覆. 無應.及無聚. 應知障信種。
釋曰.不習者於可奪信有聞信爲障.不厭者於小信爲障.不厭生死故.有厭者於大 信爲障.厭生死故.有覆者於無覆信爲障.無應者於相應信爲障.無聚者於有聚信 爲障。
已顯示信障難.次讚歎信功德.偈曰. 信有大福德. 不悔.及大喜. 不壞.將堅固. 進位.幷得法. 自利.與他利. 亦復速諸通. 以此諸功德 讚歎信利益。
釋曰.大福德者讚現在信.不悔者讚過去信.不追變故.大喜者讚正受信及似受信. 注:[一]原刻作者.今依麗刻改.
********************
定相應故.不壞者讚友力信.正道不壞故.堅固者讚自力信.不退捨故.進位者讚不
迷信.現前信聽法信求義信觀察信有[一]間信.得法者讚無間信.自利者讚少信.他利
者讚多信.速通者讚諸白分信謂無覆信相應信[二]有聚信極入信遠入信。
偈曰. 狗龜奴王譬 次第譬四信. 習欲.習諸定. 自利.利他[三]人。
釋曰.譬如餓狗求食無厭.諸習欲人信亦復如是.於一切時種種信故。
譬如盲龜水 中藏六.諸習外定人信亦復如是.唯知修習世間定故。
譬如賤奴畏主勤作.諸自利 人信亦復如是.爲怖生死勤方便故。
譬如大王自在詔敕.諸利他人信亦復如是。
增 上教化無休息故.菩薩自解諸信.復廣分別令他得解.如是勸諸衆生生大乘信。
已 讚信功德.次遮下劣心.偈曰.[四]人身及方處 時節皆無限. 三因菩提得 勿起下劣心。
釋曰.人身及方處時節皆無限者.得無上菩提有三因無限.一者人身無限.由人道 衆生得無限故.二者方處無限.由十
偈曰.
釋曰.信相差別有十三種.一者已生信謂過去現在信.二者未生信謂未來信.三者 正受信謂內信.四者似受信謂外信.五者他力信謂麤信.由善友力生故.六者自力 信謂細信.由自力生故.七者有迷信謂惡信.由顛倒故.八者不迷信謂好信由無倒 故.九者現前信謂近信.由無障故.十者不現前信謂遠信.由有障故.十一者聽法信 謂聞信.由聞生故.十二者求義信謂思信.由思生故.十三者觀察信謂修信.由修生 注:
已說信相差別.次說信種差別.偈曰. 可奪.間.無間. 有多.亦有少. 有覆.及無覆. 相應.不相應. 有聚.亦無聚. 極入.亦遠入. 復此十三義 分別於信種。
釋曰.信種差別亦有十三.一者可奪信謂下品信.二者有間信謂中品信.三者無間 信謂上品信.四者多信謂大乘信.五者少信謂小乘信.六者有覆信謂有障信.由不 能勝進故.七者無覆信謂無障信.由能勝進故.八者相應信謂熟修信.由恆行及恭 敬行故.九者不相應信謂不熟修信.由離前二行故.十者有聚信謂有果信.由能得 大菩提故.十一者無聚信謂無果信.由不能得大菩提故.十二者極入信謂功用信. 從初地至七地故.十三者遠入信謂極淨信.從八地至佛地故。
已說信種.次說信障 難.偈曰.
注:
問.何障障信種。
偈曰. 不厭.及不習. 有厭.亦有覆. 無應.及無聚. 應知障信種。
釋曰.不習者於可奪信有聞信爲障.不厭者於小信爲障.不厭生死故.有厭者於大 信爲障.厭生死故.有覆者於無覆信爲障.無應者於相應信爲障.無聚者於有聚信 爲障。
已顯示信障難.次讚歎信功德.偈曰. 信有大福德. 不悔.及大喜. 不壞.將堅固. 進位.幷得法. 自利.與他利. 亦復速諸通. 以此諸功德 讚歎信利益。
釋曰.大福德者讚現在信.不悔者讚過去信.不追變故.大喜者讚正受信及似受信. 注:
偈曰. 狗龜奴王譬 次第譬四信. 習欲.習諸定. 自利.利他
釋曰.譬如餓狗求食無厭.諸習欲人信亦復如是.於一切時種種信故。
譬如盲龜水 中藏六.諸習外定人信亦復如是.唯知修習世間定故。
譬如賤奴畏主勤作.諸自利 人信亦復如是.爲怖生死勤方便故。
譬如大王自在詔敕.諸利他人信亦復如是。
增 上教化無休息故.菩薩自解諸信.復廣分別令他得解.如是勸諸衆生生大乘信。
已 讚信功德.次遮下劣心.偈曰.
釋曰.人身及方處時節皆無限者.得無上菩提有三因無限.一者人身無限.由人道 衆生得無限故.二者方處無限.由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