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三

關燈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菩提品第十 釋曰.已說菩薩成熟衆生.次說菩薩得一切種智.偈曰. [一]一切難已行. 一切善已集. 一切時已度. 一切障已斷。

     釋曰.此偈顯一切種智因圓滿.一切難已行者由具足行無量百千種難行行未曾 疲倦故.一切善已集者由具足聚集諸波羅蜜自性善根故.一切時已度者由具足 經長時大劫阿僧祇故.一切障已斷者由具足斷一切大乘障謂諸地所有微細障 故。

    偈曰. 成就一切種 此卽爲佛身. 譬如大篋開 衆寶無不[二]現。

     釋曰.此偈顯一切種智果圓滿有三義分別.一至得二自性三譬喻成就。

    一切種者. 注: [一]梵藏本此下二頌合爲一段. [二]梵藏本次有一頌釋前二頌.今譯改入長行. ******************** 謂至得分別.從此已後成就一切種智故。

    此卽爲佛身者.謂自性分別.卽說一切種 智爲佛身體故。

    譬如大篋開衆寶無不現者.謂譬喻分別.不可思議菩提分寶皆現 前故。

    已說一切種智爲佛身.次說此身無二相。

    偈曰. [一]白法爲佛身 非無亦非有. 佛爲法寶因 法則善根因。

     釋曰.白法爲佛身者.轉六波羅蜜等一切善法爲佛體故。

    非無亦非有者.此體非無. 何以故.真如無別故.亦復非有.何以故.自性不成就故.是名無二相。

    佛爲法寶因者. 佛說一切法故及以神通力故。

    法則善根因者.衆生爲田.善根爲穀.如是法寶於所 化衆生田生長善根穀故。

    偈曰. 具法亦離法 如藏亦如雲. 生法雨法雨 故成如是[二]譬。

     釋曰.此偈重顯前義。

    具法亦離法者.諸佛具足一切善法故.遠離一切不善法故。

    如 藏亦如雲者.佛寶如藏.法寶如雲。

    問.此以何義。

    答.生法雨法雨故成如是譬.佛寶能 出生法寶與大藏相似.法寶能生長一切衆生善根與大雲相似。

    已說佛身無二相. 注: [一]梵藏本此下二頌合爲一段. [二]梵藏本別有一頌釋前二頌.今譯缺略. ******************** 次說是無上歸依.偈曰. 諸佛常救護 衆生三染汙. 諸惑諸惡行 及以生老死。

     釋曰.此偈略顯救護義。

    諸佛常救護者.由畢竟救護故。

    問.救護何法。

    答.衆生三染汙. 謂煩惱染汙業染汙生染汙.諸惑者卽煩惱染汙.諸惡行者卽業染汙.及以生老死 者卽生染汙。

    問.雲何救護。

    答.於此三種衆生一切時救護不捨.卽是畢竟義。

    偈曰. 諸災.及惡趣. 身見.亦小乘. 如是諸衆生 一切皆救護。

     釋曰.此偈廣顯救護義。

    諸災者.謂盲聾瘖瘂狂亂形殘等衆生.由佛力故盲者得視 聾者得聽瘂者能言狂者得正亂者得定形殘者得具足.如是救護。

    惡趣者.謂地獄 等衆生.放火照觸令得離苦不復更入.如是救護。

    身見者.謂著我衆生.令得人無我 解.入二乘涅槃.如是救護。

    小乘者.謂二乘姓不定衆生.方便引入大乘.如是救護。

    偈 曰. 佛爲勝歸處 無比故無上. 如前種種畏 無不令脫者。

     ******************** 釋曰.此偈顯歸依勝.由佛無譬喻故爲無上.是故如前所說三種染汙衆生及餘災 等衆生一切皆能救護。

    偈曰. 諸佛善滿身 一切世間勝. 妙法化衆生 以度悲海故。

     釋曰.此偈顯歸依勝因。

    諸佛善滿身一切世間勝者.此由自利究竟.由力無畏等諸 善功德自性滿故。

    妙法化衆生以度悲海故者.善解教化衆生方便及度大悲海岸 究竟故。

    偈曰. 盡於未來際. 普及一切生. 恆時利益彼. 是說歸依大。

     釋曰.此偈顯歸依大.大有三義.一者時大.窮一切衆生生死際故.二者境大.以一切 衆生爲境故.三者事大.恆時作利益救脫其苦令出離故。

    已說無上歸依.次說如來 轉依相.偈曰. 二障種恆隨 彼滅極廣斷. 白法圓滿故 依轉二道成。

     釋曰.此偈顯示轉依有離有得。

    二障種恆隨彼滅極廣斷者.此明所治遠離.謂煩惱 ******************** 障智障二種種子無始已來恆時隨逐今得永滅.極者一切地.廣者一切種.此皆斷 故。

    白法圓滿故依轉二道成者.此明能治成就.謂佛體與最上圓滿白法相應.爾時 依轉得二道成就.一得極清淨出世智道.二得無邊所識境界智道.是名轉依。

    偈曰. 彼處如來住 不動如山王. 尚悲樂滅人 況著諸有者。

     釋曰.此偈顯示如來轉依諸轉中勝.何以故.如來轉依住無漏界處如山王鎮地安 住不動.如此轉已見於聲聞緣覺樂寂滅人尚生憐愍.何況遠邊下賤著有苦惱衆 生。

    偈曰. [一]他利.及無上. 不轉.及不生. 廣大.與無二. 無住.亦平等. 殊勝.與徧授. 是說如來轉. 顯示十功德 差別義應知。

     釋曰.此二偈顯示如來轉依有十種功德差別。

    何等爲十.一者他義轉.謂轉依已爲 利他故.二者無上轉.謂轉依已一切法中而得自在過二乘轉故.三者不轉轉.謂轉 依已染汙諸因不能轉此依彼依轉故.四者不生轉.謂轉依已一切染汙法畢竟不 注: [一]梵本此頌爲十二言一句式.今譯十言一句.又頌末二句梵本無文.係譯者所加. ******************** 起故.五者廣大轉.謂轉依已示現得大菩提及般涅槃故.六者無二轉.謂轉依已生 死涅槃無有二故.七者不住轉.謂轉依已有爲無爲俱不住故.八者平等轉.謂轉依 已與聲聞緣覺同解脫煩惱障故.九者殊勝轉.謂轉依已力無畏等一切佛法無與 等故.十者徧授轉.謂轉依已恆以一切乘而教授故。

    偈曰. 如空徧一切 佛亦一切徧. 虛空徧諸色 諸佛徧衆生。

     釋曰.此偈顯示佛體一切徧.與虛空相似.初二句直說.後二句釋說。

    譬如虛空徧一 切色聚.佛體亦爾徧一切衆生聚.若以衆生現非佛故言佛體不徧者.是義不然.未 成就故。

    偈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