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二

關燈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發心品第五 釋曰.如是已分別菩薩種姓.次分別菩薩發菩提心相.偈曰. 勇猛.及方便. 利益.及出離. 四大.三功德. 二義故心起。

     釋曰.菩薩發心有四種大.一勇猛大.謂弘誓精進甚深難作長時隨順故.二方便大. 謂披弘誓甲已恆時方便勤精進故.三利益大.謂一切時作自他利故.四出離大.謂 爲求無上菩提故。

    復次此四種大顯示三種功德.第一第二大顯示作丈夫所作功 德.第三大顯示作大義功德.第四大顯示受果功德。

    此三功德以二義爲緣.所謂無 上菩提及一切衆生.由此思故發菩提心。

    已說發心相.次說發心差別.偈曰. 信行.與淨依. 報得.及無障. 發心依諸地 差別有四種。

     ******************** 釋曰.菩薩發心依諸地有四種差別.一信行發心.謂信行地.二淨依發心.謂前七地. 三報得發心.謂後三地.四無障發心.謂如來地。

    己說差別.次當廣釋.問.如此發心以 何爲根.何所依止.何所信.何所緣.何所乘.何所住.何等障難.何等功德.何等自性.何 所出離.何處究竟。

    偈曰. [一]大悲.與利物. 大法.將種智. 勝欲.亦大護. 受障及增善. 福智.與修度. 及以地地滿. 初根至後竟 隨次解應知。

     釋曰.菩薩發心以大悲爲根.以利物爲依止.以大乘法爲所信.以種智爲所緣.爲求 彼故.以勝欲爲所乘欲.無上乘故.以大護爲所住.住菩薩戒故.以受障爲難.起異乘 心故.以增善爲功德.以福智爲自性.以習諸度爲出離.以地滿爲究竟.由地地勤方 便與彼彼相應故。

    如此已廣分別.次說受世俗發心.偈曰. 友力.及因力. 根力.亦聞力. 四力總二發. 不堅及以堅。

     釋曰.若從他說得覺而發心是名受世俗發心.此發心由四力.一者友力發心.或得 注: [一]梵本此段四頌皆八言一句式.今略爲二頌. ******************** 善知識隨順故.二者因力發心.或過去曾發心爲姓故.三者根力發心.或過去曾行 諸善根所圓滿故.四者聞力發心.或處處說法時無量衆生發菩提心故.又習善根 者或現在如法常聞受持等故。

    復次彼四力發心總爲二種.一者不堅發.謂友力發 心故.二者堅發.謂因等三力發心故。

    已說世俗發心.次說第一義發心.偈曰. [一]親近正徧知. 善集福智聚 於法無分別 最上真智生。

     釋曰.第一義發心顯有三種勝.一教授勝.親近正徧知故.二隨順勝.善集福智聚故. 三得果勝.生無分別智故。

    此發心名歡喜地.由歡喜勝故。

    問.此勝以何爲因。

    偈曰. 諸法.及衆生. 所作.及佛體. 於此四平等 故得歡喜勝。

     釋曰.四平等者.一法平等.由通達法無我故.二衆生平等.由至得自他平等故.三所 作平等.由令他盡苦如自盡苦故.四佛體平等.由法界與我無別決定能通達故。

    已 說勝因.次說勝差別.偈曰. 生位.及願位. 亦猛.亦淨依. 餘巧.及餘出. 六勝復如是。

     注: [一]梵藏本此頌合下六頌爲一段. ******************** 釋曰.第一義發心復有六勝.一生位勝.二願位勝.三勇猛勝.四淨依勝.五餘巧勝.六 餘出勝。

    問.此六雲何勝。

    偈曰. [一]生勝由四義. 願大有十種. 勇猛恆不退. 淨依二利生. 巧便進餘地. 出離善思惟. 如此六道理 次第成六[二]勝。

     釋曰.生勝由四義者.一種子勝.信大乘法爲種子故.二生母勝.般若波羅蜜爲生母 故.三胎藏勝.大禪定樂爲胎藏故.四乳母勝.大悲長養爲乳母故。

    願大有十種者.十 大願.如十地經說.發此願勝故。

    勇猛恆不退者.能行難行永不退故。

    淨依二利生者. 一知自近菩提.二知利他方便故。

    巧便進餘地者.得趣上地方便故。

    出離善思惟者. 思惟住諸地中所建立法故。

    問.雲何思惟。

    答.如所建立分齊分別知故.以是分別亦 知無分別故。

    已說發心.次說譬喻顯此發心.偈曰. [三]如地.如淨金. 如月.如增火. 如藏.如寶篋. 如海.如金剛. 如山.如藥王. 如友.如如意. 如日.如美樂. 如王.如庫倉. 注: [一]梵藏本具出四義名目.衍爲一頌.下長行中卽不列擧. [二]梵藏本次有一頌.意謂如所建立作意知彼分別卽無分別.由此出離雲雲.與下長行文合.今譯缺略. [三]梵藏本此段六頌皆法喻並擧.今略爲三. ******************** 如道.如車乘. 如泉.如喜聲. 如流.亦如雲. 發心譬如是。

     釋曰.如此發心與諸譬喻何義相似。

    答.譬如大地.最初發心亦如是.一切佛法能生 持故。

    譬如淨金.依相應發心亦如是.利益安樂不退壞故。

    譬如新月.勤相應發心亦 如是.一切善法漸漸增故。

    譬如增火.極依相應發心亦如是.益薪火熾積行依極故。

     譬如大藏.檀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以財周給亦無盡故。

    譬如寶篋.屍波羅蜜相 應發心亦如是.功德法寶從彼生故。

    譬如大海.羼提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諸來 違逆心不動故。

    譬如金剛.毗梨耶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勇猛堅牢不可壞故。

    譬 如山王.禪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物無能動以不亂故。

    譬如藥王.般若波羅蜜相 應發心亦如是.惑智二病此能破故。

    譬如善友.無量相應發心亦如是.一切時中不 捨衆生故。

    譬如如意珠.神通相應發心亦如是.隨所欲現能成就故。

    譬如盛日.攝相 應發心亦如是.如日熟穀成熟衆生故。

    譬如美樂.辯相應發心亦如是.說法教化攝 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