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七

關燈
立八根.當知此諸根依出家品施設建立。

    復次依修行者防護根門 增上義故建立六根.堪得出家證沙門果增上義故建立二根.積集善品增上義故建 立一根.正知而行增上義故建立五根.證沙門果諸方便道增上義故建立五根.證沙 門果增上義故建立三根。

    中嗢柁南曰. 隨境界轉等. 由顯及內門. 莊嚴.二有情. 假設.防護等。

     注: [一]此字依麗刻加. ******************** 問.眼根作何等業。

    答.於諸色境已見今見當見爲業.如是耳根乃至意根所有作業如 應當知。

    問.男根女根作何等業。

    答.父母妻子親戚眷屬互相攝受顯現爲業。

    問.命根作 何等業。

    答.令諸有情墮在存活住持數中爲業。

    問.受所攝根作何等業。

    答.令諸有情領 納一切興盛衰損爲業。

    問.信等諸根作何等業。

    答.能生善趣及能圓滿涅槃資糧爲業。

     問.最後三根作何等業。

    答.能於現法趣證涅槃爲業。

    問.如是諸根幾是實有幾非實有。

     答.十六實有.餘非實有。

    問.幾色所攝。

    答.七。

    問.幾心所攝。

    答.一三少分。

    問.幾心法所攝。

    答. 十三少分。

    問.幾心不相應行所攝。

    答.一。

    問.幾有爲所攝。

    答.一切是有爲.無有根是無爲。

     問.男女二根何等根分。

    答.是身根分。

    問.最後三根何等根分。

    答.是九根分.所謂意根信 等五根樂喜捨根。

    問.命根何等根分。

    答.此無所屬.依先業所引時量決定而建立故唯 說假有。

    問.幾善。

    答.或八或五及六少分。

    問.幾不善。

    答.六少分。

    問.幾無記。

    答.八五少分。

    問. 幾有異熟。

    答.一十少分。

    問.幾無異熟。

    答.十一十少分。

    問.幾有異熟助伴。

    答.最後三能助 有可愛異熟法令轉明盛.能感決定人天異熟。

    問.幾是異熟。

    答.一九少分。

    問.幾有種子 ******************** 異熟.答.一切皆有。

    問.幾非異熟。

    答.十二九少分。

    問.幾是異熟生。

    答.亦一切種子所攝.異 熟所生故。

    問.幾欲界繫。

    答.四十五少分。

    問.幾色界繫。

    答.十五少分。

    問.幾無色界繫。

    答.八 少分。

    問.幾不繫。

    答.三九少分。

    問.未至地幾可得。

    答.十一。

    問.若未至地有喜根者何故不 如初靜慮地建立喜耶。

    答.由於彼地喜可動故。

    問.喜於彼有何教爲證。

    答.如世尊言如 是苾芻離生喜樂滋潤其身周徧滋潤徧流徧悅無有少分不充不滿如是名爲離生 喜樂.此中初門說未至位.後門說根本位。

    問.初靜慮地幾根可得。

    答.十八.第二靜慮地 亦爾。

    問.第三靜慮地幾根可得。

    答.十七。

    問.第四靜慮地幾根可得。

    答.十六。

    問空無邊處 地.幾根可得。

    答.十一。

    如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應知亦爾。

    問.非想非非 想處地幾根可得。

    答.八。

    問.初靜慮地所攝諸根當言有漏.當言無漏。

    答.當言二種。

    如初 靜慮所攝諸根.乃至無所有處地所攝諸根當知亦爾。

    非想非非想處地所攝諸根當 言有漏.此約種類.若約相續當言二種.又由煩惱解脫故令彼諸根成無漏性。

    如有漏 無漏.如是應斷不應斷世間出世間當知亦爾。

    問.若生欲界當言成就幾根。

    答.容有一 ******************** 切。

    問.生那落迦成就幾根。

    答.八現行種子皆得成就.除三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三約 現行不成就約種子或成就謂般涅槃法.或不成就謂不般涅槃法.餘三現行故不成 就種子故成就。

    如生那落迦趣.於一向苦傍生餓鬼當知亦爾。

    若苦樂雜受處.後三種 亦現行成就。

    問.若生人趣成就幾根。

    答.容有一切。

    如生人中.生天亦爾。

    問.諸缺根者成 就幾根。

    答.除五.容有餘。

    問.諸具根者成就幾根。

    答.容有一切。

    問.諸半擇迦成就幾根。

    答. 除五.容有餘。

    問.女成就幾根。

    答.容有二十一。

    問.男成就幾根。

    答.亦容有二十一。

    問.諸二 形者成就幾根。

    答.容有十九。

    問.斷善根者成就幾根。

    答.除八.容有餘。

    問.不斷善根者成 就幾根。

    答.容有一切。

    問.諸異生成就幾根。

    答.十九.除後三。

    問.諸見諦者成就幾根。

    答.容 有一切。

    問.有學成就幾根。

    答.容有二十一。

    問.無學成就幾根。

    答.容有十九。

    問.預流果向 成就幾根。

    答.容有二十。

    問.預流果成就幾根。

    答.亦容有二十。

    如預流果.一來果向一來 果不還果向當知亦爾。

    問.不還果成就幾根。

    答.容有十九。

    如不還果.阿羅漢向亦爾。

    問. 阿羅漢果成就幾根。

    答.容有十九。

    問.若生色界成就幾根。

    答.容有十八。

    問.生無色界成 ******************** 就幾根。

    答.容有十一。

    問.若欲界沒欲界生時當言捨幾根得幾根。

    答.且約色根容有而 說.或捨缺諸根得缺諸根.或捨缺諸根得具諸根.或捨具諸根得具諸根.或捨具諸根 得缺諸根.或捨劣諸根得劣諸根.或捨劣諸根得勝諸根.或捨勝諸根得劣諸根.或捨 勝諸根得勝諸根。

    意根命根勝劣得捨當知亦爾。

    若諸受根勝劣得捨隨其所應亦爾. 此約異熟果故有差别.若諸善根約等流果捨前前劣得後後勝.非由生故捨勝得劣. 後邪方便乃有斯義。

    最後三根於一切位與生相違是故不說。

    問.從欲界沒色界生時 捨幾根得幾根。

    答.容捨下地一切.容得上地一切。

    如欲界沒色界生時.從欲界沒無色 生時從色界沒無色生時當知亦爾。

    最後三根由證沙門果方便而得不由沒生.先修 習力所任持故後等流果轉盛而生.又能爲緣生異熟果令轉明盛。

    中嗢柁南曰. 業.實有.色等. 善等.異熟等. 若界.若諸地. 及死生.得捨。

     問.幾根由境界義名有義.幾非耶。

    答.二十一名有義.一非。

    問.幾於非色助伴義轉。

    答.七 色根。

    問.幾色非色爲助伴耶。

    答.餘有義根。

    問.五色根何義。

    答.色等五各别境。

    問.第六根 ******************** 何義。

    答.一切法。

    問.男女根何義。

    答.因欲相應卽觸所攝。

    問.五受根何義。

    答.隨順苦樂憂 喜捨處卽六根義。

    問.信根何義。

    答.應得應捨所有境界。

    問.精進根何義。

    答.卽於二種若 得若捨俱無所憚。

    問.念根何義。

    答.於聞思修憶持不忘。

    問.定根何義。

    答.奢摩他毗鉢舍 那。

    答.慧根何義。

    答.所知真實。

    問.未知欲知根何義。

    答.修諦現觀者從善法欲已去於一 切方便道中卽彼五根義當知是此義。

    問.已知根何義。

    答.從預流果乃至金剛喻定卽 彼五根義當知是此義。

    問.具知根何義。

    答.從初無學道乃至無餘涅槃界卽彼五根義 當知是此義。

    問.幾有色有色爲義。

    答.七。

    問.幾無色有色無色爲義。

    答.除命根.餘一切。

    問. 幾非有色非無色非有色非無色爲義。

    答.卽此命根是假法故。

    問.幾有見有見爲義。

    答. 一切非有見.一有色以有見爲義.及餘非有色一分。

    問.幾有對有對爲義。

    答.七有色及 餘無色無對一分。

    問.幾有漏有漏爲義。

    答.唯七.除最後二及苦憂根。

    餘有漏無漏以有 漏無漏爲義.當知苦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