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譯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七
如是已說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我今當說。
總嗢柁南曰. 體.顯現初. 門.差别後。
問.何等爲處。
答.於彼彼事理無相違。
問.何等非處。
答.於彼彼事理有相違。
是名處非處 體。
問.何故世尊顯示處非處善巧耶。
答.爲欲顯示染汙清淨正方便智無失壞故。
問.應 以幾門觀察處非處耶。
答.四.由佛世尊但以四門宣說一切處非處故。
何等爲四.一成 辦門二合會門三證得門四現行門。
問.何緣以此四門說處非處。
答.爲欲示現徧一切 種差别門故。
雲何一切種差别。
謂依初成辦門彼所不攝餘差别相我當顯示。
當知此 差别略說有三種.一諸根越所作故二大種越所作故三資生越所作故。
諸根越所作 ******************** 者謂無處無位眼能聞聲齅香嘗味覺諸觸等必無是處.能見諸色斯有是處.如眼根 如是所餘色根一一相望越用差别如應當知。
大種越所作者謂無處無位地能造作 水火風用必無是處.能作地用斯有是處.如是所餘大種展轉相望越用差别如應當 知。
資生越所作者謂無處無位從餘類種餘類[一]芽生必無是處.唯自種類斯有是處.無
處無位[穀-禾+牛]牛角等而出於乳必無是處.[穀-禾+牛]彼乳房斯有是處.無處無位鑽搖水缾而出
生[二]酥必無是處.鑽搖於酪斯有是處.無處無位壓沙出油必無是處.壓巨勝等斯有是
處.無處無位鑽溼木等而出於火必無是處.鑽於乾木斯有是處.如是等類應當觀察
初處非處門差别之相。
雲何第二處非處門差别。
謂無處無位光明黑闇一時合會無 有是處.若有一處無第二生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麤分水火一時合會無有是處.隨有 一種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二麤色聚同據一處無有是處.若一極微斯有是處。
無處無 位同一種類二心心所俱時合會無有是處.一一而生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同一種類 若善不善若善無記不善無記若苦若樂俱時合會無有是處.隨有一種斯有是處。
無 注:[一]原刻作互.今依麗刻改.
[二]原刻作蘇.今依麗刻改.
********************
處無位愛非愛果俱時合會無有是處.若隨有一斯有是處。
如是等類應當觀察第二 處非處門差别之相。
雲何第三處非處門差别。
謂無處無位石女生兒無有是處.若非 石女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生半擇迦能生男女無有是處.若諸丈夫斯有是處。
無處無 位盲眼見色聾耳聞聲鼻舌壞者齅香嘗味無有是處.諸根不壞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 未具資糧於現法中證學無學究竟解脫無有是處.已具資糧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未 得聖道能證涅槃及證聲聞獨覺菩提若證無上正等菩提無有是處.已得聖道斯有 是處。
無處無位人趣有情以傍生趣草等飲食以充節會若諸天衆食人飲食色無色 界食諸段食無有是處.與此相違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不捨那落迦所有身形而得人 身如是不捨所餘身形而得餘身無有是處.捨已方得斯有是處。
如是等類應當觀察 第三處非處門差别之相。
雲何第四處非處門差别。
謂無處無位地捨自相成餘界相 無有是處.不捨自相斯有是處.如地如是餘大種如應當知。
無處無位生長欲界不得 天眼見諸天色無有是處.見人中色斯有是處.如是餘根如應當知。
無處無位有貪愛 ******************** 者貪愛覆蔽貪愛未斷而於財利心離染著無有是處.如是瞋癡隨應當知。
無處無位 不斷貪等一切煩惱隨煩惱纏修四念住無有是處.與此相違斯有是處.如修念住如 是所餘菩提分法當知亦爾。
無處無位於如來所不捨諍見諍欲諍心若不開許而能 正面覩於如來無有是處.若捨若許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一切智者一切見者有所知 境而不了知或復失念作非一切智者所作無有是處.與此相違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 已入大地諸菩薩等於諸有情起故害心或菩提心當有退轉無有是處.與此相違斯 有是處。
如是等類應當觀察第四處非處門差别之相。
復次略有四處四非處.依前所 說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應正觀察.若於如是所說道理不相違背 示現宣說是名爲處.若此相違示現宣說是名非處。
如是四處幷前所說合成八種處 非處善巧。
問.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何差别。
答.唯於因果生起道理正智顯了名緣起 善巧.若於一切無顛倒理正智顯了名處非處善巧。
所餘處非處善巧決擇文不復現。
[一]如是已說處非處善巧.根善巧我今當說。
總嗢柁南曰. 注:[一]藏本卷十.
********************
初義意.建立. 廣分别爲後。
問.何等是根義。
答.增上義是根義。
問.爲顯何義。
答.爲顯於彼彼事彼彼法最勝義。
雲何 建立二十二根。
謂能取境增上義故建立六根.安立家族相續不斷增上義故建立二 根.爲活性命事業方便增上義故建立一根.受用業果增上義故建立五根.世閒清淨 增上義故建立五根.出世清淨增上義故建立三根。
復次受用顯境增上義故建立六 根.受用隱境增上義故建立二根.受用境界時分邊際增上義故建立一根.受用境界 發生雜染增上義故建立五根.安立清淨增上義故建立八根。
復次顯於內門受用境 界增上義故建立六根.顯於外門受用境界增上義故建立二根.受用內身增上義故 建立一根.受用外境及與內身發生雜染增上義故建立五根.對治雜染安立清淨增 上義故建立八根。
復次依止端嚴增上義故建立五根.能令依止隨自在轉增上義故 建立一根.依止安住增上義故建立一根.依止出生增上義故建立二根.依止損益增 上義故建立五根.依止解脫增上義故建立八根。
復次顯有情事增上義故建立六根. ******************** 生有情事增上義故建立二根.令有情事若住若沒增上義故建立一根.顯諸有情受 用境界增上義故建立五根.顯諸有情勝生方便增上義故建立五根.顯諸有情定勝 方便增上義故建立三根。
復次顯有情事增上義故建立六根.顯[一]了有情增長增上義
故建立二根.顯了有情夀漸損減增上義故建立一根.顯了有情興盛衰損增上義故
建立五根.顯了有情功德過失增上義故建立八根。
復次依如是名建立六根.依如是 種如是姓建立二根.依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建立五根.依如是長夀如是久住如是夀 量邊際建立一根.當知此諸根依在家品施設建立.依如是信如是精進乃至如是慧 如是向如是果建
總嗢柁南曰. 體.顯現初. 門.差别後。
問.何等爲處。
答.於彼彼事理無相違。
問.何等非處。
答.於彼彼事理有相違。
是名處非處 體。
問.何故世尊顯示處非處善巧耶。
答.爲欲顯示染汙清淨正方便智無失壞故。
問.應 以幾門觀察處非處耶。
答.四.由佛世尊但以四門宣說一切處非處故。
何等爲四.一成 辦門二合會門三證得門四現行門。
問.何緣以此四門說處非處。
答.爲欲示現徧一切 種差别門故。
雲何一切種差别。
謂依初成辦門彼所不攝餘差别相我當顯示。
當知此 差别略說有三種.一諸根越所作故二大種越所作故三資生越所作故。
諸根越所作 ******************** 者謂無處無位眼能聞聲齅香嘗味覺諸觸等必無是處.能見諸色斯有是處.如眼根 如是所餘色根一一相望越用差别如應當知。
大種越所作者謂無處無位地能造作 水火風用必無是處.能作地用斯有是處.如是所餘大種展轉相望越用差别如應當 知。
資生越所作者謂無處無位從餘類種餘類
雲何第二處非處門差别。
謂無處無位光明黑闇一時合會無 有是處.若有一處無第二生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麤分水火一時合會無有是處.隨有 一種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二麤色聚同據一處無有是處.若一極微斯有是處。
無處無 位同一種類二心心所俱時合會無有是處.一一而生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同一種類 若善不善若善無記不善無記若苦若樂俱時合會無有是處.隨有一種斯有是處。
無 注:
如是等類應當觀察第二 處非處門差别之相。
雲何第三處非處門差别。
謂無處無位石女生兒無有是處.若非 石女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生半擇迦能生男女無有是處.若諸丈夫斯有是處。
無處無 位盲眼見色聾耳聞聲鼻舌壞者齅香嘗味無有是處.諸根不壞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 未具資糧於現法中證學無學究竟解脫無有是處.已具資糧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未 得聖道能證涅槃及證聲聞獨覺菩提若證無上正等菩提無有是處.已得聖道斯有 是處。
無處無位人趣有情以傍生趣草等飲食以充節會若諸天衆食人飲食色無色 界食諸段食無有是處.與此相違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不捨那落迦所有身形而得人 身如是不捨所餘身形而得餘身無有是處.捨已方得斯有是處。
如是等類應當觀察 第三處非處門差别之相。
雲何第四處非處門差别。
謂無處無位地捨自相成餘界相 無有是處.不捨自相斯有是處.如地如是餘大種如應當知。
無處無位生長欲界不得 天眼見諸天色無有是處.見人中色斯有是處.如是餘根如應當知。
無處無位有貪愛 ******************** 者貪愛覆蔽貪愛未斷而於財利心離染著無有是處.如是瞋癡隨應當知。
無處無位 不斷貪等一切煩惱隨煩惱纏修四念住無有是處.與此相違斯有是處.如修念住如 是所餘菩提分法當知亦爾。
無處無位於如來所不捨諍見諍欲諍心若不開許而能 正面覩於如來無有是處.若捨若許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一切智者一切見者有所知 境而不了知或復失念作非一切智者所作無有是處.與此相違斯有是處。
無處無位 已入大地諸菩薩等於諸有情起故害心或菩提心當有退轉無有是處.與此相違斯 有是處。
如是等類應當觀察第四處非處門差别之相。
復次略有四處四非處.依前所 說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應正觀察.若於如是所說道理不相違背 示現宣說是名爲處.若此相違示現宣說是名非處。
如是四處幷前所說合成八種處 非處善巧。
問.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何差别。
答.唯於因果生起道理正智顯了名緣起 善巧.若於一切無顛倒理正智顯了名處非處善巧。
所餘處非處善巧決擇文不復現。
總嗢柁南曰. 注:
問.何等是根義。
答.增上義是根義。
問.爲顯何義。
答.爲顯於彼彼事彼彼法最勝義。
雲何 建立二十二根。
謂能取境增上義故建立六根.安立家族相續不斷增上義故建立二 根.爲活性命事業方便增上義故建立一根.受用業果增上義故建立五根.世閒清淨 增上義故建立五根.出世清淨增上義故建立三根。
復次受用顯境增上義故建立六 根.受用隱境增上義故建立二根.受用境界時分邊際增上義故建立一根.受用境界 發生雜染增上義故建立五根.安立清淨增上義故建立八根。
復次顯於內門受用境 界增上義故建立六根.顯於外門受用境界增上義故建立二根.受用內身增上義故 建立一根.受用外境及與內身發生雜染增上義故建立五根.對治雜染安立清淨增 上義故建立八根。
復次依止端嚴增上義故建立五根.能令依止隨自在轉增上義故 建立一根.依止安住增上義故建立一根.依止出生增上義故建立二根.依止損益增 上義故建立五根.依止解脫增上義故建立八根。
復次顯有情事增上義故建立六根. ******************** 生有情事增上義故建立二根.令有情事若住若沒增上義故建立一根.顯諸有情受 用境界增上義故建立五根.顯諸有情勝生方便增上義故建立五根.顯諸有情定勝 方便增上義故建立三根。
復次顯有情事增上義故建立六根.顯
復次依如是名建立六根.依如是 種如是姓建立二根.依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建立五根.依如是長夀如是久住如是夀 量邊際建立一根.當知此諸根依在家品施設建立.依如是信如是精進乃至如是慧 如是向如是果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