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遠離不以無量門稱揚讚述見同法者不深心慶悅生大歡喜是名中品律儀.若於諸
惡一切分一切時自能遠離亦勸進他以無量門稱揚讚述見同法者深心慶悅生大
歡喜是名上品律儀。
若卽於此所受律儀能無缺犯以爲依止修無悔等乃至具足入 初靜慮.由奢摩他能損伏力損伏一切犯戒種子是名靜慮律儀。
如初靜慮如是第二 第三第四靜慮當知亦爾.此中差别者由遠分對治所攝奢摩他道轉深損伏惡戒種 子.當知此名初清淨力所引清淨律儀。
若卽於此屍羅律儀無有缺犯又復依止靜慮 律儀入諦現觀得不還果.爾時一切惡戒種子皆悉永害.若依未至定證得初果爾時 一切能往惡趣惡戒種子皆悉永害.此卽名爲聖所愛戒.當知此名第二清淨力所引 清淨律儀.卽此亦名無漏律儀。
此無漏律儀若得阿羅漢果時但由能治清淨勝故勝. 不由所治斷勝故勝。
如是八種總立唯三.一受律儀二持律儀三清淨律儀.前二是受. ******************** 防護還引是持.下中上三通受持.二靜慮無漏是清淨攝。
問.何故世尊建立苾芻近事 近住三種律儀。
答.由三因故.謂佛所化有三種類.或有能行離惡行行及離欲行或有 能行離惡行行非離欲行或不能行離惡行行及離欲行.依初所化類建立苾芻律儀. 依第二所化類建立近事律儀.何以故.非居家迫迮現處塵俗而能一向相續圓滿護 衆學處.依第三所化類建立近住律儀.何以故.由此不能究竟行俱離行但當勸進攝 受二因勿彼自謂重擔所鎮.謂前三支修離惡行.其後四支修離欲行.離非梵行俱修 二種。
問.苾芻近事近住律儀當知各由幾支所攝。
答.苾芻律儀四支所攝.何等爲四.一 受具足支二受隨法學處支三隨護他心支四隨護如所受學處支。
若作表白第四羯 磨及略攝受隨麤學處是名授具足支.由具此支故名初苾芻具苾芻戒.自此以後於 毗奈耶别解脫中所有隨順苾芻屍羅若彼所引衆多學處於彼一切守護奉行由此 得名守護别解脫律儀者是名受隨法學處支.由成就此二支者所有軌範具足所行 具足是名隨護他心支.軌範具足所行具足如聲聞地已說.若於微細罪中深見怖畏 ******************** 於所受學諸學處中能不毀犯設犯能出謂由深見怖畏及聰叡故是名隨護如所受 學處支。
近事律儀由三支所攝.何等爲三.一受遠離最勝損他事支二違越所受重修 行支三不越所受支。
若永遠離損害他命損壞他財損他妻妾是名初支.遠離妄語是 第二支.遠離諸酒衆放逸處是第三支。
略說近住律儀由五支所攝.何等爲五.一受遠 離損害他支二受遠離損害自他支三違越所受重修行支四不越所受正念住支五 不壞正念支。
若能遠離損害他命損壞他財是名初支.離非梵行是第二支.所以者何. 由離此者不染習自妻妾故不自損害亦不染習他妻妾故不損害他.遠離妄語是第 三支.除離諸酒衆放逸處離餘三處是第四支.何以故.由歌舞伎樂塗冠香鬘升高大 牀非時飲食常所串習若遠離彼數數自憶我今安住決定齋戒於一切時堅守正念. 遠離諸酒衆放逸處是第五支.何以故.彼雖安住正憶念支謂我今住決定齋戒若爲 諸酒所醉便發狂亂不自在轉。
今於此中若苾芻尼律儀若正學勤策勤策女律儀皆 在出家品所攝故當知攝屬苾芻律儀.若近事女律儀墮在家品故相似學所顯故當 ******************** 知攝屬近事律儀。
問.何故世尊於苾芻律儀中制立苾芻勤策二衆律儀.於苾芻尼律 儀中制立苾芻尼正學勤策女三衆律儀。
答.由彼母邑多煩惱故令漸受學苾芻尼律 儀.若於勤策女少分學處深生喜樂次應授彼正學所有學處.若於正學多分學處深 生愛樂不應率爾授彼具足.必更二年久處習學若深愛樂然後當授彼具足戒.如是 長時於少學處積修學已次方有力能受廣大衆多學處.然後於苾芻尼律儀能具修 學。
問.何故於勤策律儀中增離金銀非於近住律儀耶。
答.由彼勤策在出家衆攝.夫出 家者於二種處極非淨妙.一者墮欲樂邊[一]嬉戲嚴身所行所受皆隨所樂二者蓄積財
寶.爲除斷初非淨妙處施設遠離歌舞伎樂乃至非時而食.爲斷第二非淨妙處施設
遠離執受金銀.由彼金銀一切財寶之根本故又最勝故。
問.何故於勤策律儀中遠離 歌舞伎樂及塗冠香鬘制立二支.於近住律儀中合爲一支耶。
答.諸在家者於此處所 非不如法.諸出家者極不如法.是故於在家者就輕總制爲一學處.雲何令彼若暫違 犯尋自懇責合一發露不由[二]二種.諸出家者於此一處就重别制以爲兩支.雲何令彼
注:
[一]原刻作喜.今依麗刻改.
[二]原刻作一.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
若起違犯便自
若卽於此所受律儀能無缺犯以爲依止修無悔等乃至具足入 初靜慮.由奢摩他能損伏力損伏一切犯戒種子是名靜慮律儀。
如初靜慮如是第二 第三第四靜慮當知亦爾.此中差别者由遠分對治所攝奢摩他道轉深損伏惡戒種 子.當知此名初清淨力所引清淨律儀。
若卽於此屍羅律儀無有缺犯又復依止靜慮 律儀入諦現觀得不還果.爾時一切惡戒種子皆悉永害.若依未至定證得初果爾時 一切能往惡趣惡戒種子皆悉永害.此卽名爲聖所愛戒.當知此名第二清淨力所引 清淨律儀.卽此亦名無漏律儀。
此無漏律儀若得阿羅漢果時但由能治清淨勝故勝. 不由所治斷勝故勝。
如是八種總立唯三.一受律儀二持律儀三清淨律儀.前二是受. ******************** 防護還引是持.下中上三通受持.二靜慮無漏是清淨攝。
問.何故世尊建立苾芻近事 近住三種律儀。
答.由三因故.謂佛所化有三種類.或有能行離惡行行及離欲行或有 能行離惡行行非離欲行或不能行離惡行行及離欲行.依初所化類建立苾芻律儀. 依第二所化類建立近事律儀.何以故.非居家迫迮現處塵俗而能一向相續圓滿護 衆學處.依第三所化類建立近住律儀.何以故.由此不能究竟行俱離行但當勸進攝 受二因勿彼自謂重擔所鎮.謂前三支修離惡行.其後四支修離欲行.離非梵行俱修 二種。
問.苾芻近事近住律儀當知各由幾支所攝。
答.苾芻律儀四支所攝.何等爲四.一 受具足支二受隨法學處支三隨護他心支四隨護如所受學處支。
若作表白第四羯 磨及略攝受隨麤學處是名授具足支.由具此支故名初苾芻具苾芻戒.自此以後於 毗奈耶别解脫中所有隨順苾芻屍羅若彼所引衆多學處於彼一切守護奉行由此 得名守護别解脫律儀者是名受隨法學處支.由成就此二支者所有軌範具足所行 具足是名隨護他心支.軌範具足所行具足如聲聞地已說.若於微細罪中深見怖畏 ******************** 於所受學諸學處中能不毀犯設犯能出謂由深見怖畏及聰叡故是名隨護如所受 學處支。
近事律儀由三支所攝.何等爲三.一受遠離最勝損他事支二違越所受重修 行支三不越所受支。
若永遠離損害他命損壞他財損他妻妾是名初支.遠離妄語是 第二支.遠離諸酒衆放逸處是第三支。
略說近住律儀由五支所攝.何等爲五.一受遠 離損害他支二受遠離損害自他支三違越所受重修行支四不越所受正念住支五 不壞正念支。
若能遠離損害他命損壞他財是名初支.離非梵行是第二支.所以者何. 由離此者不染習自妻妾故不自損害亦不染習他妻妾故不損害他.遠離妄語是第 三支.除離諸酒衆放逸處離餘三處是第四支.何以故.由歌舞伎樂塗冠香鬘升高大 牀非時飲食常所串習若遠離彼數數自憶我今安住決定齋戒於一切時堅守正念. 遠離諸酒衆放逸處是第五支.何以故.彼雖安住正憶念支謂我今住決定齋戒若爲 諸酒所醉便發狂亂不自在轉。
今於此中若苾芻尼律儀若正學勤策勤策女律儀皆 在出家品所攝故當知攝屬苾芻律儀.若近事女律儀墮在家品故相似學所顯故當 ******************** 知攝屬近事律儀。
問.何故世尊於苾芻律儀中制立苾芻勤策二衆律儀.於苾芻尼律 儀中制立苾芻尼正學勤策女三衆律儀。
答.由彼母邑多煩惱故令漸受學苾芻尼律 儀.若於勤策女少分學處深生喜樂次應授彼正學所有學處.若於正學多分學處深 生愛樂不應率爾授彼具足.必更二年久處習學若深愛樂然後當授彼具足戒.如是 長時於少學處積修學已次方有力能受廣大衆多學處.然後於苾芻尼律儀能具修 學。
問.何故於勤策律儀中增離金銀非於近住律儀耶。
答.由彼勤策在出家衆攝.夫出 家者於二種處極非淨妙.一者墮欲樂邊
問.何故於勤策律儀中遠離 歌舞伎樂及塗冠香鬘制立二支.於近住律儀中合爲一支耶。
答.諸在家者於此處所 非不如法.諸出家者極不如法.是故於在家者就輕總制爲一學處.雲何令彼若暫違 犯尋自懇責合一發露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