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四

關燈
得自在[一]故。

    已說依不淨淨時不變不異.次說依善淨時不變不異故說[二]二偈. 佛身不變異 以得無[三]盡法 衆生所歸依 以無邊際故. 常住不二法 以離妄分別 恆不[四]執不作 清淨心力故。

     此偈示現何義.偈言. 不生及不死 不病亦不老 以常恆清涼 及不變等故。

     [五]此偈明何義.偈言. 以常故不生 離意生身故 以恆故無死 離不思議退. 清涼故不病 無煩惱習故 不變故不老 無無漏行故。

     此偈明何義.明如來性於佛地時無垢清淨光明常住自性清淨.以本際來常故不 生以離意生身故.以未來際恆故不死以離不可思議變易死故.以本後際來清涼 故不病以離無明住地所攝故.若如是者不墮三世彼明不變是故不老以離無漏 注: [一]藏本次有十頌及長行.釋前文義.今略. [二]藏本一頌.今廣爲二. [三]原刻作漏.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四]原刻作熱.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五]藏本缺此句.以次頌連上文爲一段. ******************** 業[一]迴轉故。

    又復偈言. 有二復有二 復有二二句 次第知常等 無漏境界中。

     此偈明何義.常恆清涼及不變等此四種句於無漏法界中次第一一句二二本二 二釋義差[二]別。

    如不增不減修多羅中說言.舍利弗如來法身常.以不異法故以不盡 法故.舍利弗如來法身恆.以常可歸依故以未來際平等故.舍利弗如來法身清涼. 以不二法故以無分別法故.舍利弗如來法身不變.以非滅法故以非作法故。

    已說 不變異.次說無差別.無差別者卽依此善淨時本際已來畢竟究竟自體相善淨如 來藏無差別故說一偈. 法身及如來 聖諦與涅槃 功德不相離 如光不離日。

     此初半偈示現何義.偈言. 略明法身等 義一而名異 依無漏界中 四種義差別。

     此偈明何義.略說於無漏法界中依如來藏有四種義.依四種義有四種名應知。

    何 注: [一]原刻作過.今依麗刻改.藏本作果異熟.今取意.譯雲迴轉. [二]藏本次有二頌雲.具足無盡功德故爲不變異及我常義等.今略. ******************** 等四種義.偈言. 佛[一]法不相離 及彼真如性 法體不虛妄 自性本來淨。

     此偈明何義.佛法不相離者依此義故聖者勝鬘經言.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於恆沙 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故。

    及彼真如性者依此義故六根聚經言.世尊六根如 是從無始來畢竟究竟諸法體故。

    法體不虛妄者依此義故經中說言.世尊又第一 義諦者謂不虛妄涅槃是也.何以故世尊彼性本際來常以法體不變故。

    自性本來 淨者依此義故經中佛告文殊師利言.文殊師利如來應正徧知本際以來入涅槃 故。

    又復依此四義次第有四種名.何等爲四.一者法身二者如來三者第一義諦四 者涅槃.以是義故不增不減經言舍利弗言如來藏者卽是法身故.又復聖者勝鬘 經言世尊不離法身有如來藏.世尊不離如來藏有法身.世尊依一苦滅諦說名如 來藏.世尊如是說如來法身無量無邊功德.世尊言涅槃界者卽是如來法身故。

    後 半偈示現何義.偈言. 注: [一]原刻作說.今依麗刻改. ******************** 覺一切種智 離一切習氣 佛及涅槃體 不離第一義。

     此四種名於如來法身無漏界中一味一義不相捨離.是故雖復有四種名而彼四 義不離一法門不離一法體。

    此明何義.所證一切法覺一切智及離一切智障煩惱 障習氣.此二種法於無漏法界中不異不差別不斷不相離.以是義故[一]大涅槃經中 偈言.無量種功德一切不思議不差別解脫解脫卽如來。

    以是義故聖者勝鬘經言. 世尊言聲聞辟支佛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故。

    此明何義.言聲聞辟支佛有涅槃者此 是諸佛如來方便.見諸衆生於生死曠野遠行疲倦恐其退轉爲止息故造作化城. 如來如是於一切法中得大自在大方便故明如是義.世尊如來應正徧知證平等 涅槃一切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清淨畢竟究竟。

    此明何義.依四種義畢竟功德 諸佛如來無差別.涅槃相無上果中佛及涅槃一切功德不相捨離.若離佛地果中 證智更無餘人有涅槃法.示現如是義依一切種智於諸佛如來無漏法界中譬喻 示現。

    此明何義.寶髻經中畫師譬喻示現具足一切功德應知。

    偈言. 注: [一]藏本次頌屬於本頌.無引大涅槃經之說. ******************** 如種種畫師 所知各差別 彼一人知分 第二人不知. [一]有自在國王 敕諸畫師言 於彼彩畫處 具足作我身. 國中諸畫師 一切皆下手 若不闕一人 乃成國王像. 畫師受敕已 畫作國王像 彼諸畫師中 一人行不在. 由無彼一人 國王像不成 以其不滿足 一切身分故. [二]所言畫師者 喻檀戒等行 言國王像者 示一切種智. 一人不在者 示現少一行 王像不成者 空智不具足。

     此偈明何義.以是義故寶髻經言善男子諦聽諦聽我今爲汝說此譬喻.善男子譬 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衆生悉善知畫.其中或有善能泥塗或能磨彩或巧畫身不 善手足或巧手足不善面目.時有國王以一張疊與是諸人而告之言凡能畫者皆 悉聚集於此疊上畫吾身像.爾時諸人悉來集聚隨其所能而共作之.有一畫師以 緣事故竟不得來.諸人畫已持共上王.善男子可言諸人悉集作不.不也世尊.善男 注: [一]藏本此下一頌.今廣爲二. [二]同上. ******************** 子我說此喻其義未顯.善男子一人不來故不得言一切集作亦不得言像已成就. 佛法行者亦復如是若有一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