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分別.彼清淨心於三時
中次第於過失時於功德時於功德清淨畢竟時同相無差別.猶如虛空在瓦銀金
三種器中平等無異無差別一切時有.以是義故經中說有三時次第.如不增不減
經言舍利弗不離衆生界有法身不離法身有衆生界衆生界卽法身法身卽衆生
界舍利弗此二者義一名異故。
自此已下卽依此三時明如來法性徧至一切處依 染淨時不變不異有[二]十五偈.此等諸偈略說要義應知。
偈言. 諸過客塵來 性功德相應 真法體不變 如本後亦爾。
此偈明何義.偈言.[三]十一偈及二 次第不淨時 煩惱客塵過 第十四十五.
於善淨時中 過恆沙佛法 不離脫思議 佛自性功德.
本際中閒際 及以後際等 如來真如性 體不變不異。
注:[一]原刻作至.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二]藏本作十四偈.
[三]藏本此三偈作長行.又文中偈數不同.首雲十二偈及一偈.次雲第十四偈.無十五偈.
********************
[一]初依不淨時不變不異[二]十一偈者.
如虛空徧至 體細塵不染 佛性徧衆生 諸煩惱不染.
如一切世閒 依虛空生滅 依於無漏界 有諸根生滅.
火不燒虛空 若燒無是處 如是老病死 不能燒佛性.
地依於水住 水復依於風 風依於虛空 空不依地等.
如是陰界根 住煩惱業中 諸煩惱業等 往不善思惟.
不善思惟行 住清淨心中 自性清淨心 不住彼諸法.
[三]陰入界如地 煩惱業如水 不正念如風 淨心界如空.
依性起邪念 念起煩惱業 依因煩惱業 能起陰入界.
依止於五陰 界入等諸法 有諸根生滅 如世界成壞.
淨心如虛空 無因復無緣 及無和合義 亦無生住滅.
如虛空淨心 常明無轉變 爲虛妄分別 客塵煩惱染。
注:[一]原刻下衍偈字.今依麗刻刪.
[二]藏本作十二偈.
[三]藏本二頌.今略爲一.
********************
此虛空譬喻偈示現何義.明如來性依不淨時法體不變.偈言.
[一]不正思惟風 諸業煩惱水 自性心虛空 不爲彼二生.
自性清淨心 其相如虛空 邪念思惟風 不能吹散壞.
諸業煩惱水 所不能溼爛 老病死熾火 亦不能燒然。
此偈明何義.如依邪念風輪起業煩惱水聚.依業煩惱水聚生陰界入世閒.而自性 心虛空不生亦不起.偈言不正思惟風諸業煩惱水自性心虛空不爲彼二生故。
如 是依邪念風災業行煩惱水災老病死等火災吹浸燒壞陰界入世閒.而自性清淨 心虛空常住不可壞.如是於不淨時中器世閒相似相對法諸煩惱染業染生染有 集有滅諸佛如來無爲之性猶如虛空不生不滅常不變易示現法體.此自性清淨 法門虛空譬喻如陀羅尼自在王菩薩修多羅中廣說應知。
彼經中言.諸善男子煩 惱本無體真性本明淨.一切煩惱羸薄毗婆舍那有大勢力.一切煩惱客塵自性清 淨心根本.一切諸煩惱虛妄分別自性清淨心如實不分別.諸佛子譬如大地依水 注:[一]藏本缺此二頌.但有末頌.與前標頌數相符.
********************
而住水依風住風依空住而彼虛空無依住處.諸善男子如是四大地大水大風大
空大此四大中唯虛空大以爲最勝以爲大力以爲堅固以爲不動以爲不作以爲
不散不生不滅自然而住.諸善男子彼三種大生滅相應無實體性刹那不住.諸佛
子此三種大變異無常.諸佛子而虛空界常不變異.諸佛子如是陰界入依業煩惱
住諸煩惱業依不正思惟住不正思惟依於佛性自性清淨心住.以是義故經中說
言自性清淨心客塵煩惱染.諸善男子所有邪念所有煩惱業所有陰界入如是諸
法從於因緣和合而生以諸因緣壞散而滅.諸善男子彼自性清淨心無因緣故無
和合不生不滅.諸善男子如虛空界自性清淨心亦復如是.如風大界不正思惟亦
復如是.如水大海諸業煩惱亦復如是.如地大界陰界入等亦復如是.是故說言一
切諸法皆無根本皆無堅實無住無住本根本清淨無根本故。
已說不淨時中依無 分別相自性清淨心虛空界相似相對法.已說依彼起不正念風界相似相對法.已 說依不正念諸業煩惱因相水界相似相對法.已說依彼生陰界入果相轉變地相 ******************** 似相對法.未說彼焚燒死病老等諸過患相火相似相對法.是故次說偈言. 有三火次第 劫燒人地獄 能作種種苦 能熟諸行根。
此偈明何義.明此三法老病死火於不淨時中不能變異彼如來藏.是故聖者勝鬘 經言.世尊生死者依世諦故說有生死.世尊死者謂諸根壞.世尊生者新諸根起.世 尊而如來藏不生不死不老不變.何以故世尊如來藏者離有爲相境界.世尊如來 藏者常恆清涼不變故。
已說依不淨時不變不異。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三 ********************
自此已下卽依此三時明如來法性徧至一切處依 染淨時不變不異有
偈言. 諸過客塵來 性功德相應 真法體不變 如本後亦爾。
此偈明何義.偈言.
注:
注:
此偈明何義.如依邪念風輪起業煩惱水聚.依業煩惱水聚生陰界入世閒.而自性 心虛空不生亦不起.偈言不正思惟風諸業煩惱水自性心虛空不爲彼二生故。
如 是依邪念風災業行煩惱水災老病死等火災吹浸燒壞陰界入世閒.而自性清淨 心虛空常住不可壞.如是於不淨時中器世閒相似相對法諸煩惱染業染生染有 集有滅諸佛如來無爲之性猶如虛空不生不滅常不變易示現法體.此自性清淨 法門虛空譬喻如陀羅尼自在王菩薩修多羅中廣說應知。
彼經中言.諸善男子煩 惱本無體真性本明淨.一切煩惱羸薄毗婆舍那有大勢力.一切煩惱客塵自性清 淨心根本.一切諸煩惱虛妄分別自性清淨心如實不分別.諸佛子譬如大地依水 注:
已說不淨時中依無 分別相自性清淨心虛空界相似相對法.已說依彼起不正念風界相似相對法.已 說依不正念諸業煩惱因相水界相似相對法.已說依彼生陰界入果相轉變地相 ******************** 似相對法.未說彼焚燒死病老等諸過患相火相似相對法.是故次說偈言. 有三火次第 劫燒人地獄 能作種種苦 能熟諸行根。
此偈明何義.明此三法老病死火於不淨時中不能變異彼如來藏.是故聖者勝鬘 經言.世尊生死者依世諦故說有生死.世尊死者謂諸根壞.世尊生者新諸根起.世 尊而如來藏不生不死不老不變.何以故世尊如來藏者離有爲相境界.世尊如來 藏者常恆清涼不變故。
已說依不淨時不變不異。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