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中觀釋論卷第十

關燈


    若復異體不有果者卽一切事用悉無 所得.此義旣明前所遮遣悉非道理。

    或有人言.身雖有異而我是一.以有我故過去 世中有我可得此說畢竟.如是決定取差别故.此說有取是故有我别異所成。

    論者 言.取有别者此無差别.何以故.或謂決定異取有我者下頌遣言. 若或離於取 復何有我耶.又復離於取 無處有所作。

     釋曰.亦非有藴旣變壞已我復有成。

    所言有者謂成就義.由取故有我.以有我故卽 有我所.此卽二種分别建立.第三分别而復無體。

    彼法體者取不卽我.謂積集故.如 外物體。

    亦非别異諸有法體所作壞已而復有來.何以故.若取有所得雲何有其作 ******************** 者作業二法差别.是故無因有我可得。

    此中如是廣說證成亦非無我.但爲遮遣我 故乃說無我。

    復次[一]頌言. 取不卽是我 此義已證成. 我謂自主宰 他主宰何有。

     釋曰.如佛所言我若無體卽於苦樂悉得捨離.由是乃於善趣解脫.今此遮遣我語 取故。

    復次頌言. 若復異於取 我亦不可得.能取所取取 此皆無異取。

     釋曰.何故不可得耶.謂所取中無能取義.離差别相故。

    若離能取亦無所取.謂以離 取無異取故。

    復次頌言. 如所說正理 我不卽是取 我不異於取 亦不決定無。

     復次頌言. 過去世有我 非今世可得.過去世無我 亦非今可得。

     注: [一]勘中論頌本.此下原有二頌.今譯訛略. ******************** 釋曰。

    今此證成復何義耶.次下頌言. 今世過去世 無别異可得.若此有别異 見世緣不成。

     釋曰.若離於此有異可成卽離於彼亦異可成.何以故.若此世異彼有所起者卽彼 如是有生無死.謂前世有死此世有生.前若無死此亦無生.以前世死是此世生。

    復 有人言.或别異法有别異性.彼法雖壞相續得成。

    論者言.先世我體若已斷者與此 相違.何以故.諸業壞故.又此人造因彼人受果.造因者異受果者異.此如是等皆有 過失。

    復次頌言. 若先世造業 後世當受果.此若無所生 是中有過失。

     釋曰.若異作異受此非道理。

    何所以耶.下頌答言. 我本造作成 無體亦如瓶.煩惱業因空 所生無因故。

     釋曰.謂由先有所積集故。

    復次頌言. 過去起是見 我爲有爲無.此二俱不俱 是皆無所有。

     ******************** 釋曰.如其所說審諦觀察乃以多種開示其義今此遮遣。

    [一]依止未來而起諸見未來 有我或無我耶.如是諸見皆同過去.然後一性異性俱不俱等此中皆止。

    此復雲何. 故下頌言. 若天卽是人 天有乃爲常.此有卽不生 天有是常故。

     釋曰.如是有法此卽不生.以天有故.所以者何.若法有生卽無其常.是故未來世中 不見有我亦不見無我此俱有過。

    復次頌言. 若天與人異 異卽成無常.天與人異故 相續無所有。

     釋曰.若人身生卽天身壞此雲何有.以異性故.如提婆達多與演若達多二藴各異. 於異性中卽不見有相續可得。

    復有人言.亦有天身亦有人身.故頌遣言. 若天是一分 人亦是一分.卽常無常二 成一處不然。

     釋曰.若如是有亦天亦人者彼有過失.是卽半身有天成故。

    復有人言.此中非常非 無常是可有耶.故頌遣言. 注: [一]勘中論頌本.此下釋第十四頌.我於未來世.爲作爲不作.如是之見者.皆同過去世.今譯未牒. ******************** 若常與無常 是二可成者.非常非無常 隨所欲應成。

     釋曰.今此遮遣所說成義.此中意者卽彼如是轉復難解。

    [一]何以故。

    若天界人界何有 所來.若天若人亦復有其何趣可去.若或有其天等同分我卽無始而乃有常。

    非有 一法來去可成.所有衆生及補特伽羅如前所說悉已遮止.是故此中所說亦無常 法可得.以非道理故.無有常故.又復常法無對待因故.是故無常不能有成。

    又復離 彼常無常法復有何法而得起耶。

    復次頌言. 依先際所起 常等四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