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中觀釋論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panclass="h">[一]勘中論頌本.此下原祇一頌分二段牒.今譯廣開爲二.
********************
釋曰.是故佛說無所生故無業可壞.當知有生壞卽隨有.若其無生卽無有壞.何以
故.無常性故.亦無業生分位可說。
[一]若畢竟滅此中雲何有業可壞.亦復雲何有果生
起.如汝先說有業不壞此中亦無業與果合如是決定有所合者.然以無生亦無所
壞.如上所說諸法次第悉無所壞.已生諸法種種分位以無壞故若業若果二俱不
生。
[二]或有人言.若法不生者彼過去未來諸有物體亦應不生不生諸業.無自性故.如
論者先說業無自性無生法可立者.諸修涅槃道者名住梵行.離涅槃道有所修者
名住非梵行.若非梵行者或得涅槃修梵行者應墮地獄.此卽壞世間法所作相違.
若業是無作卽耕植等世間法壞.如是亦應所作罪福相對不有.世間何言此作福
者此造罪者。
論者頌言. 若法有自體 有業而可住.二世受報已 彼業還復在。
釋曰.業若有體彼受報已而還復在.若無自體差别可有.如汝先說差别所得卽成 過失。
阿毗曇人言.勝義諦中定有諸業.有煩惱體爲彼因故.若有其因業非不有。
論 注:[一]勘中論頌本.此下釋第二十二頌.若業有性者.是卽名爲常.不作亦名業.常則不可作.今譯未牒.
[二]勘中論頌本.此下釋第二十三四頌.若有不作業.不作而有罪.不斷於梵行.而有不淨過.是則破一切.世間語言法.作罪及作福.亦無有差别.今譯未牒.
********************
者頌言.
此諸業煩惱 業因煩惱成.彼煩惱無實 業雲何有實。
釋曰.勝義諦中若有煩惱自性卽彼自性著於常法.以無所生前已遮遣.如是此中 因義不成遮遣相似性故。
或有人言.勝義諦中有業煩惱而爲身因.身果有故。
論者 頌言. 若說業煩惱 以爲身因者.業煩惱自空 身因復何有。
釋曰.說身因者是世俗諦非勝義諦.勝義諦中業煩惱空.此中所說因義不成。
或有 人言.勝義諦中業果受者此皆有體.如佛所言世間衆生無明所覆愛結所纏長遠 世中與生死合不知先際.又復說言衆生自作一切罪業如是還復自受果報.如有 頌言. 衆生無明覆 愛結所縈纏。
作作者受者 不一亦不異。
釋曰.自所作業自受果報此說畢竟.此中無異相續所取果及受者皆有其體.是故 ******************** 勝義諦中實有業果.何名爲業.謂作者果.一切有作衆生當受。
論者言.汝所說業爲 從緣所作或非緣所作.此復雲何.二俱不然。
次下頌言. 業不從緣生 不從非緣生.見有業相違 是故無作者。
釋曰.若有諸業從緣生者卽實不實果乃有所起故.於勝義諦中若有所見卽成相 違.旣無有業何有作者。
復次頌言. 無作者作業 何有業生果.旣無實有業 受者當何有。
釋曰.若受者有體此因義不成。
阿毗曇人言.若如汝言無業無果此乃謗無業果卽 成邪見。
論者言.若業若果或有或無此不可說.著斷常故.此復雲何.故下頌言. 如佛神力化 化成具足相 是化復起化 初化名化者. 諸法如化相 作作者無作 說作者等體 皆雲何可有。
釋曰.所起化時此中雲何可說作者及彼作業有實體性.今所顯示其復雲何.皆如 化相而無有異。
復次頌言. ******************** 諸法無有體 如乾闥婆城 煩惱業及身 作者果亦然。
釋曰.當知諸法如乾闥婆城及如陽燄夢等.諸相變化亦然如陽燄等.因緣和合所 生諸法皆是世俗有所成立.善趣惡趣衆生輪迴於世諦中悉有所得.如我前說亦 不謗無作者作業及業果報.是故所說亦無過失。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六 ********************
論者頌言. 若法有自體 有業而可住.二世受報已 彼業還復在。
釋曰.業若有體彼受報已而還復在.若無自體差别可有.如汝先說差别所得卽成 過失。
阿毗曇人言.勝義諦中定有諸業.有煩惱體爲彼因故.若有其因業非不有。
論 注:
釋曰.勝義諦中若有煩惱自性卽彼自性著於常法.以無所生前已遮遣.如是此中 因義不成遮遣相似性故。
或有人言.勝義諦中有業煩惱而爲身因.身果有故。
論者 頌言. 若說業煩惱 以爲身因者.業煩惱自空 身因復何有。
釋曰.說身因者是世俗諦非勝義諦.勝義諦中業煩惱空.此中所說因義不成。
或有 人言.勝義諦中業果受者此皆有體.如佛所言世間衆生無明所覆愛結所纏長遠 世中與生死合不知先際.又復說言衆生自作一切罪業如是還復自受果報.如有 頌言. 衆生無明覆 愛結所縈纏。
作作者受者 不一亦不異。
釋曰.自所作業自受果報此說畢竟.此中無異相續所取果及受者皆有其體.是故 ******************** 勝義諦中實有業果.何名爲業.謂作者果.一切有作衆生當受。
論者言.汝所說業爲 從緣所作或非緣所作.此復雲何.二俱不然。
次下頌言. 業不從緣生 不從非緣生.見有業相違 是故無作者。
釋曰.若有諸業從緣生者卽實不實果乃有所起故.於勝義諦中若有所見卽成相 違.旣無有業何有作者。
復次頌言. 無作者作業 何有業生果.旣無實有業 受者當何有。
釋曰.若受者有體此因義不成。
阿毗曇人言.若如汝言無業無果此乃謗無業果卽 成邪見。
論者言.若業若果或有或無此不可說.著斷常故.此復雲何.故下頌言. 如佛神力化 化成具足相 是化復起化 初化名化者. 諸法如化相 作作者無作 說作者等體 皆雲何可有。
釋曰.所起化時此中雲何可說作者及彼作業有實體性.今所顯示其復雲何.皆如 化相而無有異。
復次頌言. ******************** 諸法無有體 如乾闥婆城 煩惱業及身 作者果亦然。
釋曰.當知諸法如乾闥婆城及如陽燄夢等.諸相變化亦然如陽燄等.因緣和合所 生諸法皆是世俗有所成立.善趣惡趣衆生輪迴於世諦中悉有所得.如我前說亦 不謗無作者作業及業果報.是故所說亦無過失。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