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教誡弟子品釋〈原出大乘廣百論釋論卷第十護法菩薩造唐玄奘法師譯〉

關燈
他起性何智所知。

    謂無分别智所引生世間淨智。

    旣無分别.何名世間。

    誰言 此智是無分别。

    若有分别應不能行諸法實相但應緣彼徧計所執.雖有分别而 說能行法實相者虛妄分别應亦能行諸法實相.又今未得無分别後法實相智 如何定知有依他起.此依他起非如現見他所執依如何定言實有此性.唯無分 别智所引生世間淨智知依他起與論相違.如彼論言徧計執性何智所行爲凡 ******************** 智耶爲聖智耶俱非所行以無相故.依他起性何智所行俱是所行然非出世聖 智所行.又言五事幾是所取幾是能取.三是所取分别正智通能所取.名相分别 分别所取.正智有二一緣真如第二是彼所引生故今猶未得.相等又是依他起 性.故彼論言徧計所執五事不攝依他起性四事所攝.若依他起世智所緣而說 非空甚可嗤笑.諸法實相非是世間心智所行如前屢辨故不應說。

    實有依他.論 說依他亦凡智境據自證受故不相違.依他起性卽心心法從緣起時變似種種 相名等塵.實自證受而增上慢謂取外塵.然諸外塵徧計所執無體相故非所緣 緣故非聖凡智所行境。

    一切有漏心及心法唯能證受自所現塵未能如實證餘 心境.無漏世智相應心品由性離染自他俱證.故說依他淨智所了與論所說理 不相乖.汝嗤笑言自呈愚昧.非顯我說與理相違。

    若從緣生心及心法同徧計執 皆自性空.便似空華何能繫縛三有含識生死輪迴.是故依他非無體實.論者本 意決定應然。

    若不爾者何緣故說妄分别縛證空能除.誰覩龜毛能計能縛.誰見 ******************** 兔角能證能除.由是應知有心心法但無心外所執諸塵。

    雲何定知諸法唯識。

    處 處經說於此何疑.故契經言佛告善現無毛端量實物可依愚夫異生造諸業行 唯有顛倒與彼爲依.顛倒卽是虛妄分别.虛妄分别卽心心法.又契經言無有少 法自性可得唯有能造.能造卽是心及心法.又契經說三界唯心.如是等經其數 無量.是故諸法唯識理成。

    豈不決定執一切法實唯有識亦成顛倒.是則應如色 等諸法顛倒境故其體實無.又境旣無識雲何有.不應一識二分合成勿當失於 心自一相.若言識體實無二分能緣所緣行相空故但隨世俗同所了知有能緣 心故說唯識.則應亦說境界非無世俗同知有心境故.若許實有少分識體應說 此體其相如何.旣不可言能識所識如何定說唯有識耶.諸契經言唯有識者爲 令觀識捨彼外塵.旣捨外塵妄心隨息.妄心息故證會中道.故契經言未達境唯 心起二種分别達境唯心已分别亦不生知諸法唯心便捨外塵相由此息分别 悟平等真空。

    愚夫異生貪著境味受諸欲樂無捨離心生死輪迴沒三有海受諸 ******************** 劇苦解脫無因.如來慈悲方便爲說諸法唯識令捨外塵捨外塵已妄識隨滅妄 識滅故便證涅槃.故契經言如世有良醫妙藥救衆病諸佛亦如是爲物說唯心。

     雖說極微亦可分析.據方所故如舍如瓶.此難極微可成多分是假非實不可全 無.若不爾者心及心法一刹那中時分攝故如歲月等衆分合成亦可全無成大 過失。

    如是等類隨是不同分隔聖言令成多分互興諍論各執一邊.旣不能除惡 見塵垢詎能契當諸佛世尊所說大乘清淨妙旨.未會真理隨己執情自是非他 深可怖畏.應捨執著空有兩邊領悟大乘不二中道。

    如契經說菩薩當知身見爲 根所生諸見感匱法業繫縛世間.輕彼撥無諸法邪見及於此見稱讚流通因是 所生感匱法業經無量劫墮那落迦惡趣輪迴受大憂苦.昔微善力來至人中愚 鈍盲聾多諸憂苦身形卑陋人不喜觀鄙拙言辭聞皆不悅.或宿曾種增上善根 來生人間受殊勝報由昔攝受謗法業因偏執如來破相空教誹毀所說顯實法 門令諸世間非法謂法法謂非法非義謂義義謂非義自損損他深可悲愍。

    然佛 ******************** 所說無不甚深.二諦法門最爲難測.今且自勵依了義經略辨指歸息諸諍論。

    世 俗諦者謂從緣生世出世間色心等法親證離說展轉可言.親證爲先後方起說. 此世俗諦亦有亦生.假令所成猶諸幻事從分别起如夢所爲.有相可言名世俗 諦。

    勝義諦者謂聖所知.分别名言皆所不及.自內所證不由他緣.無相絕言名勝 義諦。

    如是略說二諦法門正法學徒同無所諍.依前世俗染淨法生.依後勝義證 於寂滅。

    是故聖說心境有三.一者有言有相心境二者無言有相心境三者無言 無相心境.初於名言能有覺悟亦有隨眠.次於名言雖有隨眠而無覺悟.後於名 言隨眠覺悟一向永無.初二緣世俗.後一緣勝義.復有永離言說隨眠後所得心 通緣二諦。

    若於世俗起堅執見及於世俗起不順見.此二俱名虛妄分别.是生一 切無義利門繫縛有情令不解脫.空無我見能悉斷除.令諸有情離三有縛.自證 究竟寂滅涅槃.亦轉化他令得解脫.拔除正習障根本故。

    若於世俗起不順見此 於勝義定有乖違.爲明此見故說頌曰. ******************** 法成一成無 違真亦違俗.故與有一異 二俱不可言。

     論曰.若執諸法與其有性定爲一者法則成一.定爲異者法則成無.是卽違真亦 復違俗。

    所以者何.若一切法與有性一色應如聲是聲非色.聲應如色是色非聲. 卽有性故法應成一。

    若一切法與有性異卽色聲等體悉成無.非有性故如空華 等。

    若執諸法與一性等定一異過如應當知.是故有等與法一異二種妄見違俗 及真.俱是俱非相違戲論過同一異故不别論。

    於勝義中有無等寂一切問難皆 不得成.爲顯此義故說頌曰. 有非有俱非 諸宗皆寂滅.於中欲興難 畢竟不能申。

     論曰.勝義理中無少有法.以一切法本性無性.故有見宗於斯寂滅。

    依有見故非 有見生.此見旣亡彼見隨滅。

    真若非有聖智不行.聖智所行必非非有.故非有見 不證其真.聖智觀真不觀非有。

    簡俗有故說真非有.真非有言還依俗說.真非有 教能順趣真.是故諸經多說非有。

    有非有見於此旣除.俱是俱非皆應類遣.以其 ******************** 有等皆可表詮.真絕表詮故非有等。

    一切惡見擾動其心於正理中廣興邪難皆 依如是有等見生.此見旣除彼亦隨滅.雖欲猛勵抗論真空.由無所依措言何寄. 如空無底足不可依。

    諸有大心發弘誓者欲窮來際利樂有情.應正斷除妄見塵 垢.應妙悟入善逝真空.爲滿所求當勤修學。

     已除見有累 復遣執無塵.善開妙中道 願世鹹歸寂。

     ********************